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谷圍地方組: 你們提出的區政協十二屆五次會議委員提案第92號《關于整合資源,加大宣傳,打造廣州大學城旅游品牌的建議》已收悉,現答復如下: 廣州大學城位于番禺區新造鎮小谷圍島及其南岸地區,是國內一流的大學園區,進駐十所高校,是華南地區高級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和交流的中心,是“學、研、產”一體化發展的城市新區,是面向21世紀適應市場經濟體制和廣州國際化區域中心城市地位、生態化和信息化的大學園區。在城市空間發展關系上,其選址正好位于廣州的南拓軸上和都會區中,有利于實現良好的城市功能互動,提高廣州城市建設的綜合效益;在產業空間發展關系上,位于以IT產業為特色的廣州新興產業軸上,有利于知識創新、產業創新和科技創新,提高廣州市的綜合競爭力;在交通區位上,位于“廣州高速公路交通、軌道交通、普通道路交通、寬帶網絡信息交通”四位一體的城市交通網絡體系中,大學城的多元交通需求可以得到最大程度的滿足;在文化區位上,附近既有以黃埔軍校為代表的近代史跡文化,又有以余蔭山房為代表的傳統與現代嶺南園林文化,還有以琶洲國際會展中心和廣州生物島為標志的現代嶺南生態文化,更有廣州各高校的校園文化,周邊地區濃郁的文化氛圍有利于廣州大學城校園文化的建設;在廣州旅游網絡體系中,廣州大學城正好處在“三線一中心”的東南水鄉旅游線上,大學城的校園文化與旅游的結合將使廣州大學城成為廣州旅游的一個新亮點。 今年,在我區承辦的廣州亞運會18個比賽訓練大項中,大多數的比賽和訓練都將安排在廣州高校和大學城各校區的體育場館進行。而廣州大學城體育中心作為新建的地區性體育中心,將高標準建設8個體育館和1個體育場,全部安排用于亞運會的比賽和訓練。其中體育場占地9.7萬平方米,可容納5萬觀眾,規模僅次于天河體育中心和奧林匹克體育中心,成為廣州第三大體育場。大學城體育中心內還設有2500個座位的自行車館、2500個座位的輪滑館,還有占地230畝的鐵人三項和公開水域賽場,另有占地310畝的極限運動場,內設攀巖、滑板、“U”形臺、小輪車特技、障礙場、山地自行車等項目。新建成的8個高校校區的體育場館,平時主要滿足在校大學生的教學和業余使用需要,在亞運會期間,各館還將成為各個比賽項目的主賽場。 如此大規模的體育場館,亞運期間,將會為大學城帶來前所未有的大量客流。重視并利用這一有利時機,結合亞運主題,做好康體旅游資源亞運后的規劃工作,整體策劃、包裝大學城旅游品牌確有必要。 目前,我區采取了以下措施做好整合大學城旅游資源,加大宣傳,打造大學城旅游品牌的工作: 一、加強“廣州大學城科技文化之旅”的宣傳力度。“番禺新八景”的宣傳工作是我區近幾年旅游宣傳推介的重點。“大學新城”(廣州大學城)作為“番禺新八景” 之一,其宣傳推介工作得到了區旅游局的高度重視。去年,由廣州市旅游局、廣州大學城管委會聯合主辦,番禺區旅游局承辦的“廣州大學城科技文化之旅”啟動儀式,初步整合了大學城的旅游資源,打響了“大學新城”的品牌,推動了大學城旅游業較快發展。 二、做好“廣州大學城科技文化之旅”的市場推廣工作。這方面,番禺區旅游局、番禺區旅游協會也進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嘗試,邀請香港中國旅游協會對大學城進行了旅游資源考察活動,考察團成員對大學城表現出極大的興趣。在下一步的推廣工作中,我們將廣泛發動港澳和珠三角地區旅行社,積極參與大學城科技文化之旅的線路開拓及組團業務,使大學城科技文化之旅成為番禺旅游的一個新亮點。 三、加大大學城亞運旅游的宣傳推廣工作。今年區旅游局圍繞亞運主題,在報紙開設專欄、電視臺拍攝專輯,重點推薦亞運游主題線路,將亞運場館和周邊的美景重新整合,以“亞運在廣州,旅游到番禺”為主題,通過將古老的歷史文化和具有現代氣息的場館建筑結合在一起,展示亞運期間最具看點的番禺美景。其中,專門拍攝了一集以大學城為主要內容的專輯,以大學城充滿激情與活力的氛圍為背景,通過介紹大學城內自行車輪滑極限運動中心、大學城體育場等體育場館,結合大學城內的廣東科學館的現代科學、嶺南印象園的特色風情,展示大學城旅游資源的多樣性和高層次的文化體育內涵,同時也進一步強化了大學城亞運旅游品牌。 但客觀分析起來,目前大學城的旅游線路主要側重于廣東科學中心、嶺南印象園兩個景點和大學城環島游上。相較于大學城豐富的旅游資源應產生的效益而言,大學城旅游品牌在整合資源、發揮優勢的深度和廣度上仍有待拓展。大學城管委會在推進大學城公共事務管理、政務接待等各項工作過程中,與各高校進行了廣泛地交流,發現部分高校專注于校園教育、學術交流及科技研發,對于開放校區景點開發旅游業,表現出的興趣不高。因此,此項工作應根據不同高校的特點,有計劃、循序漸進地加以開展。 下一步,我們將以科技文化為主題,加大宣傳力度,整合推廣大學城優越的自然環境、生態園林、高校文化、亞運場館等,讓更多市民和游客認識大學城,一日之內領略千年嶺南風情、體驗現代科技文化、康體旅游的魅力。重點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一、由大學城管委會牽頭,區旅游局、小谷圍街等相關部門配合,聘請相關專家,以目前大學城內已有的一個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廣東科學中心)為重點,整合大學城現有景區、酒店以及高校和亞運場館等旅游資源,規劃、設計集科技、文化、體育、民俗等元素在內的精品旅游線路加以宣傳推廣。 二、由區旅游局制定方案,加強與相關高校的溝通,爭取更多的理解和支持,把特色的高校文化與旅游元素有機結合,在不影響教學和科研的情況下,研究與各高校開發校區旅游景點的合作模式。 三、優先選擇條件較成熟的廣東中醫藥博物館、廣州美術學院大學城美術館、廣東藥學院博物館及中藥園作為先期開放點,形成示范效應,帶動其他高校的開放校園景點工作。 四、通過旅游線路的整合把大學城旅游和番禺、廣州其他景區景點聯動,使大學城成為廣州旅游的一個常規點。 非常感謝你們對我區旅游工作的關心和支持,歡迎繼續對我們的工作提出寶貴的意見和建議。 二Ο一O年八月二十四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