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提出的區十五屆人大六次會議代表建議第10號《關于增設公共汽車專線解決未覆蓋區域群眾優惠乘車問題的議案》已收悉,現答復如下: 近年來,隨著番禺經濟社會迅速發展,城市化進程加快,我區正穩步推進公交化改造和構建城鄉三級公交網絡工作,進一步提升公共交通服務水平,滿足經濟社會發展和群眾生產生活需求。 一、公交客運線路基本實現全覆蓋 目前,我區共有區內公交客運線路129條(含廣州市交委今年移交管轄的地鐵接駁線和大學城島內公交線),廣泛覆蓋了區內各個鎮街,較好地實現各鎮街與市橋中心城區、長途客運站、地鐵樞紐站之間的有機銜接,基本形成了以市橋中心城區、番禺汽車客運站、廣州南站為中心并向周邊輻射的公交線網布 局。2007年4月1日后,我們對區內客運市場進行優化調整,按不同經營主體劃分不同區域經營,其中區公汽公司主要經營市橋中心城區及周邊鎮街,其余公司分別經營其他鎮街。相關政策實施后,原有各企業為爭搶客源而盲目排發班、開“斗氣車”等現象大為減少,道路交通事故率大幅度降低,區內客運市場秩序明顯好轉,較好地促進了企業良性發展。 二、積極開展公交化改造工作。 公交化改造即是將區內客運線路由公路班車模式轉變為城市公交模式,執行公交票價和老年人、殘疾人優惠乘車政策,在全區范圍內實行低票價、廣覆蓋、大密度、長時段的公交服務。相關職能部門和運輸企業赴嘉興、中山、順德等城市考察,學習城鄉公交一體化改造的辦法和經驗,并結合區內實際研究制訂了《番禺區內公交化改造總體方案》,積極開展各項工作。 一是落實公交行業財政補貼。今年,區財政專項安排了2600萬元公交行業財政補貼,對公交企業執行低票價、實施老年人殘疾人乘車優惠及完成指令性任務造成的虧損進行適當彌補,為改造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二是積極爭取區內公交管理事權。今年5月下旬,經多方協調,市交委印發了《番禺區內公交客運事權下放試點實施方案》,并與區交通局簽訂了《番禺區內公交客運管理委托書》,正式委托屬地交通部門負責轄區內公交客運行政許可及執法監督。三是順利完成公交線路編碼工作。根據市交委批復同意的《廣州市番禺區公交線路編碼方案》,我們對區內客運線路進行了重新編碼,方便市民識別和乘坐,并納入廣州地區公交線路編碼體系。 7月1日起,我區已有41條線路(含區公汽原有線路)轉變為城市公交運營,473臺車輛按廣州市公交標準實施升級改造,安裝使用羊城通刷卡收費系統,執行公交票價,由人工收費改為自動投幣與羊城通刷卡計費,并全面實施老年人、殘疾人優惠乘車政策。其余線路改造工作也力爭在年內完成。 三、優化公交線網布局,完善構建城鄉一體化公交網絡體系,方便偏遠地區群眾出行。 2010年,在全面實施公交化改造的基礎上,我們將進一步優化區內公交線網布局,重點通過完善鎮村一級公交網絡,全面構建跨區公交、鎮街公交、鎮村公交三級城鄉一體化公交網絡體系,完善常規公交與地鐵軌道交通的接駁,提高公交線路覆蓋率,更加方便各鎮街尤其是偏遠地區人民群眾出行。目前,我們已完成了亞運城周邊、地鐵2號線南延段、南村及東涌等地域的鎮村公交規劃,計劃于亞運前組織實施。 四、穩步推進落實公交票務優惠政策。 目前,我區實施公交票務優惠的主要是區公汽公司屬下線路,具體為投幣2元/人次,使用番禺IC卡優惠至1.5元/人次,3元/人次,使用番禺IC卡優惠至2元/人次。該措施屬于企業自主讓利行為,未納入公共財政補貼范疇。 區財政現行公交行業財政補貼主要是針對因公交低票價和執行指令性任務以及承擔老人乘車優惠而造成的虧損,不包含票務優惠補貼。據估算,若將公汽公司優惠措施在全區范圍內推廣,預計須增加資金近4000萬元/年。而近年來因亞運、治水等工作,我區財政壓力較大。因此,公交行業的財政補貼應采取先急后緩的思路,重點先解決公交化改造所需的低票價補貼。待改造工作完成后,根據我區公交系統運營實際情況,再參照廣州市現行公交地鐵票務優惠辦法,科學分析、合理測算,另行研究確定我區公交票務優惠及財政補貼辦法。 我們將繼續堅持以人為本,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貫徹落實交通行業各項惠民政策措施,全面提升公交行業服務水平,積極推動城鄉公共交通服務均等化發展,使全區人民能夠享受到更為便捷、安全、舒適的公交服務。 非常感謝你們對我區公共交通管理工作的關心和支持,歡迎繼續對我們的工作提出寶貴的意見和建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