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 題: | 關于加快我區中心城區西區污水處理設施建設的議案 |
問題內容: | 為迎接廣州亞運會的到來,凈化城鄉水環境、治理市橋河污染,加快污水處理設施規劃和建設,逐步完善污水處理設施,正成為人民群眾關注的重點問題。 目前,位于番禺區中心城區西片的(以下簡稱西區)沙頭街轄區的所有污水還是實行直排式處理污水,大部分經蓮湖涌、丹山涌排到市橋河,對市橋河造成嚴重污染。 2008年,西區已被納入區前鋒污水處理系統,2009年2月編制了西區控制性詳細規劃污水工程規劃。為使西區的污水盡快通過污水管網進入前鋒污水處理廠處理,使西區真正成為青山、綠水優美的生活休閑區。現根據西區有關的污水工程規劃,就加快西區污水設施方面的建設,提出以下建議: 一、區政府加快西區污水管網鋪設,盡快將西區的污水接入前鋒污水處理廠處理。 二、加快蓮湖涌、丹山涌與中心城區其他河涌的同步整治,通過截污、清深、擴寬、砌石、保水、兩岸路堤、植樹。把蓮湖涌、丹山涌治理成水清、岸綠、環保、休閑的生態型河涌。 |
問題答復: | 黃校祥等代表: 您們提出的區第十五屆人大五次會議建議第41號《關于加快我區中心城區西區污水處理設施建設的議案》已收悉,現答復如下: 2007年底,區委區政府開始全面實施“惠民一號”河涌綜合整治工程,系統、全面、長期地整治我區河涌。為達到保障水安全、改善水環境、恢復水生態、發展水產業和繁榮水文化的目的,構建宜業、宜居和人水和諧的新番禺,區市政、環保、基建、水利等部門制定了市橋河、丹山河等城區河涌的整治方案,正按計劃推進。在河涌整治規劃期內,基本控制工業污染源,實現全區企業工業廢水的達標排放;基本完成截污治污工程,完成全區污水處理廠及主干管網的建設,基本實現雨污分流;開展并完成河涌的堤岸、水閘、泵站等水利工程和配套水景觀工程的建設。 丹山河(含西涌)作為市橋城區的主要排澇河涌,擔負著城區防洪排澇的重任。同時作為貫穿城區的一條重要河流,河道的水生態環境將直接影響到城市的形象和發展。 目前丹山河水質變差,底泥受污染,水體自凈能力下降,微生物和動植物無法生長繁衍,導致水環境惡化。其主要原因有三個:一是沿途城區污水管網覆蓋率不足,部分生活污和工業廢水未經達標處理直接排入河涌;二是沿河及周邊無序建設,河涌兩岸和河床被硬化、渠化,生態系統受到破壞;三是市民河涌保護意識不強,向河涌亂倒垃圾。 要從根本上解決市橋河流域的河涌污染,必須采取結構減排、管理減排、工程減排等控源截排措施,截污治污補水,以及加大污染環境的執法力度等綜合措施。 一、下游截污治污。一是在現狀條件下通過清淤清障,解決河道的防洪排澇問題;二是對下游截污未完善區域,實行沿河涌補充鋪設截污管道,截斷沿程排入河涌的污水來源,利用污水管網將污水送至前鋒污水處理廠進行處理; 現已開展了丹山分洪河整治工程、丹山河西涌北橋路至長堤路整治工程、丹山河西涌長堤路至丹山分洪閘整治工程與仲元河整治工程。其中丹山分洪河整治工程已于2008年1月完工。其余河段正陸續動工。 二、上游補水。通過對丹山河上游進行補水,下游進行換水,調活水體,增強流動性,提高自凈能力,改善河涌水環境。一是抽水補水。設置提升泵站,從三枝香水道抽水,再鋪設涵管將補水源水引到丹山河上游里仁洞涌,實現河涌補水。二是人工湖補水。在東沙涌上游利用現有魚塘、低洼地開挖成人工湖,利用人工湖收集雨季雨水,在枯水季節對丹山河上游東沙涌進行補水。以上工程項目計劃近日動工。三是中水回用。丹山河、西涌河水體的改善關鍵在于中部污水處理廠能及時建設投入運行。同是對污水處理廠的尾水進行深度處理達IV類水質。 中部污水處理廠近期、遠期處理污水規模分別為4萬t/d和9萬t/d,補水流量分別為 三、開展廣泛深入的宣傳教育,提高廣大群眾的環保意識。定期開展現場咨詢活動,發放環保小冊子,召集河涌沿岸企業舉行河涌整治動員大會,同時借助電視、報刊等媒體展開廣泛的宣傳教育。 河涌綜合整治是一項見效慢且復雜的系統工程,需要各個部門相互協調和配合,需要廣大市民的支持和幫助。丹山河綜合整治工程實施完成后,定能減少河涌臭味,還市民一個優美、健康的水環境。 非常感謝您們對我區河涌綜合整治工作的關心和支持,歡迎繼續對我們的工作提出寶貴的意見和建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