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由: 過去,我區鎮級廣播電視站主要負責各鎮有線電視的管理、網絡的維護和維修以及其他服務等,一直以來都實行分級管理。行政上(包括人、財、物等)由各鎮(街)負責,業務上受番禺區文廣局指導。2007年8月,番禺區文廣局對鎮(街)廣播電視站進行了統一收編管理。此項工作在鎮(街)的積極配合下得以順利完成。垂直管理后,全區的網絡建設更加規范、科學,運行機制趨于完善,廣播電視也更好地發揮了宣傳喉舌的作用,為全區人民提供了更多更廣的資信。鎮(街)對此表示尊重、理解和支持。 但我區對鎮(街)廣播電視站進行收編以后,取消了鎮站原有的播出前端,改由區臺統一使用一個前端播出,并設立《鎮街新聞》欄目,每天分時段播送由各鎮(街)上送的新聞。由于我區鎮(街)較多,經濟建設和社會各項事業的發展日新月異,每天僅半小時的鎮(街)新聞時間,遠遠無法滿足全區17個鎮(街)現有的信息需求,很多鎮(街)上送的新聞不但不能及時播放,有些甚至要在四五天后才能播出,導致“新聞”變“舊聞”。特別是取消了鎮站的播出前端后,連鎮(街)的停水、停電、防寒、抗災等日常公告也無法及時播出,公益宣傳更是如此,給群眾的生產、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不便。 鎮(街)廣播電視站是廣播電視節目傳輸、服務的最基層站點,特別是在開展思想大解放討論活動、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創衛創模等中心工作中,除鎮(街)現有的網絡、宣傳欄等工具外,廣播電視無疑是最直接和最行之有效的途徑。做強做大農村的廣播電視事業,占領了農村宣傳思想文化陣地,及時送去黨和政府的聲音,送去科學致富的知識,送去文明向上的文化生活和精神食糧也顯得日益重要。這就必需要求我們基層的鎮(街)黨委和政府,要牢牢掌握廣播電視這一輿論陣地。 因此,各鎮(街)和廣大干部群眾,都強烈要求區文廣局在對鎮街廣播電視站實行垂直管理的基礎上,要更加合理、靈活地分配鎮(街)的新聞和公益廣告時間,以滿足鎮(街)自我宣傳和群眾日常生產生活的需要。 辦法: 1、每天晚上7:30時—8時,和9時—10時兩個黃金時段,分別播出兩次由各鎮街自主掌握的新聞時間(播出的新聞稿件由區臺審核把關,然后通過各鎮站的前端自行播放),而非由區臺統一使用一個前端播出各鎮街上報的新聞。以避免新聞數量多,播放時間短的矛盾。 2、每天晚上6時—10時,在每個廣告時間內,分配1分鐘給鎮(街)播放有關的通知、公告、公益宣傳等內容。并于次日白天繼續播放前一晚的通知、公告、公益宣傳等。 3、凡是各鎮(街)需要在全區內宣傳的非營利性的通知、公告等,應免受廣告費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