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序號 | 督辦事項 | 分管領導 | 牽頭單位 | 協辦單位 | 目標任務 | 落實情況 |
| 項目 | 具體內容 |
| 1 | 道路優化:推進交通擁堵點位治理 | 持續推動交通擁堵點治理,推進“雙微改造”,綜合運用車道瘦身、待行區、優化標線等措施,優化提升路口、路段通行秩序和通行能力,進一步改善交通出行環境,提升通行效率。2025年完成5個交通擁堵點治理。 | 郭洪杰 | 區交通運輸局 | 區城管局、區基建中心、區交警大隊、市橋街、橋南街、洛浦街、石壁街、東環街 | 績效目標:開展5個交通擁堵點治理工作,通過交叉路口微改造,提升路段通行能力,緩解交通壓力,助力群眾出行。 | 擁堵治理主要包括南大干線-金山大道交叉口、平康路與坑口路交叉口、福景路與橋南路交叉口、浦華路與南桂路交叉口、迎星中路與番禺大道北輔路交叉口5個點位,其中南大干線-金山大道交叉口東進口匝道已完成改造,平康路與坑口路交叉口于9月底進場施工,剩余3個點位已辦理占道施工手續,計劃國慶節假期后進場施工。福景路與橋南路交叉口、浦華路與南桂路交叉口和迎星中路與番禺大道北輔路交叉口樹木保護專章已報市林業部門審批。 |
| 2 | 依“法”護“未”:加強青少年普法宣傳力度和心理健康教育,維護青少年合法權益及心理健康 | 由區司法局牽頭各相關職能部門在2所學校協同開展2場示范性的法律援助與心理輔導宣傳系列活動,并以此作為示范在全區推廣,通過系列法治專題教育講座提高青少年的法律意識和防護能力。區教育局發揮名師示范引領作用,推動校家社合力聯動,開展16場心理健康教育名師工作室送課活動,開發家庭教育指導系列精品課程6節,切實提升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 | 楊少華、洪潤苗 | 區司法局、區教育局 | 區人民法院、區人民檢察院、區民政局、區衛生健康局 | 績效目標:1.2025年12月底前完成2所學校協同開展示范性的法律援助宣傳活動、開展2場示范性心理健康宣傳活動,推動全區各中小學校2025年至少開展一場心理健康相關專題活動,積極營造良好的教育氛圍。(區法援處、區教育局) 2.發揮名師示范引領作用,開展16場心理健康教育名師工作室送課活動,覆蓋我區16個鎮街,推動各職能部門共同關愛未成年人健康成長。(區教育局) 3.校家社合力聯動,開發家庭教育指導系列精品課程6節,弘揚良好家教家風,守護公序良俗,共同防范未成年人犯罪。(區教育局) 4.營造關愛保護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濃厚氛圍,凝聚社會各界依法保護未成年人合法權益的社會共識。(區司法局、區教育局) | 1.依“法”護“未”項目與法治副校長講授“開學法治第一課”深度融合、協同普法。扎實落實政法單位主要負責同志“1+2”法治副校長團隊工作,市司法局、區司法局主要負責同志以“法治副校長”身份為區工商職校和番禺附中學校學生講授“穗育苗·講法治、創平安、迎全運”主題普法課。截至9月下旬,區內政法單位均已組織開展本單位法治副校長業務培訓,并在秋季開學季分別進入全區230所中小學全覆蓋落實“開學法治第一課”。 2.區司法局開展常態化法治宣傳活動,營造關愛保護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濃厚氛圍。2025年7月至8月,結合放暑假、開學等時間節點,組織開展5場法治宣傳進校園活動,涉及學生約500人次,通過法治講座、趣味游戲等方式,讓法治教育以更鮮活的姿態走進青少年生活。 3.2025年4月至9月,區教育局共開展了“2025年番禺區中小學心理健康宣傳教育月活動”“2025年番禺區校家社協同育人交流展示活動”“番禺區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融·樂’課堂教學研討”“2025年秋季開學心理健康教育第一課”等4場示范性心理健康宣傳活動,指引全區各中小學校開展心理健康相關專題活動,多維度多途徑提升學生心理健康素養。 4.8月底9月初,區教育局在全區各中小學校全面推進“五心”關愛行動,細化相關工作指引,做好2025年秋季開學學生心理調適工作,推動番禺區中小學正常有序開學,助力中小學生平穩順利投入新學期學習與生活。 |
