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標 題: | 關于改善居委專職人員待遇,助力幸福番禺建設的建議 |
| 問題內容: |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居民委員會組織法》的規定,社區居委是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的群眾自治組織。除此以外,居委實際上還承載了黨政部門的許多公共管理和社會服務的基礎性工作,在城市建設和管理中發揮著重要作用。近年來番禺區的社區居委更是在亞運保障、創文創衛等工作中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目前番禺區正努力發展為廣州市現代化新城區和最具潛力的戰略延伸區,并把建設幸福番禺作為核心任務,社區居委在這一過程中還將擔負起更為重要的工作。 但是,居委專職人員的待遇與他們所擔負的工作是不相稱的。從2011年3月起,廣州市最低工資保障線是1300元/月,而現在番禺區居委專職人員工資收入僅為1800-3600元/月,當中還有數百元要用于購買各類社保等。而且,因為缺乏良好的培訓輔導,他們當中很少人能夠取得社工師的專業職稱。此外,雖然他們熟悉相應政府部門的運作,但是能夠幸運地成為公務員的卻是鳳毛麟角。這樣的情況實在不利于調動居委專職人員的工作積極性,更不利于吸引社會精英投身于社區居委工作。 欣聞區政府將整體提速社區建設進程,努力在基層構建完善的社會管理體系。希望區政府在強調社區居委職責,加強硬件建設的同時,著力提高專職人員的經濟待遇和政治待遇,以更好地發揮專職人員的效用和吸引社會精英加入,助力幸福番禺的建設。 辦 法: 一、提高專職人員的薪酬待遇 提高起薪點,使其與番禺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當,并以我區平均工資水平為參照建立自然增長機制,并在醫療、養老、住房公積金等方面提供更為有力保障,解除后顧之憂;實施績效工資,讓責重者多得,多勞者多得,質優者多得,務必使淺資歷者、低學歷者和無職稱者有機會憑借自己的智慧和勞動也能獲得更高的收入、更好的待遇,使這些為番禺的發展默默奉獻的社區專職人員可以依靠這份工作過上更為美好的生活。 二、給予專職人員提升的空間和美好的愿景 職業培訓可以使員工更加清晰自己的定位,學會用更巧妙的方法解決工作難題,減輕壓力。因此,在現代管理中,培訓機會被視為員工福利待遇的重要組成部分。針對當前專職人員素質參差不齊和社工專業資格普遍缺乏的實際情況,建議在費用、時間、地點等培訓條件上給予更多的便利,鼓勵和吸引更多的專職人員參加進修、提高專業水平和考取資格證,以便他們更好地應對現實和未來的挑戰。另一方面,在公務員招考聘用中,在滿足基本條件的前提下,適當增加優先錄用社區專職人員的名額,給予專職人員提升的空間,讓有志于此的人能從現實中看到希望,從而更加努力工作和學習,增強居委工作的吸引力和戰斗力。 三、提高社會各界對居委工作的關注度 經過歷年的努力,居委工作獲得越來越多的認可,但居民中仍然存在一些不了解、不理解,使居委專職人員在工作中不免有些委屈和無奈,阻礙工作的推進。除了要求專職人員改進工作方法,增進與居民的溝通互動外,建議各級領導和職能部門管理人員更多地走訪社區居委,傾聽基層人員心聲,解決實際困難,激勵士氣;更多地通過一報兩臺、公共宣傳欄等媒體宣傳和開展一些專題活動,讓更多的居民了解居委在城市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在居委專職人員中樹立典型、表彰獎勵和廣為宣傳,塑造其良好形象。與此同時,還要評選一批大力支持居委工作的好街坊典型加以宣傳,以榜樣的力量帶動其他居民,從而在全社會中營造一種更加良好輿論氛圍,使居委專職人員工作開展得更加順暢,提高城市管理的效率。 |
