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 題: | 關于亞運后番禺污水和河涌治理的建議 |
問題內容: | 在2011年亞運會前番禺區政府投入了大量經費用于治理污水和河涌河道建設,番禺的局部水環境質量得到了一定的提高和改變。政府在亞運會前主要以建立大中型污水治理企業和大量管網建設為主,但建設周期短,難以全面考慮所有的生活和工業污水的治理,導致部分河段和河涌仍會有一些污染現象存在,為確保番禺長期的秀美,特別是對于管網建設費用大大高于建立污水處理系統的情況,有必要考慮在一些無法收納污水的地方建立中、小型污水治理和水回用系統。 一、經濟上的可行性 通常建立以達到國家回用水水質標準為主的中小型污水處理與水回用系統,以每噸水處理的設備投資成本為3000元左右計算,處理1000噸污水,需要投入大約300萬元,則可以讓主要污染源得到徹底治理;污水經治理后的出水水質達回用標準,根據工藝和進水質量的不同每噸水的處理成本約在0.3-0.7元左右,低于部分污水處理廠的水處理成本,在經濟上具有完全的可行性,可以為水回用企業節省用水費和水排污費(2-3元),運行上具有可持續性;該投資常低于管網建設投資,且可以徹底解決水環境污染問題,而效果又非常好。 二、技術上的可行性 建立的小區和單位的污水處理與水回用系統,進行污水的高效生化處理,具有低能耗、低成本、高效率、無污泥或少污泥產生的特點,并有利于當地水環境質量改善。建立小區和單位的污水處理與水回用系統,在廣州市協和高級中學已經有成功案例(由華南理工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建設,處理后污水全部用于綠化、沖廁和景觀用水等回用目的) 三、政策上的可行性 符合國家提出建立“環境友好型、資源節約型”的要求。最大的社會意義在于方便管理和運行,在于低成本條件下獲得高質量的回用水,如果技術得到廣泛應用,可以大大地減少企業和社區的污水處理成本,并可以在區域和社區全面推廣應用,產生較大的社會效益。符合國家和地方的政策和發展規劃。 辦 法: 建議政府組織由水務局和環保局組成的調查小組,普查需要進一步建立污水處理與水回用系統的區域,規劃建設污水處理與水回用系統,逐年落實經費建立污水處理與水回用系統,并讓這些系統交地方或所在公司管理,從而將番禺所有污水得到有效治理,并可節約大量高質量用水,將番禺建設成秀美家鄉。改善番禺的水環境措施包括: 一、進行老廠技術改造,提高已有城市污水處理廠的排放水質量指標和處理效率。 二、提高新建污水處理廠的排放水質量,主要指標以達到或超過國家城市排放水質標準為主。 三、由政府出資金為主,鼓勵單位和小區建立污水處理與水回用系統,對于難以納入市政污水處理系統的排放污水,則必需建立小區和單位的污水處理與水回用系統(可以建立在空地上、草坪或路面下),污水經治理后的出水水質,主要指標以達到或超過國家城市回用水水質標準為主,可以用于小區和單位的水回用或排放到河涌中。 四、進一步選部分河涌進行好氧生化為主的水質改善計劃。 五、進一步以自然生態河床為主對污染河涌進行修復和改造,防止過量的清淤泥行為。 六、繼續完善分季節和區域,合理規劃和調配高質量河水用于改善河涌水量、水質和景觀。 七、進一步減少河涌中的死水區域和面積、有條件的區域盡量提高水域的復氧效率和自凈能力。 |
問題答復: | 科技組: 你們提出的區政協十二屆六次會議第60號《關于亞運后番禺污水和河涌治理的建議》委員提案已收悉,現答復如下: 為改善番禺區截污管網不完善,污水收集和處理率低,河涌缺乏統一控規、水體污染、水生態破壞以及水環境不斷惡化的狀況,按照構建宜業、宜居和人水和諧新番禺的總體要求,番禺區委區政府2007年開始實施污水治理和河涌綜合整治“惠民一號”工程,系統、全面、長期地開展污水治理和河涌綜合整治工作,達到保障水安全、改善水環境、恢復水生態、發展水產業和繁榮水文化的目的,實現“堤固、水清、岸綠、面潔、景美”的目標。 污水治理應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全面規劃、可持續建設,污水處理系統布置需與城市總體規劃相適應,符合城市總體發展要求和環境保護要求,滿足水環境規劃目標和污水治理目標,以提高城市公共污水管網覆蓋率和城鄉污水處理規模為目標,以建設污水收集和處理系統為重點,全面規劃、近遠結合、分步實施、逐步建立完善的污水處理系統。污水處理模式應遵循“以集中處理為主,分散處理為輔”的原則,充分考慮已建和在建污水系統狀況,進行優化布局。城市化地區以集中處理為主,鄉鎮地區集中處理與分散處理并存,農村偏遠山區以分散處理為主。番禺區污水治理總體布局符合集中處理原則,全區786平方公里面積分為10個污水收集和處理系統(大學城污水送往廣州瀝滘系統),污水管網服務面積597平方公里,覆蓋全區19個鎮街主要區域,現狀處理能力為45萬噸/日,遠期160萬噸/日。在城市污水管網沒有覆蓋的偏遠農村地區,廣州市統籌安排開展分散式處理的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番禺區一期已完成沙頭街、沙灣鎮、欖核鎮15條村,第二期計劃開展78條村農村生活污水治理。 國家、省、市相關法律法規規定,在公共污水管網覆蓋地區,排水戶應當將污水排入公共污水管網,不得任意排放。污水排放執行《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質標準》等國家或者地方的有關標準和規定。在公共污水管網未覆蓋地區,排水戶應當按規劃自建污水處理設施或者自建排水管網接駁公共排水設施。對于建成后不能納入現有污水處理系統的房地產小區或飲食服務項目,環保部門按照相關規定要求建設單位自建污水處理設施達標排放。番禺區目前自建污水處理站處理污水后排入河涌、中水可以回用的排水戶有祈福新村、星河灣、華南碧桂園等小區,皆因存在監管困難、管理維護任務重、污水處理成本較高等問題,已陸續到我局辦理排水接駁事宜,即按照相關政策規定及行業集中處理趨勢的要求,小區收集污水預處理達到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質標準后排入城市污水管網,送往污水廠集中處理。截至目前華南碧桂園已完成預處理接駁城市污水管網的工作。 綜上所述,城市污水應以“集中處理為主,分散處理為輔”為原則,可以接入城市污水管網的地區,已建或新建污水處理站預處理污水后排入污水管,送往污水處理廠集中處理,以避免分散處理污水的監管困難、運營維護任務重、處理成本高等缺點。 非常感謝你們對我區水務工作的關心和支持,歡迎繼續對我們的工作提出寶貴的意見和建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