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序號 | 項目 | 具體內容 | 牽頭單位 | 配合單位 | 目標任務 | 完成 情況 | 落實情況 |
| 1 | 推進城市優化改造 | 開展供水服務到終端(2022年度)工作,對2000年前(含2000年)建設的無物業管理、無加壓設施的老舊居民小區用戶戶外供水設施進行改造,2022年完成改造7500戶。 | 區水務局 | 區水務集團公司 | 對2000年前(含2000年)建設的無物業管理、無加壓設施的老舊居民小區內的供水加壓設施、儲水設施、管道等居民戶外供水設施進行改造或維修,改造部分與消防系統分離。改造完成后,移交屬地供水企業維護管理,維護費用計入供水成本。2022年度改造任務為7500戶。 通過改造,保障老舊小區居民飲用水質量與安全,解決水質二次污染、管網漏損偏高等問題,提高人民群眾生活滿意度,實現供水企業抄表到戶,供水服務到終端。 | 推進中 | 截至10月12日,共完成改造7104戶,占年度任務94.72%,前三季度階段性目標任務已完成。 |
| 2 | 統籌增加基礎教育學位 | 加大中小學學位建設力度,推動仲元中學第二校區等3所在建中小學在2022年進行招生,增加4680個學位。 | 區教育局 | — | 切實推動我區新學校建設工作,確保仲元中學第二校區、品秀星瀚小區配套學校、汽車小鎮智睿花園配套學校等3所中小學在2022年開辦招生,增加4680個公辦義務教育學位。 | 已完成 | 9月,我區6所公辦中小學順利開辦并完成招生,分別是廣東仲元中學第二校區、廣州市番禺區金海岸學校、廣大附中番禺實驗學校(汽車小鎮配套學校)、廣東外語外貿大學番禺實驗學校(品秀星瀚配套學校)、廣東番禺中學實驗學校、廣州市番禺區天峰小學,共增加公辦中心小學學位11790個,超額完成年度目標任務。 |
| 3 | 推進交通擁堵點治理 | 1.各鎮街建設公共停車場,年內新增350個公共停車位(不包含路內停車位)。 | 區交通運輸局 | 區住房城鄉建設局、區城市運行指揮中心、區基建辦、各鎮街 | 1.完成橋南街南庭路停車場、化龍鎮西坑停車場等項目,2022年12月底前全區新增不少于350個公共停車位(不包含路內停車位)。 | 推進中 | 1.化龍公園深化改造工程(化龍鎮西坑停車場)可提供47個停車位,已完工并投入使用。 2.橋南街南庭路地塊停車場設計約350個停車位。已編制停車場建設方案。進度符合前三季度目標任務要求。 |
| 2.各鎮街在地鐵站、大型商場等人員密集區域周邊增設電動車、自行車及共享單車停放點不少于2個,大力整治亂停車現象。 | 2.一是全區在地鐵站、大型商場等人員密集區域周邊由鎮街根據屬地實際情況上報需要增設共享單車停車點位置,由區交通運輸局進行督導,不少于20個。二是實施共享單車行業聯合整治行動不少于12次。三是新增共享單車停放管理電子圍欄不少于20處。 | 推進中 | 1.發布《廣州市番禺區交通運輸局關于征求增設共享單車停放點意見的公告》,面向社會群體征求意見。 2.在政府門戶網上進行《廣州市番禺區交通運輸局關于增設共享單車停放點意見征集和采納情況的說明》公示,結合社會意見以及實地調研情況形成新增停放點的報告。 3.已新增電子圍欄20處。 |
| 3.優化調整公交線路30條次,優化提升公交站亭10座。 | 3.按照《番禺公交線網優化調整規劃研究》和群眾實際需求,結合道路實際現狀,在2022年優化調整公交線路30條次,優化提升公交站亭10座。 | 推進中 | 1.截至9月,我區已優化調整公交線路23條次,涉及地鐵南浦站、地鐵洛溪站、地鐵漢溪長隆站、地鐵鐘村站、廣州南站站、番禺廣場站、地鐵員崗站、地鐵大石站、地鐵陳頭崗站、地鐵會江站、地鐵新造站、地鐵石碁站、地鐵海傍站、地鐵新造站、地鐵市橋站等15個站點。下一步將結合道路通行情況和市民出行需求,進一步優化調整公交線網。 2.根據《番禺區2022公交站升級改造計劃表》公示情況及市民意見,已優化提升番禺區公交候車亭10座。 |
| 3 | 推進交通擁堵點治理 | 4.開展漢溪大道與南大干線交叉口、禺山西路碧桂園東苑路段等6個交通擁堵點治理工作,進一步改善交通出行環境,提升通行效率。 | 區交通運輸局 | 區住房城鄉建設局、區城市運行指揮中心、區基建辦、各鎮街 | 4.開展漢溪大道與南大干線交叉口、禺山西路碧桂園東苑路段、南浦橋北側橋底沿江路段增加車道工程、展貿南路交通優化工程、番禺大道北與富華東路路口交通設施完善工程、番禺大道輔道與蓮花路交叉口改造工程等6個交通擁堵點治理工作,進一步改善交通出行環境,提升通行效率。 | 推進中 | 1.南浦橋北側橋底沿江路段增加車道工程、番禺大道輔道與蓮花路交叉口改造工程已完成。 2.漢溪大道與南大干線交叉口、禺山西路碧桂園東苑路段現已進入施工階段、展貿南路交通優化工程、番禺大道北與富華東路路口交通設施完善工程正在施工。 |
