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 題: | 關于扶持實體經濟的建議 |
問題內容: | 近年來由于實體經濟,特別是民營經濟的實體環境不景氣,市場競爭激烈,社保和勞動力成本持續上升等因素的疊加,令不少企業難以為繼,導致實體經濟萎縮。這樣不僅減少了就業崗位,還導致很多人把資金投向炒房、炒實物,導致經濟增長中的泡沫加劇。最終導致的結果是稅收來源減少和國家經濟難以持續發展。 辦 法: 希望政府能像2007、2008年那樣,對民營經濟的扶持繼續延續。建議上級政府盡快落實對實體經濟的減稅政策。 |
問題答復: | 梁以峰委員: 您提出的區政協十二屆六次會議第126號“關于扶持實體經濟的建議”的提案已收悉,現答復如下: 實體經濟實體經濟始終是人類社會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我區都緊緊圍繞建設與廣州現代化新城區相適應的現代產業體系,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調整優化產業結構,促進實體經濟發展、企業做強做大。 一、扶持實體經濟的主要做法 一是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在貫徹落實上級有關扶持企業發展的政策措施的基礎上,區委區政府制定了《關于進一步促進民營科技型企業發展的若干規定》、《關于優化產業結構加快經濟發展的若干措施》及其13份實施細則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為應對金融危機沖擊,2009年出臺了《番禺區關于緩解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若干措施》及4個實施細則及《關于為企業減負保障經濟增長的通知》,2009年為企業減負超過6300萬元,2010年為企業減負超過8500萬元。 在稅收減免政策上,科信系統有兩個政策對企業稅收方面的減免。根據《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辦法》精神,企業認定為高新技術企業后,企業所得稅稅率由25%減至15%;根據《企業研究開發費用稅前扣除管理辦法(試行)》精神,企業研究開發費用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加計50%扣除。至今年5月底,我區共有101家被認定為廣東省高新技術企業,享受所得稅15%的優惠政策;2011年我區共有253個企業研發費稅前扣除項目通過市科信局審定,55家企業獲得稅收減免優惠。高新技術企業認定是一個動態過程,復檢不通過的企業將取消減免優惠政策。 二是推動強化自主創新。近年來,我區大力支持企業應用高新技術和先進適用技術改造提升傳統制造業。2010年,積極幫助我區企業爭取上級及我區產業發展、技術進步、扶持中小企業發展、節能減排等專項資金及其他政策性資源扶持。據初步統計,共有44個相關項目獲得上級及我區財政資金扶持,金額合計接近5000萬元。 三是創建融資支持平臺。鼓勵和引導金融機構支持中小企業,同時支持金融企業做強做大。截至2010年底,全區金融機構公司類貸款達653億元,比上年底增長了45%。廣州市第一家村鎮銀行番禺新華村鎮銀行于 四是整合提升服務水平。發揮區工商聯、區廠商會、職能部門、行業協會及中介組織的積極作用,建立數字家庭產業聯盟等8大行業電子商務平臺、區中小企業信用信息數據庫和服務平臺、人才培訓等公共服務平臺,在市場開拓、電子商務、管理咨詢、創業基地等方面扶持企業發展。建立重點企業聯系制度,定期深入民營企業調研,幫助企業解決實際問題。建立健全區政務中心、區企業服務中心等服務體系,積極開辟綠色通道、預約服務、上門服務、提前介入服務等,提供高效便捷的“一站式”聯合服務,為中小企業發展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 二、對“像2007、2008年那樣,對民營經濟的扶持繼續延續”的意見 為應對金融危機,我區在2009年,在法律允許范圍內,按照“能取消則取消、能減免則減免、能暫緩則暫緩”的原則,對符合環保要求的在產工業企業實行一定額度的補貼,其中堤圍防護費采取“先征后補,30%返還”的方式,有效期為一年。屬于非常時期的非常之舉。區委、區政府歷來重視減免企業負擔,對于我區權限范圍內的企業稅費,我區已采取許多措施,讓利企業;對于我區權限范圍外的企業稅費,將根據實際情況向上反映。 非常感謝您對我區扶持實體經濟工作的關心和支持,歡迎繼續對我們的工作提出寶貴的意見和建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