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序號
|
重點工作
|
牽頭單位
|
進展落實情況
|
| 1
|
1.在東環路、西環路、禺山大道、德興南路、亞運大道等交通繁忙、行人過馬路不便的主干道建設人行天橋,方便行人通行,提高道路交通承載力。
2.針對市橋西環路等公交線路偏少的城區路段,優化調整10條公交線路,更新純電動公交車300臺。
3. 抓好公共停車場建設,在市橋城區、番禺中心醫院、蓮花山、沙灣古鎮等區域興建智慧立體停車設施。
|
區城市管理運行指揮中心
|
1、亞運大道官涌人行天橋正進行上部結構拼裝、吊裝,預計2019年春節前完工;德興南路人行天橋于2019年元旦前完成建設并投入使用;西環路康樂路口和丹山村等兩座人行天橋已完成審批流程,現正式動工,全力爭取在2019年7月底前完成。
2、市橋環線快速化改造項目:方案已于2018年8月穩定,由區基建辦、番禺交投公司分區域實施。
3、2018年至今新增公交線路4條次,調整優化公交線路79條次,更新純電動公交車996臺,任務超額完成3.32倍。
4、石碁鎮政府大院等8個地塊已陸續開展停車設施的施工建設、方案設計等工作。其中:(1)欖塘村欖塘路139號旁羽毛球館地塊停車設施已完成主體建設,正進行內部裝修,預計2019年12月投入使用;(2)大石地鐵站A出口北側與D出口北側地塊停車設施正進行安全檢測審批中,爭取在2019年國慶前投入使用;(3)市橋街平康公園地塊正施工中,于2019年3月完工;(4)東環街道辦大院停車設施已確定設計方案,爭取在2020年6月完工;(5)石碁鎮政府大院、石碁人民醫院東北和市橋街星海公園等三地塊停車設施正進行設計方案研討。
|
| 2
|
實施洛浦地區工作日高峰時段貨車限行措施,整治興業大道與新光快速交叉口、長堤東路與盛泰路交叉口、梅山大道與金江大道交叉口、市新路與新水坑新環村路交叉口、城區大道與舊水坑竹山工業路交叉口、金龍路與市蓮路交叉口、市良路與西環路交叉口等一批交通擁堵“黑點”,打通廣華北路、廣華南路、金龍路(橋山段)、南城路(南堤路至南華路)等一批“斷頭路”。
|
區交通局、 區公安分局、區基建辦
|
1、興業大道與新光快速交叉口:5標主體道路和電力管廊正在開展施工招標;電力管廊工程施工圖、預算編制已完成,正在進行預算評審。已完成施工招標。
2、長堤東路與盛泰路交叉口改造工程已完成總工程量30%。預計2019年4月底,完成工程量80%。
3、2017年番禺區交通擁堵治理項目設施改造工程(梅山大道與金江大道交叉口、市新路與新水坑新環村交叉口、城區大道與舊水坑竹山工業路交叉口、金龍路與市蓮路交叉口共4個交叉口)已經完成總工程量35%。預計2019年1月底完成工程量70%。
4、市良路與西環路交叉口改造基本完工。
5、廣華北路:已完成施工招標。預計2019年3月開工。
6、廣華南路:按要求需打通廣華南路至現狀市橋河北側的堤頂路,區基建辦正在加緊開展長堤東路控規調整工作,同時正會同大龍街提前與省土產公司及珠江木業有限公司協商征地補償事宜。
7、金龍路(橋山段):目前已取得可研批復,已召開初步設計審查會議,已完成施工圖設計,并已征詢各相關單位及部門意見,現正按審查及相關部門意見完善施工圖。“兩重點一重大”評估工作已完成。已完成測量詳查工作,已簽訂征收補償協議。正在開展施工招標。
8、南城路(南堤路至南華路):已完成總工程量22%,預計2019年12月底完工。
9、南浦大橋限貨交通措施已實施。沙溪大道限貨可行性研究報告已完成編制,并于2018年12月掛網征求公眾意見。
|
| 3
|
1.加強對全區食品生產經營單位監督抽檢,全年1600批次;督促全區8家大型超市和67家農貿市場開展食品快檢,全年快檢批次分別不少于2萬批次和20萬批次。
2.加強網絡訂餐商戶監管,對轄區網絡訂餐點開展線下核查,全年不少于2000家次。
|
區食品藥品監管局
|
1.2018年,累計完成食品監督抽檢共4406批次,合格率98.30%;督促全區8家大型超市和67家農貿市場開展食品快檢,其中8家大型超市累計完成食品快檢30837批次,合格率99.90%,67家農貿市場累計完成食品快檢271783批次,合格率99.94%,并要求上述單位每日做好檢測結果公示。
2.對轄區網絡訂餐點開展線下核查,2018年全年累計檢查8109家次,發出責令整改通知書(或監督意見書)717份。
|
| 4
|
1.深化水環境污染治理,加快推進重點河涌整治及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完成48條黑臭河涌截污工作和76宗農村生活污水治理。 |
