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碧輝代表: 您提出的《加強傳統節假日文化的宣傳教育,讓青少年了解并熱愛祖國的傳統文化》已收悉,現答復如下: 一直以來,我區非常重視傳統節假日文化的宣傳教育。目前,“傳統節假日文化”教育內容已進入我區中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是“國家規定、地方指導與管理、學校開發與實施的必修課程”,區教育局已將“傳統節假日文化”列入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四大活動領域(即“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文化”、“人與自我”)并組織開展了一系列社會實踐活動。 同時,區教育局注重對我區傳統文化的研究,把“區域性文化資源利用與開發研究”作為我區教育科學“十五”規劃課題,“傳統節假日文化資源利用與開發”正是該規劃課題中的一個重要內容。目前,“區域性文化資源利用與開發的研究”已經取得豐碩的成果,共批準立項子課題268項,編著出版“區域文化資源利用與開發”系列叢書30余部,其中《沙灣民俗文化》獲“第三屆廣東省民間文娛著作二等獎”并申報“廣州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 另外,我區群眾體育活動連年不斷,龍舞、舞獅、賽龍舟等傳統項目長盛不衰。每年端午節期間,區內的大小河涌到處都有龍舟競渡活動。以區委區政府名義主辦的番禺區“蓮花杯”、“禺山杯”龍舟競賽活動都安排在端午節舉行,區體育局還每年組織龍舟隊參加廣州國際龍舟邀請賽和香港、澳門等地舉辦的國際龍舟賽。目前,舞龍舞獅等傳統活動在我區非常普及,區內許多幼兒園、小學開辦了舞龍和舞獅課程,區體育局、教育局及區武術協會也經常舉辦青少年武術和龍獅比賽,希望通過觀摩、參與傳統體育競賽活動,使青少年加深對祖國傳統文化的了解。 為了進一步加強傳統節假日的宣傳教育,今后我們將重點做好以下幾項工作: 一、加強青少年“國情、市情、區情”教育。發揮各鎮街優勢,結合社區自身的工作特點,在全區青少年中廣泛開展“國情、市情、區情”教育活動,幫助廣大青少年全面了解社會,激發他們熱愛祖國、努力學習、建設小康社會的熱情。同時,充分利用傳統節日,積極開展愛國主義教育和革命傳統教育社會實踐,讓青少年親身感受近年來我區城市建設、經濟發展等方面的巨大變化和偉大成就,激發他們的愛國、愛鄉之情。 二、開展系列宣傳教育活動。通過舉辦傳統文化知識講座;制作展板、宣傳冊、組織學生觀看傳統文化電教片等活動;針對節日特點,開展各種有針對性的傳統文化教育,從而培養青少年對傳統文化的感知力。 三、組織豐富多彩的傳統節假日活動。各有關職能部門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履行職責,利用已有的青少年活動基地,組織青少年開展寓教于樂的文體活動,營造歡樂祥和的節日氣氛,通過開展青少年喜聞樂見的活動,進一步深化“傳統節假日文化教育”的內涵。 非常感謝您對我區文化工作的關心和支持,歡迎繼續對我們的工作提出寶貴的意見和建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