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 題: | 關于加快推進經濟適用房和廉租房建設的建議 |
問題內容: | 住房問題,關系到千家萬戶。近年來,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以及房地產價格的走高,住房難的問題日趨突顯,中低收入家庭可以說是“望房卻步”。近期,隨著國家、省、市的有關平抑房價的政策相繼出臺,雖然房價有了回落的跡象,但整體房價仍然居高不下,面對目前低收入家庭買不起房,也租不起房的現狀,經濟適用房與廉租房的需求顯得更加迫切。為了緩解城鎮戶籍居民中低收入家庭住房難的問題,促進社會和諧穩定,建議區政府參照廣州其他地區的做法,加快推進我區經濟適用房與廉租房的建設工作。 辦 法: 加快推進經濟適用房與廉租房的實施,能夠讓一部分困難群眾盡早能夠享受到實實在在的好處。因此經適房和廉租房的建設是需要加大力度推進。 建議采取以下一些措施: 一、積極響應中央、省、市關于加大加快經濟適用房和廉租房建設力度,增大覆蓋面,使大部分中低收入家庭都能盡快得到經濟適用房或廉租房,都能感覺到黨和政府的溫暖,都能享受到我國經濟發展帶來的幸福。 二、經濟適用房應建在交通便利的城區,因為這些中低收入的家庭無交通工具,要靠公交車上下班。那些環境條件好的商品房可建遠一點,因為購買商品房的居民都是經濟條件較好的,都有自己的交通工具。 三、經濟適用房面積在90平方米以下比較合適。一個80-90平方米的房子對于一個家庭來說可以夠用的。廉租房的建設應在50-60平方米,對于一個經濟條件較低的家庭來說小了一點但也基本夠用。廉租房要動態管理,交由廉租房管理辦公室專門管理這件事情。 四、擴大建設經濟適用房和廉租房的投入。就現階段而言,無論是廉租房和經濟適用房,其對象是“買不起房的困難戶”,他們需要解決的是最起碼的居住問題。 五、合理建設以及分配經濟適用房和廉租房。政府要考慮把經濟適用房和廉租房的建設地點不宜高度集中某一地點,應分散到各個區域,方便就近工作的經濟困難家庭以及外來務工人員,也可以減少交通壓力。 六、合理定價。政府成立專門的、以發展公共住宅為職能的機構全權負責落實公共住宅的土地供應、規劃、設計、建造、出售和租賃管理。房屋建成后,政府根據需要決定出售或租賃、房價或租金水平、受惠對象,以解決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問題為目標。 七、為減輕經濟困難戶的負擔,建議實行租房補貼制度。政府建立租房補貼政策,由房管部門統一管理,困難家庭可以去房管部門登記,房管部門核實相關情況后,可以根據需要發放住房補貼任其自由租房或者是提供廉租房給需要的群體。要達到溫總理所說的:“讓人們生活得舒心、安心、放心,對未來要有信心”的目標。加快推進經濟適用房與廉租房的建設,是實現幸福番禺的重要內容之一。 |
問題答復: | 吳偉民委員: 您提出的區政協十二屆六次會議第113號“關于加快推進經濟適用房和廉租房建設的建議”的提案收悉,現答復如下: 一、住房建設是關系國計民生的全局性、長遠性問題,而面向部分低收入困難群眾的廉租房建設更是一項民心工程。2008年11月,經區政府常務會議決定,在區房改辦加掛“區住房保障辦”牌子,負責統籌開展我區住房保障工作。2010年9月,為了進一步加強保障性住房工作的組織領導,加快保障房項目的各項工作進度,我區成立了保障房建設工作領導小組。三年多來,在市住保辦關心指導和區委、區政府的正確領導和大力支持下,我區住房保障工作順利開展。 (一)廉租住房補貼有序發放。我區嚴格按照相關文件規定,通過初步調查、反復核查、年度審查、動態跟蹤等措施,較好地掌握我區城鎮居民低收入家庭的情況,主要通過分批直接發放租賃補貼及租金核減的方式,讓符合廉租住房保障條件的低收入家庭到市 場租賃住房和租住公房解決住房問題。三年累計保障戶數1778戶,共發放廉租補貼金額1900多萬元。