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棋雄委員: 你提出的區政協十二屆三次會議提案第14 號《建設籌建化龍花卉交易市場,進一步提升我區花卉業的知名品牌 》已收悉,現答復如下: 我區花卉產業自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中期起步,隨著農業產業結構的調整,都市型農業發展的不斷深入,花卉產業發展迅猛,花卉生產由原來的十畝八畝家庭作坊式生產的花農,發展到現在一批近千畝,最大的二千多畝的企業化生產的花卉主導企業,形成了我區花卉產業的特色,創建了蔭生觀葉植物品牌,化龍鎮在我國花卉界有著崇高的地位,它有“中國蔭生觀葉植物之鄉”的美譽,國內市場占有率達50%。 2008年我區花卉種植面積6.8萬畝,占農作物面積的25%,總產值10億元,有花卉企業50個,花農3548戶,從業人員11278人,形成了化龍鎮、石樓鎮、新造鎮、石基鎮蔭生觀葉植物生產區,面積2.2萬畝,占花卉種植面積32%,年產量5000萬盆,產值6億元。已成為我區都市型現代農業的支柱產業之一,是提高農業產值、增加農民收入、解決農村富余勞動力的重要產業。 區政府對你的提案十分重視,政府相關職能部門作了深入調研分析,建設花卉交易市場基本條件具備。1、交易市場的客觀條件。目前我區化龍、石樓、石基、新造等鎮已形成蔭生觀葉植物產業圈,面積2.2萬畝,已輻射帶動東涌、大崗、欖核等鎮,年產量5000萬盆以上,形成了生產基地。2、花卉產業發展前景廣。我區屬亞熱帶海洋性氣候,氣候溫暖,日照足,降雨量充沛,極利于蔭生觀葉植物生長,加之順德、芳村土地資源所限,花卉產業向我區轉移。3、交通便利。我區位于廣州市南部,交通發達,北運可通過京珠高速、東二環黃埔大橋、南沙港快線、迎賓路等主干道快速通過。 通過市場的建設,可進一步推動我區花卉產業發展,促進花卉品種集聚,加快商品流通,提升花卉企業做大做強,實現專業化、規模化、標準化生產,加快打造“中國蔭生觀葉植物生產基礎”目標的實現。 然而,制約市場的因素同時存在,主要表現為:1、市場底蘊不夠深。我區花卉產業近年雖發展較快,但發展歷史不算悠久,與順德的陳村、芳村相差較遠。2、離周邊花卉市場距離較近,存在很的強市場競爭力。我區周邊花卉市場有順德陳村的花卉世界、芳村的花卉博覽園,還有南海、花都近年都建設花卉市場,從我區蔭生觀葉植物主產區化龍至各地市場一小時可到達。3、花卉種類不夠豐富,品種相對單一,主要以觀葉花卉為主。 為此,政府認為要做好幾方面工作: 1、要作細致的市場調查及詳盡的項目可行性分析,明確投資主體和建設目標。吸取周邊花卉市場成功與失敗的經驗教訓。 2、市場選址由區規劃局、國土局根據番禺區的總體規劃和土地利用規劃確定。 3、市場建設要總體規劃、分步實施,產地市場或交易市場的定位要準確,由投資主體根據市場形勢和當地實際遵循市場規律合理建設。 非常感謝你們對我區花卉產業工作的關心和支持,歡迎繼續對我們的工作提出寶貴的意見和建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