| 3 | 便捷出行:大力推動公共停車場建設,緩解老城區停車難問題。優化調整區內公交線路,提升出行便捷度。 | 利用閑置邊角地、閑置物業、工業園區改造、自有建設用地開發等,年內建成不少于3000個停車位。結合群眾實際需求、道路實際現狀及區內地鐵站點、大型社區等布局,年內優化調整公交線路15條次,方便群眾出行。 | 郭洪杰 | 區交通運輸局 | 區住建局、區國資局、區衛生健康局、區教育局、各鎮街、區悅和公司 | 績效目標:公共停車場建設: 1.2025年5月底前完成梳理停車場建設計劃。 2.2025年12月底前全區新增不少于3000個公共停車位(不包含路內停車位)。 優化調整公交線路: 綜合區內地鐵規劃、道路通行條件及市民出行需求,對區內公交線網作進一步優化完善,解決可達性弱及公交地鐵覆蓋薄弱區域交通出行問題,計劃優化調整公交線路15條次。 | 1.為緩解我區停車設施供需突出矛盾,補足停車設施短板,落實以“較大規模、較大力度、多種方式”推動公共停車場建設的總體思路,我區全面啟動了公共停車場建設三年攻堅行動。2025年分別于2月11日、3月13日召開了全區公共停車場專題會議,已全面梳理摸查了各鎮(街)可建設公共停車場點位,全區已新增建設超3000個停車位。 2.區交通運輸局聚焦產業園區與居民社區周邊公共交通需求,實地調研化龍海大產業園、廣電計量、保倫工業園區、亞運城、涌口村等多個區域。同步組織全區公交企業研究公交線路優化調整及公交運力優化事宜,結合客流數據分析及需求變化,動態優化公交線網布局和運力配置,前三季度調整公交線路33條,逐步推進我區公交服務提質增效。 (已完成目標任務) |
| 4 | “食惠民生”:加大食品安全抽檢力度 | 加強對米面油、肉蛋奶等33大類食品抽檢全覆蓋,全區全年完成食品安全抽檢不少于3800批次。 | 楊少華 | 區市場監管局 |
| 績效目標:加強對米面油、肉蛋奶等33大類食品抽檢全覆蓋,全區全年完成食品安全抽檢不少于3800批次。 | 加大食品安全監督抽檢力度,截至9月23日,完成食品抽檢3050批次,已完成全區食品抽檢任務量80.26%。 |
| 5 | 老舊小區改造:推進人居環境提升和共用用水設施改造 | 完成市橋街德興社區東秀園小區、大石街金城花園小區、沙灣街東圓新村、恒盛花園小區等14個老舊小區改造,改造范圍建筑面積約70.6萬平方米,共381棟樓,惠及居民7144戶,改造后有效提升小區人居環境。開展老舊小區共用用水設施改造工作,對2000年前建設老舊居民小區的居民共用用水設施進行改造,全年完成改造10860戶。 | 嚴明昆 | 區更新局、區水務局 | 區水務投資集團公司、各鎮街 | 績效目標:2025年完成市橋街德興社區東秀園小區、大石街金城花園小區、沙灣街東圓新村、恒盛花園小區等14個老舊小區改造,改造范圍建筑面積約70.6萬平方米,共381棟樓,惠及居民7144戶,改造后有效提升小區人居環境。對2000年前建設老舊居民小區的居民共用用水設施進行改造,2025年底前完成改造10860戶。 | 老舊小區人居環境提升:14個老舊小區中,已完工6個小區,8個小區正在開展施工,改造整體施工進度達80%。 共用用水設施改造:截至9月23日,廣州市番禺區老舊小區共用用水設施改造項目(第一部分)累計完成總工程量88%(第一部分完成可改造10860戶)。 |