| 問題答復: | 曾干賢委員: 您提出的區政協十二屆六次會議第101號“關于改善居委會專職人員待遇,助力幸福番禺建設的建議”的提案收悉,現答復如下: 一、關于委員建議“提高專職人員的薪酬待遇” 2008年初,我區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制定了《廣州市番禺區社區專職人員管理暫行辦法》、《番禺區社區專職人員考核暫行辦法》、《番禺區社區兼職成員管理暫行辦法》、《番禺區社區專職人員工資套改辦法》等4份文件,并于 2011年6月,為完善社工培訓、晉升、激勵等機制,根據市有關文件精神,我區制定了《番禺區社會工作專業人員實施分類管理意見(征求意見稿)》,現正征求相關部門、街鎮意見。該意見對我區人民團體及事業單位、社會組織、及城鄉社區組織(包括社區居委會)中社工進行分類管理,并明確了對社區組織中社工崗位進行設置。 二、關于委員建議“給予專職人員提升的空間” 在人員待遇得到保障的基礎上,我區進一步健全和強化社區專職人員培訓、考核和激勵機制,大力加強社區人才隊伍建設。目前我區共有居委專職、兼職人員655人,平均年齡37.5歲,大專以上學歷占73.59%,形成了一支年輕化、高學歷的人才隊伍。 (一)我們把社區專職人員履行職責、完成任務的情況,嚴格納入年度考核,杜絕“走過場式”的考核管理,真正實現待遇與工作實績掛鉤。在社區專職人員的管理方面,實行了持證上崗制度,嚴把入口關,對新聘的社區專職人員需通過統一考核才能錄用。區人事和民政部門按照職能分工,密切配合,指導街鎮做好社區專職人員的培訓、考核和錄用工作。社區選舉中當選的“兩委”干部,要取得專職人員資格,也必須參加統一考試,沒有通過考試的,一律納入社區兼職人員管理。通過上述政策的實施,促進我區社區工作人員隊伍健康發展。 (二)為了加強社區工作者的教育培訓工作,我區不斷探索教育培訓工作的新方法、新途徑,增強教育培訓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一是采取集中培訓、與相關院校聯合舉辦培訓班,提高其理論水平和工作能力;二是區各有關部門組織進行黨建、綜治、衛生、計生、民政等各種業務知識培訓;三是派員到兄弟區掛點學習,幫助其吸收先進經驗和開拓視野;四是組織各社區之間相互參觀學習,加強社區間溝通,找準差距,不斷提高服務居民、管理社區的能力。例如,2006年,我區組織全區社區居委會、業主委員會和相關人員進行物業管理法律法規培訓;分別于2008、2009年選派社區干部共31人分兩批全脫產到荔灣區金花街和逢源街開展為期1個月的跟班掛點學習;舉辦了“番禺區社區居委會負責人拓展培訓班”、“番禺區社區居委會專職人員業務培訓班”;2011年,邀請新加坡德教太和觀家庭服務總監、廣東工業大學專家開展專題培訓。據統計,從2006年至今,我區共組織了36次參觀培訓,近1000人次參加。與此同時,我們還通過補貼、辦輔導班等方式積極扶持社區專職人員參加全國社會工作者職業水平考試,對考取助理社工師的社區工作人員的采取調高一檔工資(300元)、考取社工師的調高兩檔。目前,我區通過全國社會工作者職業水平考試的社區專職人員共83名(其中,社工師32名,助理社工師51名)。 (三)為拓寬社區專職人員視野,提升專職人員的專業水平,從2008年開始,我區按照“政府主導推動、部門組織管理、社團自主運作、社會多方參與”的總體思路,借鑒國內外先進經驗,通過積極派員參加廣州市社會工作協會組織舉辦的培訓班,引導設有社工專業的番禺職業技術學院與有條件的街鎮合作,建立長期性的社工實習基地,探索建立一支政府體制外專業化、職業化、本土化的社工隊伍。特別是從2010年起,我區進一步加大了培訓力度,通過“走出去、請進來”的方式,先后組織5批80人次的社區工作人員到蘿崗區、越秀區等地參觀學習。今年,我區引進新加坡德教太和觀、廣州市星空社會工作發展中心、廣州市同創社會工作服務中心等社工機構,為南村鎮、大石街等街鎮家庭綜合服務中心提供單項服務、督導服務以及綜合服務。通過參觀學習、借鑒經驗,大大提升了我區社區工作人員專業水平,加快了我區家庭綜合服務中心建設的步伐,讓群眾享受到更專業的社區服務。 三、關于委員建議“提高社會各界對居委工作的關注度” 根據委員建議,今后,我區將更多組織各級領導干部走訪社區居委會,傾聽基層工作人員的心聲,并解決他們實際工作中困難;通過每周一版的《番禺日報·和諧社區》專刊等媒體對社區居委會進行宣傳,在社區居委會專職人員中樹立典型,對其進行表彰和宣傳,塑造其良好形象。另外,對支持社區居委會工作的好街坊典型加以宣傳,營造良好輿論氛圍,助力社區居委會工作,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和效率。 非常感謝您對我區社區建設工作的關心和支持,歡迎繼續對我們的工作提出寶貴的意見和建議。
|
繼續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