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 題: | 關于切實幫扶中、小型企業轉型升級的建議 |
問題內容: | 近年來,隨著城市經濟的發展,一些勞動密集型,特別是一些常規的低端產品的生產企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難。面對招工難、用工成本增加、物價上漲、人民幣升值等因素,不少企業舉步為艱,企業發展前景不明朗,而這些中小型企業亦感到大環境的壓力所在,亦知道優勝劣汰是企業發展的必然規律,也想順應國家的有關政策,通過自身的努力實現轉型升級,一些自身具備轉型升級條件的企業巳成功轉型升級或正在轉型升級過程中。但一些傳統的勞動密集型企業,或者是競爭性不強, 產品單一, 技術含量低的企業要轉型升級談何容易;所面臨的困難是很大的。要轉型,首先要有好的項目,要有雄厚的資金,同時亦要有技術、有人才,否則是無法實現的。要轉型,找項目難度是最大的。目前不少中小型企業,都是在改革開放初期建立起來的,而且一干就是十幾、二十年,但由于產品過于單一,同時亦是勞動密集型的企業,故發展到現在已走到一個瓶頸的階段,再走下去前景并不樂觀,但這些企業都有現成的土地、廠房,同時各具有一定的資金,但就是沒有好的項目去轉型,在目前情況下是感到比較茫然。在這個時候就要求政府牽頭,為企業轉型找出路、招項目、尋合作,為企業引進低能耗、高產出的項目,切實幫扶中小型企業轉型升級,從根本上淘汰高能耗、低產能、低產出的產業,使番禺區內的中小型企業能健康發展。 辦 法: 一、由政府主導,鎮街牽頭,對各個鎮、街中小型企業進行一次實時的調研、摸底,對所有企業各方面情況(包括目前的產品情況、生產規模、發展前景、用地規模、用工情況等)進行普查,并了解各企業的轉型意向,為今后政府指導企業轉型升級取得第一資料。 二、根據各企業轉型意向,由政府主導為企業找出路,提供實時招商引資的信息、資料、項目,為企業搭建與客商的溝通平臺。 三、由政府成立幫扶企業轉型升級的專門機構,并設立專職人員切實幫扶企業進行轉型升級的前期摸查、項目搭建,以及整個轉型升級的各項工作,及時解決企業在轉型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問題與困難,并把實施改造轉型升級過程中的一些處理問題及時反映到政府的相關職能部門,為政府制訂一系列幫扶企業轉型升級的相關政策、法規。 四、充分發揮各商聯及各鎮(街)商會的職能,建立一個完善的政府與各商會的溝通平臺。由政府定期發布一些實時的項目信息、資料供企業參考,同時亦把有意欲轉型升級的企業資料,歸納后供合作單位參考,形成一個有機的互動平臺。 五、充分利用“三舊“改造的政策,并以此為契機根據各企業轉型升級的項目意向及時幫助企業用足政策,使企業 享受政策的成果。 六、對一些涉及到高新產業或綠色環保的轉型項目,政府除了政策上大力扶持外,在資金上能給予貼息優惠。 |
問題答復: | 徐偉堅委員: 您提出的區政協十二屆六次會議第121號“關于切實幫扶中小型企業轉型升級的建議”的提案收悉,現答復如下: 一、幫扶我區中小企業轉型升級的工作情況 目前,我區有各類中小企業2萬多家,其中制造類中小企業6000多家,2010年實現工業總產值超過1500億元,產值超億元的中小企業有200多家。中小企業產業影響力持續增強,目前我區已形成了珠江鋼管、番禺電纜、立白集團、萬寶電器、長隆商旅、裕豐集團、天創鞋業、東松三雄、秀珀化工、銳豐音響、珠江燈光、英輝造船、海大集團、中海達公司等一大批以知識經濟為導向,以先進制造業和高新技術產業為主體,符合我區十大主導產業發展方向的優質企業群。珠江鋼管、裕豐集團、長隆集團獲得“2008-2009年度廣東省百強民營企業”稱號,番禺電纜、明珠電氣、銳豐音響獲得“2008-2009年度廣州市優秀民營企業”稱號。 為促進中小企業及民營經濟快速發展,近年來區委區政府持續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在認真貫徹落實上級有關扶持中小企業發展的政策措施的基礎上,制定了《關于進一步促進民營科技型企業發展的若干規定》、《關于優化產業結構加快經濟發展的若干措施》及其13份實施細則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為應對金融危機沖擊,2009年出臺了《番禺區關于緩解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若干措施》及4個實施細則及《關于為企業減負保障經濟增長的通知》,2009年為企業減負超過6300萬元,2010年為企業減負超過8500萬元。區經貿、科信等部門積極加強與鎮街及行業協會的溝通聯系,建立信息交流機制,努力搭建中小企業融資服務平臺,大力推動中小企業應用電子商務,助推中小企業轉型升級。 二、下一步的工作設想 中小企業大多植根于番禺,對推動我區經濟發展做出了突出的貢獻,也是我區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主要對象。根據您提出的工作辦法建議,結合工作實際,下一階段我區中小企業工作將在充分開展調查研究的基礎上,緊緊圍繞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促進中小企業轉型升級,重點抓好以下工作: (一)營造中小企業和民營經濟發展的良好環境。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鼓勵支持的引導個體私營等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若干意見》、省政府《關于促進中小企業平穩健康發展的實施意見》和市委市政府出臺的《關于加快發展民營經濟的實施意見》及10個配套文件,盡快出臺符合我區實際的相關實施辦法,把各項政策的落實情況納入政府績效管理體系。切實解決當前制約民營經濟和中小企業發展的民間投資準入難、民營企業融資難、用地難、用工難等問題。加強對中小企業的指引和服務,密切關注全區中小企業動態發展情況。 (二)加快產業集群化建設。加快推進重點產業集聚園區建設,引導和鼓勵中小企業入園發展;通過開展“騰籠換鳥”、“三舊”改造,盤活現有土地和廠房資源,提升中小企業集約發展水平;鼓勵和協助中小企業與我區重大項目開展多種形式的經濟技術合作,通過專業分工、服務外包、訂單生產等方式,改善產業集聚條件,延伸產業鏈條;鼓勵符合條件的高新技術產業和綠色環保領域的中小企業進入我區高新科技園區發展,享受相關的政策優惠。 (三)增強中小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充分發揮區科技三項經費的扶持導向作用,構筑以企業為主體的技術創新體系。力爭每年新增5家國家級、省級、市級企業技術中心;支持實施產學研結合、產業關聯度大、技術水平高的重點技術改造項目,協助企業申報上級的扶持資金。建立中小企業預備名牌產品培育聯系制度,優先推薦民營、中小自主品牌企業申報中國名牌產品和廣東省名牌產品,馳名商標和省、市著名商標。在新能源、新材料、裝備制造等領域培育一批能參與制定國家級行業技術標準和規范的企業。 (四)加強中小企業服務體系建設。策劃建設中小企業創業基地和總部基地。發揮新華村鎮銀行、創業風險投資公司、中小企業信用擔保體系等的積極作用,為企業搭建多種形式的融資平臺,建立起靈活、有效的信貸機制,努力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建立和完善全區中小企業信用信息數據庫和服務平臺,提升8大行業電子商務平臺,幫助企業以更低成本開拓市場。發揮行業協會作用,在中小企業技術創新、市場開拓、企業維權等方面積極營造促進其健康發展的良好環境。 非常感謝您對我區中小型企業轉型升級工作的關心和支持,歡迎繼續對我們的工作提出寶貴的意見和建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