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案由 義工服務作為促進社會進步、推動人類發展的社會事業,正在全國各地如火如荼地開展。義工服務事業的發達程度以及義工精神的普及程度,代表了一個社會的文明程度,正為越來越多的有識之士所接受和關注。我區義工事業能否實現跨越式發展,關系到社會的穩定與和諧,關系到全國文明城市的創建和亞運會的順利舉辦,在我區經濟社會建設進程中具有重要意義。 (一)加強我區義工工作的必要性 1、加強我區義工工作是構建富裕和諧新番禺的需要。黨的十七大報告明確提出要“完善社會志愿服務體系”,廣東省也制定了《廣東省青年志愿服務條例》,頒布了《廣東省委、省政府關于大力發展我省志愿服務事業的意見》,廣州市也正在全力推動志愿者立法,充分體現了黨和政府對志愿服務事業的重視。進一步加強我區義工工作,大力推動義工服務進社區和農村義工服務,強化義工服務網絡建設,提高義工服務質量,對我區構建富裕和諧新番禺具有極為重要的作用。 2、加強我區義工工作是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需要。今年是我區配合廣州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沖刺年,而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明確要求在冊義工數量不得低于城市戶籍人口的8%。按照我區戶籍人口94.7萬人的規模計算,義工總數應達到7.58萬人。近年來雖然我區義工隊伍發展迅速,但離此目標仍有相當大的差距。 3、加強我區義工工作是為更好地迎接2010年廣州亞運會,為亞運會做好志愿服務準備的需要。2008年北京奧運會將招募各類志愿者近70萬人,而2010年廣州將舉辦第16屆亞運會,亞運村主賽場設在番禺石樓鎮,共需各類志愿者6萬多人。實踐表明任何一屆體育盛會如奧運會、亞運會都離不開龐大的志愿者隊伍和高效的志愿服務。此前番禺義工雖然具有一定的體育比賽志愿服務經驗,但還沒有獨立承擔過如此龐大的服務項目和繁重的服務任務,亞運志愿服務培訓任務相當緊迫。 4、加強我區義工工作是應對廣州鐵路新客運站建成后帶來的“春運”壓力的需要。位于鐘村鎮的廣州鐵路新客運站即將建成并投入使用。新客運站投入營運將給番禺帶來極大的春運壓力。一旦出現類似2008年春節的低溫雨雪天氣,造成大量民工滯留,將為番禺地區的社會穩定帶來更加強烈的沖擊。而義工組織可以在短時間內召集大量人手參與疏導客流、減輕交通站場壓力和協助滯留人員安置等工作,具有其他機構或組織無法替代的作用。參考今年春節期間廣州市的義工組織及義工服務在春運期間面對的嚴峻形勢和艱巨工作,我區義工組織能否從容應對仍然令人擔憂。 (二)我區義工工作的發展現狀與問題 1、我區義工工作的發展現狀 番禺義工聯成立于1996年9月,迄今已有12年的發展歷程。在這12年中,義工隊伍實現了從無到有,由弱到強的快速發展,目前在冊義工人數已經突破了2.5萬人。2005年區義工中心的投入使用和愛心超市的設立,為我區義工提供了活動的陣地和服務的平臺。目前部分鎮街也設立了義工組織,建成了義工中心。2007年團區委、區義工聯大力開展的“345志愿行動計劃”正在全區掀起義工服務的熱潮,有力地推動了義工服務進社區和我區新農村建設,為構建富裕和諧新番禺做出了積極的貢獻。2007年番禺義工聯獲得“廣東省志愿服務金獎(集體)”,成為全省第一個獲此殊榮的區級志愿服務組織;資深義工林其標被評為“廣東志愿服務20周年最具影響十大人物”,并獲得“廣東志愿服務最高榮譽獎”榮譽稱號;另一名資深義工林義平獲“廣東志愿服務銀獎(個人)”,并被評為“廣州市十大青年志愿者”。 2、我區義工工作存在的問題 近年來,隨著區委、區政府對義工事業重視程度的增加,對義工聯的支持和投入逐步增長,我區義工工作有了長足的進步,但面對經濟社會飛速發展所帶來的新形勢和新挑戰,我區志愿服務仍遠無法滿足整個社會的需求,其存在的問題如下: (1)義工組織專職管理人員嚴重缺乏:受單位性質的限制,我區義工聯目前僅有1名專職工作人員(合同工性質,無編制),其余人員由團區委社工部人員兼任,遇到大型志愿服務活動時還需要臨時從團區委機關其他部門的工作人員中抽調人手,而絕大部分基層義工組織沒有專職管理人員,造成各級義工組織難以長期有效地開展工作。 (2)基層義工工作經費嚴重不足:目前我區大部分基層義工組織沒有專項經費,各項義工服務的費用主要來源于社會捐助或從同級團組織中支取,造成經費嚴重不足且來源很不穩定。近年來經費問題一直嚴重制約我區基層義工工作的發展,雖然財政撥款和社會捐助每年均有增加,但與全區基層義工服務事業發展的要求相比,還有很大差距。 (3)義工隊伍建設存在薄弱環節:我區義工經過近幾年的大發展,數量上有了很大的增長,但一些資深義工卻因為各種原因出現流失,一方面造成義工工作的損失,另一方面也不利于義工隊伍穩步增長目標的實現。因此,在義工隊伍不斷壯大的同時,如何保證義工們的服務熱情和積極性,讓他們更好地主動投入到義工工作中去,成為一個亟待研究解決的問題。 二、案據 根據《十七大報告》、《廣東省青年志愿服務條例》[廣東省第九屆人大第十一次會議(第55號)]、《廣東省委、省政府關于大力發展我省志愿服務事業的意見》、《廣州市人民代表大會代表議案條例》提出本議案。三、 方案 1、 理順關系,整合資源,把義工工作納入番禺全區經濟社會發展整體規劃中進行統籌考慮,建議參照廣東省的做法,以區委、區政府名義成立區“發展志愿服務指導委員會”,形成一個統一規劃義工事業發展、統一管理全區義工隊伍、統一組織、策劃義工服務的機構,奠定我區義工事業長遠發展的良好基礎。 2、 解放思想,轉變觀念,以人為本,為義工發展解決管理人員嚴重缺乏的難題。建議學習廣州、中山等義工工作先進地區的經驗,一方面根據在冊義工人數按一定比例為區義工中心和各基層義工組織配備專職事業編制人員(如中山為每萬名志愿者配備一名專職管理人員,廣州為每兩萬名志愿者配備一名專職管理人員);另一方面要加大對義工中心和基層義工組織聘請義工專家和合同制工作人員的支持力度,以人為本,實現專人負責管理義工工作,專人負責組織、規劃義工服務活動的目標,從而更好地發展義工事業。 3、為基層義工工作提供經費保障。建議學習有關地區的成功經驗,在推進“義工服務進社區”的行動中,開展政府購買公共服務的試點工作。針對農村和社區服務項目,由政府撥付專項資金,由團區委牽頭組織相關志愿服務隊或義工組織進行招標,一方面有利于調動基層義工的積極性,為建設新農村和“六好”平安和諧社區提供優質的志愿服務,另一方面有利于解決基層義工組織經費不足的難題,推動志愿服務的新發展。 4、建立有效的義工運作機制,確保義工參加志愿服務活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建議由團區委牽頭,開展番禺區志愿服務發展狀況的軟科學項目調研,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進一步探索建立切實可行的義工事業發展的長效機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