| 5.優化信號燈路口10處。 | 區公安分局 | 5. 優化信號燈路口10處 (1)對信號控制路口進行調查,及時發現存在的不足并予以優化改善,提高路口的通行能力和交通服務水平,有效緩解交通擁堵。 (2)根據路口的實際流量變化,科學制定控制方案和合理分配放行時間,減少路口停車次數,提高路口的實際通行能力,有效地緩解交通擁堵。 (3)篩選不少于10處信號燈路口進行優化,提高路口通行效率。 | 推進中 | 已完成10處信號燈路口配時方案的優化提升,整項工作完成進度為90%。 |
| 4 | 整治車輛亂停放現象 | 規范管理地鐵口、公交站臺及校園周邊環境秩序,大力整治機動車、電動車、自行車亂停放及摩的、三輪車非法運營現象,年內開展38次專項整治。 | 區公安分局 | 區城市管理綜合執法局、區交通運輸局、各鎮街 | 1.全年查處機動車違停不少于2萬宗,查處摩電違法不少于6萬宗(區公安分局負責)。 | 已完成 | 截至10月10日,查處機動車違停12.9461萬宗,完成進度647%;查處摩電違法11.7664萬宗,完成進度196%。 |
| 2.大力整治摩的、三輪車非法運營現象,派出執法人員參加區公安分局年內牽頭開展的38次專項整治(區交通運輸局負責)。 | 已完成 | 開展整治摩的、三輪車非法運營現象專項行動安排。截至10月10日,區公安分局牽頭開展專項整治行動共39次,完成進度102%。聯合行動中共出動執法人員208人次,檢查摩托車76輛,電動三輪車3輛,二輪電動車86輛,大客車6輛,網約車63輛,巡游出租車8輛,私家車13輛,驅趕摩托車56輛,移交交警摩托車4輛,查處摩托車非法營運2宗。 |
| 4 | 整治車輛亂停放現象 | 規范管理地鐵口、公交站臺及校園周邊環境秩序,大力整治機動車、電動車、自行車亂停放及摩的、三輪車非法運營現象,年內開展38次專項整治。 | 區公安分局 | 區城市管理綜合執法局、區交通運輸局、各鎮街 | 3.按城市容貌標準加強對互聯網租賃自行車停放的業務指導(區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負責)。 | 推進中 | 1.印發了《番禺區2022年共享單車停放秩序專項整治工作方案》,組織督導各鎮街開展專項整治行動,對地鐵站出入口、寫字樓、商業街、校園、醫院、住宅區周邊等區域互聯網租賃自行車停放影響市容的行為進行重點整治。重點指導鐘村街、小谷圍街對共享單車淤積點進行清理整治。 2.督促要求互聯網租賃自行車運營企業認真落實企業主體責任,科學安排運維管理人員,切實做好投放調配、規范停放、回收清理等工作,加強地鐵口、車站等交通樞紐的整治。 3.6月21日、6月27日、7月22日開展聯合清理整治行動3次。 4.針對日常督導檢查發現的問題,組織互聯網租賃自行車企業運維人員到現場進行業務指導,規范停放秩序。同時督促交辦互聯網租賃自行車停放影響市容問題近60余宗。 |
| 4.及時查處互聯網租賃自行車企業未及時清理、回收廢棄互聯網租賃自行車的行為(各鎮(街)負責)。 | 推進中 | 加強巡查,處理互聯網租賃自行車企業未及時清理、回收廢棄車輛的行為,各鎮(街)清理、扶正、回收處理互聯網租賃自行車約56000輛次。 |
| 5 | 推行第三期“舒適午休”項目 | 加快完善硬件建設,2022年計劃實施學校不少于16所,改造午休場地不少于16個,增配午休場室空調超1000臺,睡床超3000張。 | 區教育局 | — | 1.由各教育指導中心統籌,綜合學校午休場地改造需求,各片區落實不少于2個場地改造項目。 | 推進中 | 擬成立番禺區義務教育階段公辦學校舒適午休工作領導小組,加強我區舒適午休工作的組織領導,進一步推進“舒適午休”工作方案和改造項目。今年,共53所學校推進“舒適午休”硬件設備設施建設;其中21所學校有午休場室改造項目,共改造午休場室123個。目前,已完成8所學校午休場室改造57個。 |
| 2.為有需求公辦中小學校增配空調1000臺以上。 | 推進中 | 針對義務教育階段公辦學校開展舒適午休工作的具體措施、工作安排和經費保障等事宜,研究制定了相關工作方案,“四有”助推舒適午休工作全面落實。目前,為有需求公辦中小學校增配空調共819臺。 |
| 3.為有場地條件的公辦中小學增配3000張睡床。 | 已完成 | 全區應開展校內課后服務學校191所,已開展“舒適午休”服務學校185所;對比2021年秋季學期,全區參與校內午托學生9.64萬人,增加了4.6萬人,同比上升92%;實現“舒適午休”平躺睡學生8.45萬人,增加了7.6萬人,占在校午托學生87.66%;學生、家長滿意率均超過96%,獲得了社會一致認可。目前,已為有場地條件的公辦中小學增配睡床共3105張。 |
| 6 | 建設電動車集中充電點 | 1.建設電動汽車集中充電點15個、電動汽車充電樁300個。 | 區科工商信局 | — | 1.按照廣州市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十四五建設規劃,根據番禺區實際情況規劃建設15個充電站點,300個電動汽車充電樁。 | 已完成 | 我區合計新建公用充電站21個;新增充電樁663個,超額完成年度目標任務。 |
