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由: 近年來,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農村衛生工作,我區的農村衛生事業取得較大的發展。新型城鄉合作醫療制度、基本醫療保證制度和醫療救助制度取得初步成效,村民一定程度上享受良好的醫療條件改善的成果,縮少了農村與城市的差距,促進了我區農村村民身體素質的提高。 區衛生局會同區發改局、財政局下發《關于印發番禺區進一步加強農村衛生機構建設實施方案的通知》,對加強我區農村衛生服務體系建設做了具體、明確的部署。方案指出,到2010年我區將完成沙灣人民醫院、區第二人民醫院、石樓人民醫院這3間中心鎮醫院及9間鎮醫院、55個農村社區衛生服務站的基礎設施建設、業務用房改造和基本設備配置。同時,還將對全部農村衛生技術人員進行一次以上的培訓,使農村衛生服務機構的醫生全部取得執業助理醫師以上的資格。屆時爭取全面實現農村衛生機構鎮(衛生院)村(衛生站)一體化管理制度。但方案并未對農村衛生站的機構管理、設備建設等方面作詳細的制定。 目前,我區農村衛生站存在一些問題是不容忽視的,其主要表現在: 1、村衛生站多由鄉村醫生個人承包衛生站。為爭創收益,時有亂收費、用藥管理不規范的現象。 2、鄉村醫生醫療技術水平仍然偏低,尚有部分鄉村醫生未能全部取得執業助理醫師以上的資格。時有醫療事故的發生等情況,高素質的衛生人才極為匱乏。 3、醫療設備設施簡陋,醫療環境差。 我區農村衛生站共有252個,遍及我區農村每一角落。農村衛生站作為農村衛生服務體系的基礎,是最基層、分布面最廣的衛生醫療機構,主要服務對象是所在地農民和外來工。切實解決廣大農民看病難、用藥貴,是廣大農民群眾的共同心聲??墒?,上述問題卻往往影響了農村村民對農村衛生工作的信任度,阻礙農村衛生工作的順利開展,未能真正發揮農村衛生站在建設農村衛生事業應有的積極作用。 辦法: 1、堅持農村衛生服務機構屬于公益性質的主導方向。具體辦法:逐步將現有252個農村衛生站劃入鎮級醫院統一管理;對自愿繼續執業的鄉村醫生,參照鎮級醫院同等學歷、同等級別的醫務享受待遇,對不愿繼續執業的鄉村醫生,予以適當的補償。 2、采取委培、定向等多種辦學形式,為農村衛生站培養“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衛生技術人才。 3、采取工資優惠政策,鼓勵醫學業技術人員到農村基層工作;對長期在農村衛生站基層工作的衛生技術人員職稱晉升給予適當傾斜。 4、定期和經常組織醫學專家到農村為農民看病,不斷提高農村衛生技術人員的業務素質,進而提高農村衛生站的醫療服務質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