一、項目概況
番禺區生活垃圾產生現狀為2000t/d,根據發展趨勢2020年垃圾產生量為2728t/d,番禺區現有生活垃圾處理設施僅火燒崗填埋場運行,場內增加分揀中心減容、減量后可以運行至2014年底,選址規劃新建生活垃圾處理設施,迫在眉睫,為了更好選址番禺區城管局委托編制了番禺區的垃圾收運處理專項規劃。
規劃名稱:廣州市番禺區生活垃圾收運處理系統規劃(2010~2020)
規劃范圍:本次番禺區生活垃圾收運處理系統規劃規劃范圍為番禺區下轄的19個鎮街,總規劃面積786.15平方公里,分別為市橋街、橋南街、東環街、沙頭街、鐘村街、大石街、洛浦街、小谷圍街、大龍街、石壁街、沙灣鎮、石碁鎮、東涌鎮、南村鎮、欖核鎮、化龍鎮、新造鎮、大崗鎮、石樓鎮。
規劃期限: 2010~2020年。
規劃方案:根據番禺區生活垃圾收運處置現狀、生活垃圾減量化方案和生活垃圾產生量預測來對番禺區規劃年限內生活垃圾收運系統、生活垃圾處理系統(處理方法和處理設置選址)、有機易腐垃圾收運處置管理等進行規劃。
規劃目標:逐步形成“源頭減量、分類收集、分類運輸、綜合處理”的城鄉一體化生活垃圾收運處理系統。
根據國家和廣東省的有關規定,規劃必須執行環境影響報告書的審查制度,現委托環境保護部華南環境科學研究所承擔該規劃的環境影響評價工作,按照環境影響評價公眾參與的相關規定進行項目建設第一次公示。
二、環評工作程序
環評單位接受委托→研究相關法律法規、標準等文件→初步現場踏勘、走訪相關政府部門→篩選評價目標、評價指標、環境敏感點→公眾參與公告→詳細現場踏勘—環境現狀監測→環境影響評價(環境空氣、生態環境、地表水、噪聲、社會環境等環境影響評價)→推薦規劃方案與減緩措施→擬定監測、跟蹤評價計劃→廣泛公眾參與、提出主要發現和處理結果、總體評價結論。
三、環境影響評價主要內容
(1)番禺區城管局委托環境保護部華南環境科學研究所(國環評字第2801號)進行《廣州市番禺區生活垃圾收運處理系統規劃(2010~2020)》環境影響評價;評價單位根據規劃內容及所在地環境特點進行預測、評價,從環境保護角度論證該規劃的合理性和可行性,提出合理的建議及調整措施。
(2)按《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等有關法律法規的要求,進行環境現狀監測、環境影響預測與評價,以分析方案可能導致的環境影響進行比較,推薦規劃方案與減緩措施,擬定監測、跟蹤評價計劃等為重點,同時也將對公眾參與及應急預案等做出論述,提出合理、可行的規劃方案,充分保證公眾利益,實現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雙贏。
四、征求公眾意見的范圍和主要事項
征求項目周圍單位、專家、群眾等對本建設項目在施工期和營運期所造成的環境影響的意見和建議。
(1)目前規劃所在區周邊環境質量的看法;
(2)對目前規劃區范圍存在的主要環境問題的認識;
(3)對規劃實施期間及實施后對周圍環境影響的意見;
(4)從環境角度考慮,對規劃方案的態度;
(5)對規劃建設環境保護工作的建議;
(6)對公眾意見調查工作的建議;
(7)其它建議?
五、公眾提出意見的主要方式及起止時間
即日起10日內(信函以郵戳日期為準),公眾可采取向公示指定地址發送信函、傳真、電子郵件、電話等方式,發表對工程建設及環評工作的意見和看法。
環境影響評價單位將在本次規劃《環境影響報告書》中真實記錄公眾的意見和建議,并將公眾的寶貴意見、建議向建設單位、設計單位和政府環保部門反映。
六、建設單位及聯系方式
建設單位聯系人:吳先生、梁小姐
電話:020-84622801 傳真:020-84611813
地址:番禺區市橋清河東路319號區行政辦公中心東副樓番禺區城市管理局。
郵政編碼:511400
七、環境影響評價單位及聯系方式
環評單位聯系人:張工
電話:020-85540533 傳真:020-85538222
地址:廣州市員村西街7號大院
郵政編碼:510655
廣州市番禺區城市管理局
二〇一一年五月二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