| 2.在有條件的物業小區建設電動自行車集中充電點,年內完成電動自行車充電點100個、智能充電端口500個。 | 區住房城鄉建設局 | — | 2.加快推進我區既有住宅小區電動自行車充電設施建設,規范我區既有住宅小區電動自行車安全管理,按照《番禺區既有住宅小區電動自行車充電設施建設工作方案》的工作要求,在2022年內推動物業住宅小區建成100個充電點,智能充電端口500個。 | 已完成 | 1.自8月起,對未完成建設任務以及不符合建設條件的小區開展專項檢查督導工作,現場指導小區電動自行車充電設施建設。 2.據統計,番禺區現有住宅小區438個,截至2022年10月14日,符合建設條件的住宅小區367個,不符合建設條件的住宅小區71個,目前共有352個住宅小區建成集中充電點1183個、充電端口17146個,應建盡建的小區覆蓋率為96%。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已向相關鎮街發出督促函,督促相關鎮街盡快完成剩余15個住宅小區集中充電設施建設,要求10月底前完成100%覆蓋率。 |
| 7 | 完善慢性病防治體系 | 1.推進落實分級診療制度。在落實國家基本藥物制度的基礎上,社區衛生服務機構開展云藥房延伸處方用藥服務,銜接區屬大醫院和社區衛生服務機構高血壓、糖尿病和高血脂等慢性病用藥,年內覆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點36個,覆蓋藥品92個。 | 區衛生健康局 | — | 1.開展云藥房延伸處方服務,覆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點達36個,覆蓋藥品不少于92種,并對藥品目錄進行更新。 | 已完成 | 召開區內三級綜合醫院(區中心醫院、何賢紀念醫院和中醫院)藥事專家和社區藥師工作會議,完成了云藥房用藥目錄的調整更新,用藥目錄銜接區內三級綜合醫院高血壓、糖尿病和高血脂等慢性病用藥共146個品規。目前,云藥房已覆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達43個。 |
| 2.開展家庭醫生服務試點項目。與香港聯合醫務集團有限公司及有關企業共同引入香港地區國際先進的家庭健康管理服務模式,通過線上融合線下的家庭醫生診療服務,將家庭醫生服務模式融入到番禺區居民的日常生活當中,優化番禺區居民就診體驗,向3萬個以上的相關用戶家庭派發服務卡。 | 2.向3萬個以上企業相關用戶家庭提供家庭醫生服務并派發服務卡。 | 推進中 | 截至9月30日,累計派發服務卡7738份,其中3300份已成功激活。 |
| 3.推動區屬三甲醫院醫生到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或站點坐診,每家醫院每兩周安排不少于1人次。 | 3.完成數量指標: (1)區屬三級醫院派出醫生的百分率達100%。 (2)全區受援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或站點≥6家。 質量指標:醫生派出坐診期間出現醫療糾紛或醫療投訴例數占總診療例數比例≤2%。 | 推進中 | 1.3家區屬三級醫院區中心醫院、何賢紀念醫院、區中醫院均制定了2022年度幫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工作方案,其中,區中心醫院幫扶橋南街、市橋街北片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且不定期到石樓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舉辦活動;何賢紀念醫院幫扶沙灣街、市橋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區中醫院幫扶化龍鎮、東環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2.第三季度繼續開展社區幫扶工作;區中醫院派出2名醫師分別到橋南街、東環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每周坐診,并先后派出17名主治以上醫師到化龍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坐診及開展技術幫扶。區中心醫院派出專家到橋南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坐診共6次;何賢紀念醫院幫扶沙灣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共6次;區中醫院派出醫師分別到橋南街、東環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每周坐診,并繼續派出主治以上醫師到化龍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坐診及開展技術幫扶。 |
