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廣播電視的普及,各鎮街的有線電視已成為了當地黨委政府的重要宣傳資源和輿論工具,被人民群眾稱之為黨委政府的喉舌。因此,各鎮街領導都十分重視有線電視的宣傳。目前,各鎮街的廣播電視站已頗具規模,為促進各鎮街的三個文明建設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發揮著積極的作用。就以沙灣鎮廣播電視站為例,該站在區電視臺接管前的2006年里,共安全播出《沙灣新聞》606條,自行攝制《走進新沙灣》、《和諧沙灣》、《沙灣鎮十佳黨員候選人介紹》、《沙灣鎮十佳教師候選人介紹》等專題片31輯共56集。并上送區電視臺稿件308件,區電臺稿件216件,《番禺日報》稿件230件。該站配合黨委政府各個時期的中心工作進行了及時有效的宣傳報道,還圍繞黨和政府的方針、政策、法規等精心制作了各類公益宣傳廣告275條,安全播出2200多次。還配合各職能部門安全播出各類事關民生的信息250多條。由此可見,沙灣鎮的有線電視已成為我鎮的一個舉足輕重的宣傳陣地,成為我鎮宣傳黨的方針政策和人民群眾了解政府日常信息的重要渠道。 然而,這個與全鎮人民相伴同行了數十年的本地宣傳喉舌終于在去年八月被廢了“武功”。據了解是廣州市有關部門以確保電視網絡安全,防止法輪功插播為由,責令各鎮街電視站垂直管理,實行全區電視網絡統一管理,使群眾喜聞樂見的當地自辦的新聞節目及公益宣傳變成了失去時效性和屬地性的“鎮街舊聞”。須知道,番禺地域廣闊,各鎮街的鎮情街情也不盡相同,各個時期開展的各項工作也各有特色。如何使電視宣傳更加服務基層,服務群眾,讓群眾喜聞樂見,收到宣傳實效,我們認為這是十分重要的。各鎮街作為國家的基層政權,除了宣傳貫徹黨和國家的大政方針和政策法規、各個時期的中心工作外,仍有大量的事關民生問題的事務需要“安民告示”,例如大至全鎮性的鎮領導接訪日、各類咨詢會、勞動力招聘會、慶典、文體活動等,小至各有關部門的信息如育齡婦女查環查孕、兒童嬰兒接種疫苗、臨時停水停電、清明重陽防山火的措施、臨時交通管制等等?!懊裆鸁o小事,事事應關注”,我們應讓人民群眾享有更充分的知情權。過去只要電視一出街,便可以收到“家喻戶曉”的效果,現在卻要花錢到區電視臺在全區“小題大做”、“廣而告之”。這樣做,既增加了政府的運作成本,又嚴重浪費了各鎮街現有的宣傳資源。 為此,我們提出三點建議,供區有關部門予以研究: 一是集中精力,精心制作《番禺新聞》,可適當延長一些時間,讓一些原在《鎮街新聞》中帶有全區指導意義的新聞充實到《番禺新聞》的欄目中去。 二是取消《鎮街新聞》欄目。該欄目的內容由于制作環節多,一般都要兩三天后才播出,有的甚至十天八天。據我們了解,群眾收看了《番禺新聞》后,一般人都沒有耐性去繼續收看《鎮街新聞》了。因為這個欄目的新聞早已變成舊聞,而且大部分都不是自己的身邊事,沒有親切感,所以興趣不大。 三是在加強管理,落實責任,確保安全播出的前提下,在《番禺新聞》播出之后抽出五至八分鐘時間讓各鎮街廣播電視站自行制作本地新聞節目和公益信息。當然,不允許有任何的商業廣告。該自辦節目可在次日中午《番禺新聞》重播后也重播一次。我們相信,只要領導重視,思想解放,加強管理,落實責任,當地黨委政府大力配合,各鎮街的電視站是完全有足夠的能力自辦好這一節目的,也有信心、有能力嚴防死守這五至八分鐘的安全播出。至于自辦節目的經費問題,可由當地財政給予適當的補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