其中已對1605戶發放廉租補貼,對租住公房的173戶實行租金核減。 (二)實物配租力度逐步加大。多渠道籌集廉租住房房源,我區積極開展從市場、安置區采購、調劑住房轉作廉租住房工作。目前,擬依照政府采購程序將石樓鎮裕豐新村16套符合廉租住房條件的安置房調劑作廉租住房。 (三)經濟適用房申購工作正式啟動。為優質解決我區2008年調查登記在冊的符合經適房申購條件的416戶家庭住房問題,經與市住房保障辦溝通,我區上述符合經適房申購條件的家庭可向廣州市申購經濟適用房。目前我區正積極發動在冊家庭盡快遞交申請,同時加快審核工作,確保遞交申請的住房困難家庭及時領到準購證。 二、根據中央有關要求,“十二五”期間全國擬新建各類保障性住房3600萬套,其中2011年建設1000萬套,且必須在2011年11月底前動工。按照省的統一部署,我市目標任務為8.4959萬套。為徹底解決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難問題,今年4月1日市政府與我區簽訂《廣州市2011年度住房保障工作目標責任狀》,下達給我區的目標任務為新建或改建各類保障性住房共4000套。目前,我區已出臺《廣州市番禺區2011年度住房保障工作方案》,并已將4000套任務分解落實到具體的責任單位。 三、“關于加快推進經濟適用房和廉租房建設的建議”中認真細致地分析了經濟適用房、廉租住房具體的建設選址、戶型、定價、投入等,充分體現了您對我區住房保障工作的關心和支持。 (一)提案針對面向中低收入困難群眾群體的經濟適用房和廉租房的建設選址提出了很好的意見,該意見與我們規劃選址所遵循的原則是相一致的。根據低收入困難家庭的居住、出行特征和需求,政策性住房用的選址在符合城市規劃要求的前提下一般遵循以下原則: 一是為方便困難群眾的生活和出行,選址一般為中心城區,其中又優先考慮舊城區和緊鄰舊城區的城市新發展區域; 二是充分考慮困難群眾能享受到市政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的均等化服務,一般選址于公共基礎設施規劃和建設較為完善的地區; 三是選址充分與公共交通(包括軌道交通)相銜接,將交通的低成本和可達性作為選址重要依據; 四是近期建設充分考慮可操作性,一般選擇土地權屬清晰、不涉及較復雜的拆遷安置或債務問題的用地。 (二)提案針對經濟適用房與廉租房建設具體建設戶型、定價、投入等建議,我區將根據國家法律法規或政策的規定,結合我區實際,并在相關部門充分調查研究的基礎上科學決策,以最大程度滿足廣大低收入群體的住房需求。如根據《廣州市城市廉租住房保障制度實施辦法(試行)》的有關規定,我市廉租住房保障以發放租賃補貼為主要方式,同時實行實物配租和公房租金核減等方式。新建廉租住房套型建設面積控制在 四、為了整體統籌農村新增分戶、農村危破房改造戶、拆遷安置戶、城市保障戶、人才公寓五位一體的保障房建設工作,我區近期擬在每個鎮(街)建設1-2個公寓式住宅,優先解決農村新增分戶及拆遷戶的安置問題。在房源充足的情況下,兼顧其它三種對象的居住,并把該項工作作為政府2011年的十大民生工作之一。按照工作安排,區規劃分局根據2006-2010年的番禺區農村新增分戶數,結合番禺區的戶均建設面積標準和開發建設容積率的控制總體確定本次新增分戶用地的需求,委托設計單位完成了《廣州市番禺區保障型農村新社區選址專項規劃》。該專項規劃完成后,將為我區的保障性住房建設提供規劃依據。 經濟適用房和廉租房都屬于保障性住房范疇,保障性住房建設工作是一個系統的、長期的、政策性非常強的工作,和城市發展、百姓生活息息相關,我區一直以來高度重視保障性住房建設工作,加強對保障性住房項目的業主單位的指導與溝通協調,大力推進保障性住房項目建設工作。 非常感謝您對我區加快推進經濟適用房和廉租房建設工作的關心和支持,歡迎繼續對我們的工作提出寶貴的意見和建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