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 題: | 關于徹底解決大學城水浸問題的建議 |
問題內容: | 廣州大學城中四個保留村特別是南亭和北亭村的地勢較低,2003年建設時原有排水系統及主要內河涌都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壞,自2005年以來均出現不同程度的內澇現象,尤其是2010年5月和9月的兩次強降水造成北亭村出現比較嚴重的水浸,造成村民財物損失,部分受浸村民的多次上訪,成為小谷圍街社會穩定的一個隱患。據我們了解,主要原因一是華南師范大學人工湖排水經北亭村渭水河外排造成強降水時河水上漲過快;二是大學城13個水閘建設時反裝了,造成不能及時啟動向外排水;三是南沙港快速路面雨水直接排向地面,由于北亭村地勢較低,地面水涌向村內加大渭水河的排泄壓力。 辦 法: 希望有關部門高度重視大學城4個保留村的水浸情況,加大力度完善大學城地區的排水系統: 一、進行華南師范大學人工湖排水系統改造,直接排入大石水道后航道,不再轉經渭水河; 二、重裝閘門,加裝雙向抽水泵,既可及時抽出水不造成內澇也可抽入水建設渭水河兩岸人文景觀; 三、南沙港快速路面的排水系統直接接入地下排水系統,雨水不排向路面以減輕渭水河壓力; 四、同時加強水閘和泵房的統籌管理,杜絕人為因素造成的水浸事故。 |
問題答復: | 小谷圍街地方組: 你們提出的區政協十二屆六次會議第53號“關于徹底解決大學城水浸問題的建議”的提案收悉,現答復如下: 一、大學城水浸的基本情況 大學城水利堤圍按照200年一遇洪水標準設計,基本保證了大學城的防洪安全。由于大學城內的4個保留村地勢較低,加之有些大學的雨水、污水系統存在混接、錯接等問題,河涌淤積嚴重,水質惡化,過流不夠,如圍內降暴雨或大暴雨,低洼處經常水浸。 二、解決水浸改善水質的措施 為徹底解決大學城水浸及改善圍內河涌水質問題,區水務局局已多次與小谷圍街、市水務局、市重點辦進行協調,積極采取措施,具體如下: 二、對大學城水閘存在的設計缺陷、水閘滲漏、開關不靈等問題,我局已多次與市水務局、重點辦協調,于2007年組織設計單位對大學城各水閘進行維修加固的設計,并已通過市財政局評審,但因為資金遲遲無法落實,造成該工程無法實施。以上的問題為在番禺區大學城工程管理所接收大學城水利工程時就已經存在,大學城管理所一直在致力于解決上述問題,但多次的協調都沒能落實資金。對一些影響防洪安全的隱患問題,大學城水利工程管理所在有限的部門預算中安排資金進行了整修,如9號閘透底的灌漿、液壓啟閉機的更換等。 三、為解決南亭地區排澇安全問題,區財政在2011年的部門預算安排資金建設南亭泵站工程,設計流量為 四、對淤塞嚴重的河涌進行清淤問題,因今年水務局的部門預算無此項目,我局將根據規劃的內容,分期實施,對特別淤積嚴重的河涌,請小谷圍街與水務局聯合請示區府安排專項資金解決。 五、 南沙港快速路面的排水直接接入地下排水系統或排入珠江,建議由小谷圍街辦事處協調南沙港快速路業主、大學城市政園林管理所、北亭村,協調路面排水系統的改造及調整。 六、我局已經開始對大學城各高校的雨水、污水管線進行排查,根據排查結果,對混接、錯接的雨污管道,水務局會要求所屬地高校限期整改,能避免雨污合流、改善水質、減少河涌淤積;同時,請大學城管委會加大檢查整治力度,對河涌沿岸亂到垃圾的行為嚴格控制,減少河道的堵塞。 非常感謝你們對我區水務工作的關心和支持,歡迎繼續對我們的工作提出寶貴的意見和建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