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 題: | 關于配合大型裝備產業基地和中船項目推進,加快對廣珠東線進行擴建的建議 |
問題內容: | 廣珠東線于1992年年底建成通車,全長33.9公里,其中在番禺欖核、大崗段長度約為16.7公里,途徑11個村,惠及面積達30平方公里,人口4萬多人,是欖核、大崗鎮出入的交通主動脈。廣珠東線的建成,對番禺南部地區的經濟發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并成為通往大沙田地區的重要通道和連接深圳、中山、珠海、順德、佛山等地的重要出入口。但隨著珠三角的高速發展和廣州大型裝備產業基地、中船基地落戶大崗,廣珠東線已經越來越不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主要理由如下: 一、已不能承載日益增多的車輛通行。廣珠東線路面比較狹窄。據交警部門提供的數據,廣珠東線路面目前只有15-18米寬(含非機動車道),1999年日平均交通量為2.6萬輛,到了2010年日平均交通量已高達6萬多輛,平均每2秒鐘就有一輛車通過。由于車輛密度高,路面狹窄,燈光不足,塞車現象和交通事故不斷增加。 二、廣珠東線是番禺區目前最差的一條過境道路。該路是通往中山、珠海、東莞、南沙、深圳、佛山、順德等地的主要省級過境道路。由于使用時間較長,路面已有不同程度的損壞、性能差。 三、廣珠東線路段發生的交通事故頻率高。據交警部門提供的數據,2009年發生交通事故達332宗,到2010年發生交通事故達413宗,同比增長24.4%,嚴重地威脅著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 四、總投資270億元的中船柴油機項目落戶在大崗,并在此基礎上規劃面積超過50平方公里、世界一流的廣州大型裝備產業園。日后人流、物流、車流會更多。 五、廣州亞運會讓番禺城市面貌煥然一新,大投資、大改造讓番禺的城市道路日新月異,但唯獨廣珠東線這條通往中山、珠海、東莞、南沙、深圳、佛山、順德等地的主要省級過境道路沒有任何的升級改造。廣珠東線是大崗鎮進入市橋的主要交通動脈,因此為加快推進中船項目和裝備產業基地的建設,加快中心鎮的建設,希望區政府能給中心鎮建設予以大力支持,為中心鎮建設創造更加良好的投資環境,早日對廣珠東線進行擴路建設。 辦 法: 切實解決廣珠東線問題,對未來打造大型裝備產業基地、中船大崗基地有著非常大影響。解決方法: 一、建議對廣珠東線重新規劃設計, 設計為雙向6車道,行人道及非機動車道每邊為2.5米,整個路面設計為36米寬,以適應珠三角經濟飛速發展的需要。 二、希望區政府把加快廣珠東線擴路建設作為加快番禺區南部地區建設的又一項民心工程來抓,進行立項,明確主建部門,建設資金由區政府統籌安排。 |
問題答復: | 梁景林等委員: 你們提出的區政協十二屆六次會議第61號提案“關于配合大型裝備產業基地和中船項目推進,加快對廣珠東線進行擴建的建議”收悉,現答復如下: 省道S111線(廣珠東線)作為我區連通南沙區、中山市的一條重要道路。目前,該道路通行能力已不適應周邊地區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對其進行擴建是必要的。區政府一直以來對改善該道路的通行條件十分重視,并早于2001年《廣州市番禺片區干道網深化方案》中就已規劃落實了省道S111線的規劃控制,將其定性為城市主干路,道路紅線寬 2010年籌辦廣州亞運會,我區投入了大量資金開展基礎設施建設,其中部分資金是通過融資籌措。明年我區將迎來還款高峰期。同時,省、市從今年起進行財政體制改革,將我區大量財力上劃。因此,省道S111線擴建項目資金籌措目前確有困難。我區將繼續加強與市級部門溝通協調,爭取盡快達成共識,由市區兩級財政共同出資,啟動該項目的建設。 非常感謝您對我區交通建設工作的關心和支持,歡迎繼續對我們的工作提出寶貴的意見和建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