| 6 | 加強電動自行車管理 | 1.提升16個重點路口、16個重點路段電動自行車的頭盔佩戴率。 2.整治電動自行車交通違法行動。大力整治電動自行車逆行、闖紅燈、未走非機動車道等交通違法行為。 3.推進非機動車道改造,有條件的路段實現機非分離。 | 郭洪杰、洪潤苗 | 番禺公安分局、區交通運輸局 | 市道路養護中心南城養護所、區地方公路管理總站、各鎮街 | 績效目標:1.提升16個重點路口、16個重點路段電動自行車的頭盔佩戴率。目標:頭盔佩戴率提升至80%以上。 2.開展電動自行車交通違法整治行動。目標:全年開展不少于20次全區統一行動,提高執法震懾力,全年累計查處涉電動自行車交通違法數不少于8萬宗。 3.開展番禺區既有道路非機動車道改造。目標:對區內15公里既有道路進行非機動車道改造。 | 1.番禺公安分局依托區道安辦平臺,一是持續會同各鎮(街)提升16個重點路口、16個重點路段電動自行車的頭盔佩戴率,全區電動自行車的頭盔佩戴率為88.5%;二是會同區相關職能部門,按照電動自行車管理區級實施方案,繼續抓好停放充電、銷售維修、交通設施等方面工作。 2.針對我區電動自行車道路交通安全特點,番禺公安分局于3月份制定下發了《加強電動自行車交通違法整治工作的通知》,每周三、四、五開展全區統一行動,全面加強電動自行車交通違法整治,今年以來,共開展全區整治行動38次,查處各類電動自行車交通違法超20萬宗。 3.既有道路非機動車道改造工作。區交通運輸局組織區內各道路養護單位(改造主體)研究年度改造計劃,確定實施范圍及實施方案并開展改造工作。截至9月底,已完成非機動車道設置約16km,包括清河東路(德興南路-盛泰路(東往西))、平康路(環城中路-德興南路)、盛興大街(基盛萬科里D區對出)等路段。 |
| 7 | 護苗行動:監護困境兒童個案幫扶 | 針對遭遇監護侵害、監護缺失、監護不當等監護困境兒童提供心理輔導、法律援助、監護幫扶、監護評估、個案會商等服務,幫助監護困境兒童權益得到保障: 1.提供個案服務。開展監護困境兒童專業個案輔導不少于200人次,按需要提供心理輔導、法律援助、監護幫扶、監護評估、個案會商等服務。 2.培養人才隊伍。組建監護評估專業人才庫1個,吸納具有社會工作、法學、心理等專業背景的人才參與。 3.推進制度建設。印發《番禺區困境兒童監護評估工作指引》并在全區進行推廣應用。 | 郭洪杰 | 區民政局 | 區人民法院、區人民檢察院、區教育局、番禺公安分局、區司法局、區衛生健康局、區婦兒工委辦、團區委、各鎮街 | 績效目標:1.開展監護困境兒童專業個案輔導不少于200人次。 2.組建監護評估專業人才庫1個。 3.印發《番禺區困境兒童監護評估工作指引》1份。 | 一是提供個案服務。結合區未保中心和各鎮(街)日常走訪開展監護困境兒童摸底排查,甄別遭遇監護侵害、監護缺失、監護不當等監護困境兒童時轉介至護苗行動專項提供心理輔導、法律援助、監護幫扶、監護評估、個案會商等服務。累計為32名監護困境兒童提供專業個案輔導163人次,指標完成81.5%。 二是培養人才隊伍。已于2025年8月聯合各有關單位共同組建監護評估人才庫,征集27位具有法學、心理學、教育學、社會工作等相關專業背景或從事未成年人保護工作的專業人才入庫,指標完成100%。 三是推進制度建設。已完善“護苗行動”個案管理套表,理順“護苗行動”個案轉介及跟進流程,并完成《番禺區困境兒童監護評估工作指引》初稿的撰寫。 |