| 8 | 加強非機動車道建設 | 進一步完善非機動車道建設,每個鎮街各選取1條已建有非機動車道的路段,對非機動車道進行優化升級,營造平安有序交通出行環境。 | 區公安分局 | 區交通運輸局、各鎮街 | 1.通過完善非機動車道建設,促使機動車與非機動車各行其道,營造平安有序的交通出行環境。 | 推進中 | 已制定《非機動道改造提升工作方案》,要求每個鎮(街)年內完成總里程不少于3公里的非機動車道建設任務,實現區內出行需求較大主次干路非機動道連續貫通。目前各鎮街共完成39.094公里的非機動車道優化、建設,本項工作完成進度81.45%。 |
| 2.指導各鎮街選取至少一條已建有非機動車道道路進行優化提升。 | 推進中 |
| 9 | 促進本地文化旅游發展 | 1.舉辦各類文化藝術惠民活動150場次,打造和推出1個城市文化地標名片。 | 區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 | 區基建辦、區財政局、區圖書館、市橋街 | 1.圍繞“我們的節日”“文化進萬家”“我們的中國夢”等主題,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形式,組織策劃文藝展演(賽事)、藝術展覽、藝術培訓等一系列文化惠民活動,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各項全年達150場次以上。 | 已完成 | 至9月末,區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區文化館、區圖書館等單位舉辦線上線下各類文化活動合計共157場次,約421.1萬人次受惠,已提前完成全年目標任務;在村(社區)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組織開展“文化服務進基層”活動67場次,約有1809人次參與受惠。 |
| 2.繼續推進番禺區圖書館新館項目主體建設工程的收尾工作、室內裝修工程建設、各項專業化設備和圖書檔案設備安裝工作,做好新館全面開放的準備工作。 | 推進中 | 區圖書館新館項目總體完成進度約98.5%。 |
| 2.打造番禺旅游品牌,推出5條番禺經典、特色旅游線路。 | 3.整合我區優質旅游資源,打造推出5條番禺經典、特色旅游線路。 | 推進中 | 1.在廣州番禺發布、番禺臺、知行番禺等媒體開展“‘禺’你相約,全域暢游”12條主題旅游線路的宣傳推廣活動,并發起市民最喜愛的旅游線路評選活動,滿足市民游客的多元需求。 2.以南番順旅游聯盟名義參加2022廣東國際旅游產業博覽會,并組織人員赴贛州、長沙參加2022廣州夏季文旅推介活動,宣傳推廣我區優質旅游資源和特色旅游線路。 |
| 10 | 完善新型智慧政務服務體系 | 新建東環、鐘村、石樓、沙灣、番禺經濟技術開發區等5個24小時新型智慧政務服務區,涵蓋5G+VR“政務曉屋”、政務服務一體機、稅務自助服務終端、公安出入境自助終端、公安戶政業務自助終端等,全天候為企業和辦事群眾提供自助政務服務。 | 區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 | 區稅務局、區公安分局、各鎮街 | 1.建成的5個新型智慧政務大廳。為辦事群眾提供政務服務、稅務自助、公安戶政、來穗人員居住證辦理、出入境業務辦理、不動產查冊等24小時自助政務服務。 | 推進中 | 1.東環街24小時智慧政務大廳已建成投入使用。 2.鐘村街、番禺經濟技術開發區(化龍鎮)24 小時智慧政務大廳已按期完成大廳場地裝修和弱電信息化工程,其他2個新建大廳已完成弱電信息化工程的設計方案。 3.自助設備采購和業務調試工作有序開展。 |
| 2.建成的5個新型智慧政務服務區內最少設一臺5G+VR“政務曉屋”。 | 推進中 | 1.組織公安、稅務等部門確定網絡和弱電工程的布設工作; 2.按計劃組織實施五個智慧政務大廳的設備采購工作和進駐調試工作。 |
| 3.在2021年的標準化建設成果上,繼續開展番禺區政務服務標準化建設理論研究。 | 推進中 | 印發《關于建設 5G+VR 新型智慧政務服務體系改革方案》《番禺區云政務服務大廳管理辦法》。云政務服務曉屋項目獲批國家標準化試點,24小時智慧政務大廳項目獲批省級地方標準化立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