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燕南委員: 您提出的區政協十二屆五次會議委員提案第15號《創建番禺垃圾處理文明區必須抓到根本,落到實處》收悉。現答復如下: 為努力破解我區垃圾處理難題,實現垃圾的減量化、資源化和無害化處理。我區高度重視、積極應對,為此制定并公布了《創建番禺垃圾處理文明區工作方案》(番辦發〔2010〕1號)和《番禺區垃圾分類收集綜合利用工作方案》(番處理辦〔2010〕1號),現正按照上述兩個工作方案的要求逐步開展創建番禺垃圾處理文明區活動。 一、積極開展垃圾分類宣傳,努力實現分類減排 我區通過每月定期舉辦專家講座(已舉辦四期)和“垃圾分類全民行動日”(已舉行四場)、播放公益動漫宣傳、派發宣傳單張、開通專題網站、開展征文比賽等形式向區內市民普及垃圾處理科學知識。同時,區教育系統在各中小學校內開展垃圾文明處理“大喇叭”,大力開展“垃圾分類”的宣傳,及召開主題班會、開展“小手牽大手”等活動,以宣傳和帶動家庭、社區共同推進垃圾分類處理工作。 在垃圾分類標準上,目前,我區已選取了10個試點作為垃圾分類試點區域,分別配置了三類(可回收、不可回收和有害垃圾)垃圾分類設施,并派發相關宣傳單張。由試點開始,以點帶面,影響全區,努力減少垃圾的產生量,提高資源的利用率。同時,按照廣州市“分四類”的意見,我區擬將垃圾分類分為有害垃圾、廚余垃圾、可回收垃圾和其他垃圾四類。現已選取洛浦街海龍灣小區試點進行餐廚垃圾單獨收運、無害化處理,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目前,廣州市已制定了相關的規定、辦法,我區將在嚴格按照該規定、辦法的要求落實相關垃圾處理工作,繼續積極開展創建番禺垃圾處理文明區活動。 二、加快建設我區再生資源回收利用管理體系 區委、區政府一直以來十分重視再生資源管理工作。2009年初,為加快我區再生資源回收利用管理體系建設,推動再生資源綜合利用,促進循環經濟發展,實現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根據國家、省、市關于推動再生資源回收利用管理和網絡體系建設工作指示精神,結合實際,我區下發了《番禺區再生資源回收利用管理與網絡體系建設工作方案》(番府辦〔2009〕30號),按照“政府推動、行業指導、社區管理、市場運作”的基本思路,加強再生資源企業和從業人員管理,建立集回收、加工、綜合利用處理為一體的服務網絡體系,在全區范圍內逐步建立起經營合理、網絡健全、結構優化、功能齊全的再生資源網絡體系。 同時,我區根據《創建番禺垃圾處理文明區工作方案》協調各再生資源回收網點和企業配合、參與區垃圾分類收集綜合利用工作,回收處理可回收垃圾。為進一步配合做好我區垃圾分類工作,我區通過專項市場整治、規范再生資源行業準入條件、加強從業人員培訓等工作,建立完善再生資源管理工作的長效機制,不斷鞏固提高和完善我區的再生資源回收利用管理與網絡體系。為我區垃圾分類工作奠定基礎。 三、探索環衛保潔工作社會化 我區早在2004年開始探索環衛保潔工作社會化,通過公開招標確定保潔公司,探索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實現環衛管理、市政管理。先后將中心城區的及大學城的環衛保潔工作通過招標外包給專業公司進行保潔維護。經過多年的探索實踐,現已掌握了一定的經驗,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同時也得到市有關領導的認同及兄弟區單位的贊許。 四、探索垃圾處理多元化投資體制 我區擬建的垃圾終端處理項目是根據廣州市政府要求將會通過特許經營的方式交由市國資企業廣州廣日集團進行建設和運營的。目前正在推進建設的番禺區生活垃圾分揀壓縮中心項目也將進行公開招標,采用BOT方式建設和運營。投資社會化,誰投資誰受益,是政府支持和鼓勵的,也將繼續探索和實踐發展下去。 五、收集意見,籌建專家咨詢委員會 為尋找出適合番禺的科學的垃圾處理方式,我區公布了五個渠道(網站、電話和郵箱),收集市民對番禺垃圾處理的意見、建議,并擬于近期組建成立番禺垃圾處理文明區大討論專家咨詢委員會,對市民提出的建議進行研討,在專家調研論證和民意收集的基礎上,確定我區最終選擇的符合我區實際的垃圾處理方式。 目前,為了解決垃圾圍城的問題,我區決定建立生活垃圾分揀壓縮中心,并委托環境保護部華南環境科學研究院和廣州市番禺環境工程有限公司對火燒崗改造建設一個垃圾分揀壓縮打包處理中心進行論證研究,并編制可行性報告。近期,該項目已通過專家評審,按照專家意見做個別調整,并報區政府審議,批準后將進行建設、運營。同時,委托該院對我區垃圾組分進行分析,為下一步我區垃圾處理方式選擇提供科學依據。 四、下一步工作計劃 為更好地推動我區垃圾處理工作的開展,有效解決“垃圾圍城”的難題,我區將在前期工作的基礎上,將進一步加大工作力度:一是強調宣傳活動的多樣性,繼續加大垃圾科學處理宣傳教育;二是完善垃圾分類活動試點工作,逐漸向全區推廣垃圾分類活動;三是在聽取民意和專家調研論證基礎上,確定我區垃圾處理方式;四是按《創建番禺處理文明區工作方案》的要求,在方案的第三階段(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修編我區生活垃圾處理規劃,并對我區生活垃圾處理設施進行選址、環評、建設,制定有效的監管機制。 非常感謝您對我區垃圾處理工作的關心和支持,歡迎繼續對我們的工作提出寶貴的意見和建議。 二〇一〇年七月十六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