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由: 學校教育、家庭教育、社會教育是教育的三大支柱,而這三者之間的緊密結合有利于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培育現代社會所需要的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新型人才和高素質的勞動者。當前,我區家庭教育存在一些亟需解決的問題: 一、家庭教育的場所和載體單一,只有中小學配備的家長學校,而且沒有專用經費。我區在建立家庭教育的現代化指導體系方面做得還很不夠,都還缺少用大教育的整體性、系統性來布局與規劃家庭教育。 二、家庭教育責任嚴重缺位,家庭教育設施嚴重缺乏,許多家長尤其是農村的家長教育觀念落后。農村家長文化水平層次普遍較低,農村家庭教育的質量和水平都非常低。許多農村家長沒有意識到自己對子女的教育責任、義務,忽視家庭教育。受家庭經濟狀況影響,大部分家長為了維持生計而不得不整天忙于工作和勞動,很少有時間和精力與孩子在一起,沒有擔當起家庭教育應有的責任。許多家長將教育孩子的責任全部推給了學校和教師。孩子出現問題時,很多家長只會抱怨,是學校沒有把他們的子女教育好。許多家長缺乏家庭教育知識,經常采取簡單粗暴的家庭教育方式,甚至一些家長自身有不少陋習(如抽煙、賭博等)和錯誤的世界觀、價值觀,對孩子進行錯誤的教育和導向。 許多普通的家庭感覺難以承擔孩子大學教育帶來的沉重的經濟負擔,即使子女大學畢業也很難有較好的回報。不少家長沒有了支持子女接受更高層次教育的動力。基礎教育就又缺少了一個支撐點。這是基礎教育可持續發展面臨的重大困境。 辦法: 1、政府加強對農村家庭教育工作的領導和管理。理順現代家庭教育管理體制。政府抓社區和鎮,社區和鎮抓家庭教育。即把家庭教育納入社區和鎮的管理,由政府統籌,以鎮、街為龍頭,實行屬地管理,逐步形成社區和鎮范圍內學校、家庭、社會一體化的教育工作格局。建立區家庭教育工作領導小組、區家庭教育指導中心、鎮(街道)家庭教育指導站、社區家長學校、家庭教育宣講隊等,加強家庭教育的組織管理、指導,政府領導,婦聯、教委、街道辦等統籌協同,各單位各部門做好本單位的家庭教育工作,以保證家庭教育與社會教育、學校教育形成并舉并重的格局,避免家庭教育處于被弱化的邊緣地位。 2、加強政府監管力度,建立準父母“家庭教育準入制”的制度。對即將結婚的男女青年要實施政府強制性的準父母培訓,在給青年夫婦發“結婚證”的同時發“準父母培訓證”,持證上崗才能當父母,以政府的強有力的監管,逐步實現由“自然家長”向“合格家長”的過度。 3、政府增加對家庭教育工作的必要投入,將家庭教育工作專項經費納入年度財政預算,并隨經濟增長逐年遞增。要廣泛吸納社會力量和資金,支持開展家庭教育的指導和服務工作。 4、明確責任,形成合力。家庭教育工作實行條塊結合、分工協作、各司其職的原則。婦聯和教育部門作為家庭教育工作的牽頭單位,要加強與各有關單位的協調與配合,繼續辦好各類家長學校,加強規范管理,不斷提高辦學質量。教育行政部門重點負責中小學校、幼兒園家長學校的指導和管理;婦聯重點負責社區家庭教育、外來人口兒童家長、留守兒童家長、特殊家庭家長的家庭教育指導管理工作,配合家庭教育指導中心做好家長學校辦學質量的監控和示范家長學校的評估;婦聯、教育部門和關工委開展家庭教育理論研究和實踐指導;共青團在開展青少年校內外教育實踐活動時,要注重與家庭教育的結合;計生和衛生部門在辦好各類婚育培訓的基礎上,要向家長普及科學的家庭教育知識;廣電和報業等部門要利用媒體優勢加強家庭教育科學知識的宣傳。 5、建設一支高素質的家庭教育工作隊伍。這是提高家庭教育工作水平的關鍵。加強家庭教育指導者隊伍建設,努力形成結構合理、專兼結合、功能互補、分布適當,具有較高素質的家庭教育工作指導者隊伍。 一是骨干培訓,樹立科學家教理念。定期舉辦各個層次的家庭教育骨干培訓班,如:村婦代會主任、托幼保健老師、學校骨干教師等,通過邀請家庭教育專家授課指導,宣傳先進的家庭教育知識,增強科學育人觀念,提高家庭教育骨干的整體素質。并通過這些家庭教育骨干幫助家長解決家庭教育中面臨的困惑,樹立科學的家庭教育理念,促進父母與孩子共同成長,推動我區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 二是科學研討,提升家教工作水平。立足于提高家長素質和加強家庭道德教育,不定期地進行家庭教育工作座談會和家庭教育優秀案例評選,將家庭教育新的理念和做法傳播到廣大家長心中,用科學的家教觀武裝家長的頭腦,提高家庭教育工作者的水平和服務工作的質量與水準,加快家庭教育工作科學化、社會化進程,促進家庭教育工作整體水平的提高。 三是樹立典型,激發家教創造活力。大力宣傳“為國教子、以德育人”的家庭教育觀念,表彰家庭教育宣傳實踐活動中涌現出的先進典型,激發廣大家長和家庭教育工作者的創造活力,推進我區家庭教育普及工作,如可開展 “十佳”家庭教育工作先進個人和“十佳”好家長的評選活動,加強家庭教育宣傳的示范帶動作用,充分發揮家庭教育工作各類先進的輻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