區水務局、區環保局
|
1.50宗黑臭河涌治理工程原工程截污部分施工目前已完成,截污部分查缺補漏已完成43宗;76宗農村生活污水治理項目已全部完工。 2.丹山河中上游28個住宅小區,經排查,7個需要開展接駁整改。截止目前,4個已完成整改,3個正在施工。東環街、石壁街污水管道修復及管網完善工程已完工。 3.2018年,針對我區48條重點河涌,共開展清理整頓“散亂污”場所專項行動1536次,出動42359人次,共清理“散亂污”場所7984家。 4.水浸治理工作: (1)百越廣場已完工。 (2)奧園廣場水浸點改造工程結合南城路升級改造擴建同步實施,由區基建辦負責建設。工程于2018年7月9日完成施工招標,2018年8月30日進場施工。 (3)雄峰商城片區已完工。
|
| 5
|
在全區20所公辦中小學校推進課室燈光、課桌椅等改造工程,全面保障學生體質健康。
|
區教育局
|
1、22所公辦中小學教室燈光改造項目已經全部完成施工,將于2019年1月內完成項目總體驗收。
2、22所公辦中小學校課桌椅改造項目于2018年10月23日開標。
|
| 6
|
推動老年人助餐配餐服務擴面、增量提質,加強長者飯堂食品安全管理,進一步提升服務能力,力爭每個就餐點就餐人數達到100人以上。
|
區民政局
|
1、目前,全區共設置配餐點130個,服務覆蓋16個鎮街的所有社區和村,每天就餐人數長者約4100人。另外,截至12月底,我區已有7家社區護理站領取了區衛計局核發的《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其中4家已通過市驗收并納入市級資金資助。
2、全區各配餐點詳細信息、配餐申請流程已在區民政局網站服務窗口中公開,區居家養老服務指導中心印刷居家養老及大配餐宣傳冊并下發各鎮街。同時,通過區長專線(020-34612319)讓有需求的群眾方便了解居家養老和大配餐業務。
3、相關配餐點已按照《食品經營許可管理辦法》規定,辦理《食品經營許可證》或采取由符合資質的配送單位進行配送服務。區食品藥品監管局不定期對部分長者飯堂進行食品安全檢查,確保配餐工作安全。
|
| 7
|
1.各鎮(街)建立處理能力不少于20噸/日的餐廚垃圾處理站,推動餐廚垃圾就近處理。 |
區城管局、區供銷聯社
|
1.目前全區已形成累計300噸/日餐廚垃圾處理能力。2019年6月底前可形成500噸/日的餐廚垃圾處理能力。 3.一是配合推進垃圾分類工作,深度對接生活垃圾分類可回收物全回收,做到垃圾源頭減量,完善再生資源回收網絡體系,全區持證再生資源回收網點634個,實現對16個鎮街各村居資源回收服務全覆蓋。生活垃圾分類樣板小區、垃圾分類試點村居建立了便民回收點共68個,通過定時定點回收、預約回收及92回收APP回收等方式,實現垃圾分類可回收物回收無縫對接。2018年全區可回收物回收量達80萬噸,其中便民回收3185噸。二是提升全社會對垃圾分類可回收物分類回收的認識度。2018年開展進村(社)區宣傳活動62次,參與人員7100多人次,發放宣傳資料1.3萬多份;開展進校園宣傳活動27次,參與人員4000多人次,發放宣傳資料6000多份,營造了“人人動手垃圾分類,垃圾處理人人有責”的良好氛圍。
|
| 8
|
1.加強老舊小區物業管理工作,開展15個試點小區的綜合整治。
2.在40個老舊社區及出租屋集中的小區,完善治安視頻監控系統建設,織就百姓身邊的“安全網”。
|
區城市更新局、區公安分局、市橋街、橋南街、沙頭街
|
1.已完成5個試點老舊小區微改造項目。2018年需全面啟動的12個項目已全部進入施工階段,計劃2019年春節前完成主體工程;需啟動前期工作的2個項目,沙頭街駿興樓、金碧園小區施工隊已進場施工;康泰園小區正在開展概算評審工作;大龍街大龍園小區微改造項目已完成財政評審,正開展招投標工作。瑞和園(二期)微改造工程已完成100%;僑聯(二期)微改造工程已完成90%;大市(二期)微改造工程已完成95%;石街(二期)微改造工程已完成95%;康樂微改造工程已完成85%;先鋒社區已立項。
2.區公安分局(區視頻辦)負責32個老舊小區的視頻系統升級改造。11月份,32個小區視頻改造項目招標完成。區視頻辦積極協調各街鎮派出所快速完成各小區監控點安裝位置選定及勘察工作后,即組織施工單位強力推進建設工作。12月底,32個小區共計320個視頻監控點前端設備全部安裝完成并開通圖像,視頻信號全部接入街鎮轄區監控室。此項工作已完成。
