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由: 近幾年來,我國各級政府以及衛生主管部門已越來越重視護士隊伍的建設。各級政策也相應出臺:《護士條例》、《中國護理事業發展規劃綱要》、《廣東省護理事業發展規劃(2006-2010年)》、《廣東省護理工作管理規范》等等。可以看出,我國護理事業的發展正向世界接軌。《護士條例》第一條說明:為了維護護士的合法權益,規范護理行為,促進護理事業發展,保障醫療安全和人體健康,制定本條例。第四條說到: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以及鄉(鎮)人民政府應當采取措施,改善護士的工作條件,保障護士待遇,加強護士隊伍建設,促進護理事業健康發展。《廣東省護理事業發展規劃》也提到護理工作是醫療衛生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與人民群眾健康和生命安全密切相關,應促進護理工作與醫學科學技術同步協調發展。 目前,我區的護理狀況還不容樂觀,根據番禺護理學會2009年對全區護理工作隊伍現狀、存在的問題等進行的調查數據顯示,我區護理隊伍存在以下問題: 1、護士配備不足,護理服務質量難以保證。我區沒有一家醫院符合床護比1:0.4的標準。最高配置是1:0.38,最低配置是1:0.21。 2、護士年輕化。30歲以下護士占60%,未生育者占50%,面臨生育高峰,護理人員在本來配置不足的情況下更加短缺。 3、護士資歷低,學歷低。五年以下工作年限有38%,初級以下職稱占了55%,大專以下學歷的占了89%。這些護士需要比較多的時間進行學歷教育和繼續教育,這是護士相對不足的原因之一,也是護士的壓力所在。 4、護士的待遇低。每月3000元以下的占了65%,與護理工作的風險和護士的工作量不成正比。另外,認為與醫生的差距大,在編護士與合同護士不能同工同酬。護理人員待遇偏低,積極性難以充分以揮。 5、護士壓力大。95%以上的護士認為工作強度大,夜班多,面臨的風險多,53%的護士曾被侮辱或威脅,5%的護士曾被毆打。 6、合同護士多,所有醫院均使用臨時護士,部分醫院臨時護士比例占到全院護理人員的50%以上。護理隊伍不穩定嚴重影響整體護理質量,醫療、護理安全存在隱患。因為合同護士待遇低,加上體制問題,素質較好的護士會根據待遇來選擇醫院,大多數臨時護士在自己技術水平熟練后即“跳槽”。另有一部分因待遇低和壓力大而轉行,造成護理隊伍不穩定。 7、財政對公立醫院的扶持力度不到位。近年來財政對醫院均實行定額補助,補助數量少還經常不到位,這種趨勢越到基層醫院越明顯。醫院為了降低醫療成本,從而大量使用廉價的臨時護士。 從這些數據顯示,我們距離《廣東省護理事業發展規劃(2006-2010年)》中的發展目標還有一段差距,特別表現在同工同酬、護士配制、護士結構、專科護理上。隨著社會的進步,人們對護理的需求,除了一般的日常護理外,更增加了新的護理理念。針對我區目前的護理狀況,各級政府、衛生行政管理部門、醫療機構以及護理管理者必須重視并且努力改善現狀,進一步加強護理隊伍建設,以滿足我區護理事業發展的需要。 辦法: 2010年很快就要到了,對照《廣東省護理事業發展規劃(2006-2010年)》中的發展目標,找出存在差距,逐步實現目標。 1、強調政府責任。政府有責任引導社會重視護士,認識護理工作的重要性。借助媒體宣傳護士不怕臟不怕累的工作態度,宣傳護士救死扶傷、不計個人得失默默付出的高尚情操,讓全社會理解護士,支持護士的工作,逐步改變重“醫”輕“護”的觀念。在法制、體制以及機制上給予護士強有力的支持。 2、各級主管領導應熟悉《護士條例》,并制定相應措施確保《護士條例》的落實。 3、政府應加大對基層醫院的投入,改善鄉鎮醫院的就醫環境,對條件差的醫院適當扶持,政策上傾斜,對偏遠的條件差的醫院或可以試行收支兩條線,增加醫院薪酬分配,間接提高護士待遇,避免護士流失,穩定護士隊伍。 4、政府和衛生主管部門應建立雙向轉診制度,急危重病人在大醫院治療,慢性病人或康復期病人可以轉至鄉鎮醫院治療,確保醫療資源平均分配,減輕大醫院的擁擠,增加小醫院的業務量,保障各家醫院健康發展,使各家醫院護士待遇相對均衡。 5、各級組織、人事、衛生部門要把培養使用好護理人才隊伍作為對醫院領導班子,特別是主要領導政績考核的一項硬指標,對不按照《護士條例》配置護士及不落實全員聘用制和最低工資保障制度,護理人員培訓和繼續教育合格率低于60%的醫院的院長,在年度考核時不能評為“合格”以上層次。 6、增加醫院編制護士的比例。目前我區在編護士與合同護士之比為6:4,在無法改變醫療體制的情況下,公招時指定名額給護士,使醫院在編醫技人員與護士保持合理比例,讓護士覺得被重視,合同護士在醫院工作覺得有前途和有工作成就感,從而提高工作的積極性。 7、大力支持和鼓勵護士在職繼續教育。政府應有一定的護理繼續教育專項經費,并制定具體落實方案,確保經費落實到護士身上。醫療機構每年應按醫護比例給于護士培訓經費,并撥給護理部統籌支配,使護理人員得到公平的學習機會。 8、強調醫療機構的責任。盡量將時間還給護士,成立運送中心,保障后勤供給,有條件的讓醫生錄入醫囑,減少抄寫醫囑的錯誤,同時讓護士有更多的時間留在病人身邊,保障病人的安全。 加強護理隊伍的建設,提高護理專業技術水平與服務質量,滿足人民群眾的醫療保健需求,保障患者的安全,促進我區護理事業和諧健康發展,滿足我區醫療衛生發展的需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