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標 題: | 關于充分利用亞運體育設施開展全民健身活動的建議 |
| 問題內容: | 亞運會已經圓滿完成,為亞運會而建設的亞運體育設施分布在我區的不同區域,有屬于新建的,也有翻新維修的,有些是屬于學校的原有場館,我區的普通勞動者為這些場館的建設作出了很大的貢獻. 如何充分利用亞運體育設施開展全民健身,對于弘揚積極向上的體育精神,培養人們健康向上的意識和生活的理念,建設幸福番禺都有著積極的意義。 開放利用亞運體育設施,可以滿足人民群眾的體育健身需求,推動全民健身發展,同時,也是充分發揮體育獨有的社會功能和推動社會建設的作用,豐富人民的社會文化生活。 辦 法: 一、制定向公眾開放亞運體育設施的制度。 二、向全區人民免費定期發放亞運體育設施使用券。 三、利用亞運體育設施開展群眾性參與的多種體育活動, 淡化金牌,淡化錦標,突出健身、參與、交流、快樂,推動全民健身的健康發展。 |
| 問題答復: | 梁新杰委員: 您提出的區政協十二屆六次會議第129號“關于充分利用亞運體育設施開展全民健身活動的建議”的提案收悉,現答復如下: 一是全面統籌規劃亞運體育設施,為市民群眾提供更多的全民健身活動場所。舉世矚目的廣州亞運會已圓滿地落下了帷幕,賽后為番禺遺留了一批豐富的體育場館資源,39%的廣州亞運體育場館和52.6%的廣州亞殘運會體育場館位于我區,賽后體育場館的利用成為社會各界高度關注的焦點。面對體育場館運營管理這一世界性的難題,我局積極探索亞運場館經營模式,詳細規劃亞運體育場館的功能定位,力爭為市民群眾提供更多的健身場所。一是亞運城體育場館以全民健身為基礎,合理規劃利用場館外圍區域資源,努力為市民群眾創造更多的全民健身活動區域,滿足市民體育休閑娛樂健身需求。二是根據番禺區群眾體育的發展狀況,賽后英東體育場館及時將籃球訓練館改造成群眾基礎好的羽毛球館,盡可能地滿足大多數市民群眾的健身需求。此外,英東體育館科學規劃閑置功能房,將部分閑置功能房作為體育培訓技能培訓點,開展張偉太極培訓、跆拳道培訓等,為市民群眾提供了良好的健身環境。 二是以“后亞運”效應為重大契機,加大亞運公共體育場館的開放力度。我局以亞運會的效應為契機,以豐富的場館資源為載體,全面推動體育場館對外開放工作。第一,鼓勵和引導符合條件的學校場館對社區居民開放,利用各種信息渠道公布開放時間、服務內容和體育競賽信息。第二,加大場館免費開放區域,延長場館免費開放時間。比如英東體育場館的紅色塑料跑道、場邊通道、全民健身路徑等區域均免費開放,場館免費開放時間達到16個小時,比原來增加了9個小時,為市民群眾提供了人性化的健身服務。第三,嚴格按照場館管理辦法,對老年人、學生等特殊群體實施免費或者優惠價格策略,進一步完善亞運體育場館惠民方案,讓全區市民共享亞運體育場館的建設成果。 三是充分利用豐富的亞運場館資源,積極開展全民健身活動。群眾體育是體育事業發展的基礎。一直以來,我局將全民健身活動擺在重要位置,認真貫徹落實全民健身計劃實施綱要,積極舉辦深受市民歡迎的大型群眾體育活動,不斷豐富市民群眾業務文化生活。今年,我局在亞運城體育場館還沒有完全對外開放的情況下,充分利用場館優勢資源,積極開展大型全民健身活動。比如:亞運城體育場館在2011年5月至6月,承辦了“市長杯”廣州羽毛球系列比賽(番禺賽區)和廣州市第三屆“市長杯”乒乓球百姓系列和諧賽(番禺分賽區),近千名群眾參與該項活動。 非常感謝您對我區群眾體育工作的關心和支持,歡迎繼續對我們的工作提出寶貴的意見和建議。
|
繼續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