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惠炫委員: 您提出的區政協十二屆三次會議提案第78號《關于穩定區內勞資關系,多渠道正確處理勞動爭議糾紛的建議》已收悉,現答復如下: 《勞動合同法》頒布實施后,一些企業和員工因對《勞動合同法》的理解上存在偏差,產生了一些矛盾,勞資糾紛也有所上升,勞資糾紛已經成為影響社會穩定的重要因素。因此,區委區政府一直高度重視勞資糾紛的排查和調處工作。一是開展普法教育活動,促進依法用工。今年我區已把《勞動合同法》、《就業促進法》、《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等法律法規納入《2008年番禺區普法和法制宣傳教育工作要點》重點普及和宣傳,分四個層次,面向全區公民進行相關法律法規的學習和普及。同時開展了專題普法宣傳活動,把普法對象重點“鎖定”在領導干部、企業經營管理人員、勞動者、勞動保障系統工作人員,以促進和諧勞動關系的發展。同時,還通過“宣傳月”、“法律進企業”、“法律援助進企業”等活動、通過宣講會議、普法學習班、法制宣傳欄、電子屏幕、戶外廣告、報紙等手段和形式,有針對性地宣傳勞動保障法律法規,引導企業規范勞動管理,從源頭上預防勞資糾紛。 二是運用工資監控系統開展監察工作,提高預警監控能力。2007年,相繼投入使用勞動監察、勞動仲裁、信訪信息系統、勞動年審Pj5系統等先進業務軟件系統,提高信息技術對工作的支撐力度。根據用人單位的工資發放情況、經營情況等對用人單位進行分類管理,發現有拖欠工資行為的,則作為重點監控對象進行跟蹤監控,提高了勞動保障監察工作針對性。 三是不斷推進企業信息員隊伍建設工作,提高企業信息摸查工作的真實性和動態性。通過建立企業信息聯絡員,及時、動態、真實地把握企業工資支付和經營情況,如發現問題的,則及時介入處理。據不完全統計,目前我區已在2547戶用人單位中建立2633名勞資糾紛信息員,增加了企業信息收集工作的真實性和及時性,提高了勞資隱患排查調處工作的效能。 四是率先在建筑行業推行工資保證金制度。根據《廣州市建筑施工企業工人工資支付保證金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及《關于制定<廣州市建筑施工企業工人工資支付保證金管理辦法(試行)>(送審稿)有關問題的說明》,針對近期我區有多起大型建筑工程,在建筑行業率先推行工資保證金制度建設。防止因拖欠工程款、拖欠工人工資而引發突發性群體事件,維護社會和諧穩定。 五是開展 “零上訪”鎮(街)專項創建工作,將勞資糾紛調解工作落實到鎮(街),做到“小事不出戶,大事不出鎮”,維護好我區重要時期內社會和諧穩定。 六是加大勞動爭議仲裁力度,妥善處理勞資糾紛。由于近年我區勞動爭議仲裁案件數量不斷增加,僅今年上半年共受理各類勞動爭議案件8182件,涉及勞動者8182人,其中集體爭議6602件。為解決案多人少的矛盾,我區不斷充實勞動仲裁的辦案力量,在南村、沙灣、石樓和大崗設4個勞動爭議仲裁分庭,并核定租賃崗位合同工指標12名協助相關工作。實現案件就近審理,提高案件處理效率。根據工作需要,區還于今年4月增加了勞動爭議仲裁辦人員編制3名。調整后,該辦配備人員編制5名,租賃崗位合同工12名,共有17名專職仲裁、調解工作人員。 七是加大勞動關系協調力度,促進勞動關系和諧穩定。2004年,我區建立了勞動關系三方協調會議制度,充分發揮政府、雇主、職工各方合力,齊抓共管,共同協商確定勞動管理的重大問題,對勞動關系的突出問題進行經常性溝通和協商,共同營造和諧的勞動關系。2007年,我區建立了鎮(街)、村(居委)基層勞動關系協調組織,發揮基層勞動關系協調組織的作用,把基層勞動關系組織打造成預防和化解勞資糾紛、維護社會穩定的“第一道防線”。進一步加大勞動關系協調力度。 今后,我區將繼續深入開展勞動保障法律法規的宣傳教育,提高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對新法律法規的正確認識。進一步加強勞動保障隊伍效能建設,不斷提高業務能力和水平。加強對企業不簽訂勞動合同、拖欠工資、超時加班、不參加社會保險等違法行為的查處工作。確?!秳趧雍贤ā返确煞ㄒ幍穆涞綄嵦?,促進勞動關系和諧穩定發展。 非常感謝您對我區勞動和社會保障工作的關心和支持,歡迎繼續對我們的工作提出寶貴的意見和建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