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標 題: | 關于有效破解征地拆遷工作難題的建議 |
| 問題內容: | 內容: 案由 “千難萬難,征地拆遷第一難”。征地拆遷工作由于其政策敏感、矛盾多發且涉及面廣,一直都是黨委政府工作的難點、社會關注的熱點,媒體追蹤的焦點。鐘村街大力配合省市重點項目建設,目前征地近10000畝,拆遷經營中廠房過100間,沒有出現因此而上訪的事件。但在征地拆遷工作中,我們也發現,由于政策透明度不高、群眾期望值過大、安置地不能及時到位等原因極易誘發征地拆遷糾紛,進而影響社會穩定。 案據 通過工作實踐與調查,我街征地拆遷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集中表現為現行征地政策不適應性和滯后性,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 一是國有土地征地補償評估價格與實際市場價格脫節。目前評估機構仍參照廣州市相關國土部門多年前制定的區域基準地價對國有土地進行定價評估,以致評估價與實際市場價偏差較大。 二是被征廠房剩余租賃期租金收入補償與業主期望值的差異。部分村集體土地以10年或以上租期進行發包,承租人通過建設廠房再長期分租出去的方式賺取租金收入。承租人表示廠房被征用后,原剩余租賃期的租金收入已無法獲得,勢必給其造成較大經濟損失,紛紛要求將這部分租金收入適當體現在拆遷補償款中。 三是經濟損失補償方式有待細化。目前評估公司對經濟損失的補償主要有兩種方式:一種是參照廣州市道路擴建工程辦公室的文件按建筑面積以六個月安置期計算補償方案。另一種是參照企業的審計報告、工人工資表、社保等作為補償依據來計算補償方案。但在實際的拆遷協商過程中,多數業主對經濟損失補償提出異議。 建議 一是建議按照實際市場價進行補償或參照被拆遷地段周邊的同類物價給予被拆遷戶適當的政策性補貼,提高征地補償標準的現實性和可操作性,以協調好經濟建設和農民權益保護之間的關系,促進和諧征地。 二是對被征廠房剩余租賃期的租金收入給予適當補償。通過結合租賃期經營系數(綜合經營收入的客觀指數),適當提高補償額度。 三是根據企業實際情況適當延長安置期,以提高經濟損失補償。應從企業的規模、產業結構、成長性及地區貢獻率作綜合考慮。如中小規模,但產業結構合理,自主創新能力強,環保影響小、成長性高、地區貢獻力大的企業應予以適當延長安置期。 四是增加征地拆遷工作透明度、進一步保障群眾陳述權和知情權。如推進駐村基層大接訪工作,形成互動格局。 |
| 問題答復: | 陳鑒秋代表: 您提出的區十五屆人民代表大會代表意見第105號《關于有效破解征地拆遷工作難題的建議》收悉,現答復如下: 一、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GB/T18508-2001《城鎮土地評估規程》的規定,評估機構根據估價對象的實際情況選取適合的評估方法核定其市場價值。房地產評估機構一般將基準地價作為參考以檢驗其評估結果的準確性。根據《關于公布廣州市國有土地使用權基準地價的通知》(穗國房字[2004]545號),從2004年開始,廣州市國土資源和房屋管理局和廣州市物價局將根據土地市場的變化情況每年或每兩年對基準地價進行一次全面修訂。根據《關于公布廣州市國有土地使用權基準地價》進行更新,房地產評估機構目前應采用該基準地價更新成果進行評估參考。 二、對于涉及被征廠房剩余租賃期租金收入補償的問題,我區暫沒有相關政策法規對租金補償做出詳細規定。 三、對于國有土地的經濟損失部分,《廣州市城市房屋管理拆遷辦法》中并無詳細規定。現行對被拆遷廠房經濟補償方式是參照廣州市道路擴建工程辦公室文件“穗擴[2001]82號文”按其停產停業之日起,直到回遷月止計算補償。 非常感謝您對我區征地拆遷工作的支持,歡迎繼續對我們的工作提出寶貴的意見和建議。 |
繼續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