|
| 9
|
在一批農村主要道路增設路燈,改善人居環境。
|
各鎮、街
|
1.已完成石樓鎮清流村、沙北村路燈建設
2.大龍街傍江西村玉帶路、環村路、新橋村永寧路、茶東村茶東路路燈建設工程已完成。大龍村黃山路、石龍崗路、新塘大街路燈建設工程,目前設計已出圖紙預算,由大龍村負責實施,預計2019年6月完成。
3.因大石街會江村安平路、東馮路、江麗路道路破損較為嚴重,考慮到周邊停車安全及人行安全,除對該道路增設路燈外,還對該道路進行全面升級改造。項目已委托設計單位開展勘察、設計等工作,初步方案已提交,總投資約為821.3萬元,因造價過高需設計單位重新修改方案,計劃2019年5月底完工。
4.小谷圍街貝崗村、穗石村內街巷路燈共73盞加燈已于2018年11月29日完成驗收;第二批加裝路燈2018年12月底正式開工,預計到2019年3月份完成。
5.蔡一村有意向納入城中村更新改造,暫不推進此項目;欖塘村已完工,下一步將進行驗收并投入使用;左邊村已完成施工圖預算編制,下一步將進行預算評審、招標工作,預計2019年6月完成。
6.南村鎮市頭村江北路、中約大道一路、二路的路燈建設工程施工單位已進場施工,預計在2019年2月底前完工。 |
| 10
|
1.推進家庭醫生簽約服務,2018年底全區家庭醫生簽約覆蓋率達到30%以上,其中老年人、孕產婦、兒童、殘疾人,以及高血壓、糖尿病、結核病等慢性疾病和嚴重精神障礙者等重點人群簽約覆蓋率達60%以上。
2. 進一步整合轄區內醫療資源,新建2個醫療集團,加強4個專科聯盟和3個松散型醫聯體建設,全面推進分級診療工作。
|
區衛計局
|
1.截止2018年12月28日,我區普通人群和重點人群簽約率已經分別達33.2%和76.8%,全部社區已完成全年全人群及計生特殊人群簽約任務。全面開展免費服務包、基本服務包簽約工作,截止目前,基本服務包簽約人數為4107人。出臺激勵全科團隊的制度,經考核合格后,免費包、基本包年簽約服務費80%分配給簽約團隊自主分配。
2.番禺區共組建了番禺中心醫院、何賢紀念醫院2個醫療集團,番禺中心醫院醫療集團由中心醫院、中心醫院洛浦分院、區第七人民醫院組成;何賢紀念醫院醫療集團由何賢紀念醫院、沙灣人民醫院、區婦幼保健計劃生育服務中心和區社會福利院康復醫院組成;兩個醫療集團均運行良好,實現同質化管理,人員同工同酬。番禺區中醫院與化龍醫院組成的醫院集團也在籌建過程中。
3.已建成腫瘤專科、產兒科、胸痛中心、康復專科4個專科聯盟。
4.市橋醫院與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已結成緊密型醫聯體,兩院資源深度融合;新造醫院與廣州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結成對口幫扶單位,每日安排13名專家到新造醫院坐診,大大方便了群眾就醫。在區中心醫院建立了區域醫學影像診斷中心,實現與石樓人民醫院及8個已購置影像設備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區域閱片模式,實現基層單位拍片、三級醫院閱片的建設目標。影像診斷中心開始對區屬三大醫院影像科進行同質化質量管理。2018年11月制定和下發番禺區優選慢性病用藥目錄,統一了區內大醫院和社區衛生服務站的用藥目錄,為下一步推進分級診療奠定基礎。
|
| 3.推進“廁所革命”,全面提升軟硬件設施及管理水平。優化公廁布局,新建環衛公廁7座、旅游公廁9座;推進公廁升級改造,提升改造環衛公廁3座、旅游公廁9座,新增鄉村公廁10個;規范公廁管理,配置專職保潔員,保持公廁環境衛生干凈整潔。
|
區城管局
|
《2018-2020年番禺區“廁所革命”三年行動計劃》已正式實施。已完成新建環衛公廁16座、旅游公廁9座、其他公廁2座;改建環衛公廁5座、鄉村公廁24座、旅游公廁9座。
|
|
| 11
|
重點抓好舊樓加裝電梯有關工作。
|
區住房建設局
|
區住建局加大宣傳協調力度,深入社區一線,共派出30人次,開展宣傳活動13場,參加居民加裝電梯協調會14次,處理有關舊樓加裝電梯意見投訴76宗,派發宣傳資料500多份,通過新聞媒體對我區舊樓加裝電梯工作進行宣傳、指引。目前,已批出加裝電梯《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36宗,正在辦理咨詢或公示24宗。
|
繼續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