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熾煊等代表: 你們提出的區十五屆人大四次會議建議第34號《關于區政府提高代缺教師補貼及統籌辦法,解決學校實際困難的方案》已收悉,現答復如下: 一、我區代課教師和后勤人員(臨時工)的基本情況 據統計,全區中小學(含職中、幼兒園)現有專任代課教師698人,主要分布在職中、小學和幼兒園。其工資水平偏低,并呈現明顯的地區、校際差異。全區代課教師月人均工資約為1500元。市橋城區和經濟較發達的鎮村以及職中、成教類學校代課教師工資一般為月人均2000――2500元。大部分農村學校代課教師的待遇較低,僅為月人均1000――1450元。此外,我區各類學校聘請負責后勤工作的臨時工共有575人(承包給物業公司除外)。這類人員的工資水平是比較低的,每人每月平均工資約為900元左右。 二、代課教師和后勤人員(臨時工)經費問題 目前我區代課教師的經費按現行財政渠道解決,區屬學校由區財政負責;鎮屬學校由區、鎮兩級財政共同分擔。由于我區沒有設立學校后勤服務專項經費,后勤工作如承包給物業公司進行管理的,其支付給物業公司的管理費可以從學校的公用經費中列支;學校如直接聘請臨時工的,一般是由學校自行解決,但不能在學校的公用經費中列支。 單一的經費渠道致使學校代缺經費和后勤服務專項經費不足。2008年1月《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頒布實施以后,學校的用人成本加大,經費不足的問題更為突出。因此,提高代課教師經費標準,增設后勤服務專項經費,使學校能依法行政,解決有關人員的工資、社會保險、住房公積金以及經濟補償等,是各級各類學校的普遍要求,也是區政府和相關職能部門高度關注并著力研究解決的問題。 三、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并正加緊研究,學校代課教師和后勤人員經費不足的狀況將得到有效解決。 區委、區政府十分重視我區教育事業的發展。在我區教育要均衡發展和解放思想、破解教育難題等問題上,積極開展調查研究,分析影響我區教育可持續發展的因素,尋求破解難題方法。區委譚應華書記、區政府張力仁副區長帶頭深入基層調研,通過今年春節前夕農村教育均衡發展調研和年初與部分校長就教育問題的座談,區委、區政府已經掌握了有關情況,并在進一步解放思想、破解教育難題工作部署上,強調要以教師隊伍建設為重點,增強農村教育發展的核心動力,要求區編辦和區教育局、區人事局、區財政局就教師配編、人才引進、建立激勵機制等方面提出意見,加強我區中小學教師隊伍建設,促進整體水平的提高。 2008年7月,市編辦按照省近期下發的《關于印發〈廣東省中小學教職員編制標準實施辦法〉的通知》(粵機編辦〔2008〕73號),對核定中小學教職員編制提出新的辦法和標準,并針對不同地區(城市、農村)的不同類別學校(高中、初中和小學)分別制定了6檔相應的師生比例。據此,區相關職能部門正進行研究,并制定有關方案,擬提出我區中小學教職工重新核定方案,通過全區平衡測算中小學編制,并一并研究預留機動編制、提高代課人員經費以及中小學后勤服務人員管理等問題,進一步加強隊伍建設,努力建立一支適應改革形勢發展的教師隊伍。 非常感謝你們對我教育工作的關心和支持,歡迎繼續對我們的工作提出寶貴的意見和建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