| 8 | 反詐宣防:打擊電信網絡犯罪 | 發揮區機制辦統籌協調作用,依托番禺公安分局偵查中心資源,積極構建“黨委領導、政府主導、部門主責、行業監管、有關方面齊抓共管、社會各界廣泛參與”的工作格局,通過開展反詐宣傳(不少于2000場次)、預警勸阻以及高質量偵查打擊,實現全區電信網絡詐騙警情、案件同比“雙下降”。 | 洪潤苗 | 番禺公安分局 | 各鎮(街) | 績效目標:1.全區開展線下反詐宣講會不少于2000場次。 2.各鎮街開通使用AI反詐宣傳語音專線不少于3條。 3.實現全區電信詐騙警情、立案同比“雙下降”。 | 一是部署推動反詐宣講“六進”(進機關、進廠企、進學校、進村居、進社區、進家庭),2025年前三季度,累計開展線下反詐宣講會4202場。 二是廣泛推廣AI反詐宣防專線使用,打造覆蓋全區的96110外呼宣防智能電話體系,已開通鎮(街)為:大石街7條、鐘村街6條、沙灣街3條、小谷圍街3條、橋南街3條,累計宣防90萬人次。 三是對涉本地電詐線索開展深度研判,發現一批本地涉詐及黑灰產團伙和窩點(地推引流、車隊、殺洋盤、取現團伙等),累計開展代號“獵詐”專項行動10次,初步實現警情、立案分別下降22.4%、14.3%。 |
| 9 | 城市照明設施安全管理大提升 | 針對全區照明設施安全大排查,發現部分設備安裝過低存在水浸風險、個別線路殘舊破損等問題,區城管局擬安裝145臺水位監測終端,更換殘舊破損管線30公里。 | 嚴明昆 | 區城管局 | 各鎮(街) | 績效目標:結合區路燈公司、各部門、各鎮街對路燈安全大排查情況,完成水浸黑點水位監測終端的安裝,對殘舊破損的路燈電纜進行更換。 | 1.已完成對全區照明設施安全隱患排查工作(損壞燈具、漏電線路、水位點等)。 2.已完成145臺水位監測終端的安裝工程,更換殘舊破損管線達30公里。 (已完成目標任務) |
| 10 | 智融政務:打造多端融合、便捷高效的移動政務服務體系 | 優化智能客服多端融合提供一對一政務百事通服務,通過語音問答交互式咨詢準確判斷辦事群眾需求,按需推送辦事指引、智能導辦,解決“答不清楚、聽不明白”問題;整合政務服務預約資源提供統一入口,建立統一規則、統一平臺管理,解決“分散預約、無號可約”問題;拓寬“禺好辦”服務領域,打造企業全生命周期移動政務門戶,深化指尖辦事,讓百姓少跑腿、數據多跑路,打造多端融合、便捷高效的移動政務服務體系。 | 楊少華 | 區政務服務和數據管理局 | 各部門、鎮(街) | 績效目標:1.搭建智能化客服政務咨詢平臺,通過電話端、企微端、禺好辦多渠道應用優化數字人智能導辦效能,年服務量突破10萬人次。 2.推進政務服務統一預約平臺建設,完善構建區、鎮街兩級政務服務預約體系,實現各級服務場所預約資源云端集約,推動預約模式由“可以約”向“智能約”升級,服務人次達到20萬以上。 3.深化“禺好辦”平臺應用。推動政務服務事項通過“禺好辦”政務服務平臺實現全流程網辦,涵蓋衛生健康、水務、城管等超過300個事項。優化“禺好辦”平臺功能布局,構建企業全生命周期移動服務,提升企業行政審批及查檔辦理效率,進一步提升辦事體驗。 4.區政務服務中心及各鎮街便民服務中心事項在“禺好辦”小程序上實現“無感取號”,辦事群眾只需身處辦事地點100米范圍內在“禺好辦”上點擊“立即取號”,就能輕松實現線上排隊。 | 1.持續完善智能咨詢知識庫體系建設,摸查區、鎮(街)兩級政務服務事項清單,文檔知識庫覆蓋近500個事項。深化基層智能語音客服電話平臺建設,組織召開了相關工作部署會議,統籌各鎮(街)開展智能語音導辦的工作布局,新增鐘村街、南村鎮、沙灣街便民中心完成智能語音導辦系統安裝。 2.優化升級預約叫號系統。實現通過區政務服務中心微信服務號和“禺好辦”小程序推送預約、取號等服務信息,其中預約信息推送功能覆蓋區政務服務中心、2個分中心及16個鎮(街)便民中心,實時排隊狀態推送功能已覆蓋到區政務服務中心及萬博分中心,開發“無感取號”功能并內部試運行。 3.“禺好辦”平臺的辦事大廳按照“主題+部門+生命周期”三個維度進行分類,截至9月底,已成功實現超過100個政務服務事項的“指尖辦理”,進一步提升了群眾辦事體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