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 題: | 關于如何讓德育與愛心教育制度化的建議 |
問題內容: | 隨著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快速發展,以及現實生活中網絡、媒體和各種思潮的泛濫,在人類良心與欲望的斗爭中,欲望的無限膨脹,導致了社會離婚率持續升高、同性戀不斷增長和一定程度對追求正確價值觀與真理的漠視,出現了對物質利益和金錢等的過度追求。人性固有的正義感與良心有待進一步彰顯,如何重新塑造健康的人生觀、價值觀、正義感以及人的品格和愛心,有必要建立針對不同年齡、不同地區和不同層次人口的德育與愛心教育體制,發揮社會主義教育體系的優越性。 辦 法: 一、政府加大對社會主義德育與愛心教育的投入;大力開展相關研究;從政府專項資金中成立基金建立該類社會科學與道德教育的研究、教育、推廣中心和基地;實現宣傳教育資金的制度化投入等。從而確保國民素質的整體提高。 二、在廣大中小學和大學等領域招募義務或部分義務教師開展該類教育,建立相應中心和基地的費用、部分人員的工資、以及相應宣傳材料的制作和購買費用由政府(從宣傳部、教育局或科技局等部門)支出,并組成由固定收入的教育工作者和義務工作者組成的一支志愿隊伍,開展從中小學到大學到各個社區和公司等的社會服務和義務宣傳教育活動。活動形式包括:講座、宣傳、錄像學習和參觀等。教育內容包括:愛黨、愛國、愛家、關心他人、自信自尊自愛、尊重真理、尊重婚姻、尊重政府和建立正確的價值觀與人生觀等。 |
問題答復: | 黃少斌委員: 您提出的區政協十二屆六次會議第132號“關于如何讓德育與愛心教育制度化的建議”的提案收悉,現答復如下: 德育即對學生進行政治、思想、道德和心理品質教育,是中小學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對青少年學生健康成長和學校工作起著導向、動力、保證作用。關于讓德育與愛心教育制度化工作方面,一直以來我區在中小學德育工作中注重培養學生成為熱愛社會主義祖國、愛黨愛家,具有社會公德、文明行為習慣、遵紀守法的公民,并在這個基礎上,引導他們逐步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不斷提高社會主義思想覺悟,并為使他們將來能夠成為堅定的共產主義者奠定基礎。 一、我區教育系統德育與愛心教育制度化的工作現狀 為加強青少年的德育與愛心教育,區財政切實保障相關教育經費投入,通過多種形式的教育幫助使青少年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2010年區財政主要安排了共約433.27萬元經費用于德育相關工作,包括如下七方面:(一)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設方面,主要包括青少年素質現代化活動、愛國主義教育、文化主題活動;(二)區教育局德育系列活動及德育教師培訓;(三)團區委志愿服務工作,保障義工聯的日常運作;(四)共青團基礎建設、信息化建設;(五)婦聯、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等舉辦家庭道德教育活動、獻愛心、關愛活動等,重點放在對未成年人特別是偏常學生的關愛;(六)公民道德宣傳、青少年心理和法律輔導、講師團宣講等,解決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疑難問題,增強青少年法制觀念;(七)網吧整治、掃黃打非專項,為青少年創造一個綠色的網絡文化環境。 目前,我區在小學、初中、高中階段具體的德育目標、德育內容、德育實施途徑等均遵照國家教育委員會頒布的《小學德育綱要》、《中學德育大綱》施行。思想品德課、思想政治課是小學生和中學生的必修課程,我局有組織人事科和區教研室政治教研組具體指導思想品德課和思想政治課的教學工作,貫徹落實國務院教育行政部門頒布的課程教學計劃、《課程標準》。同時各級思想品德課和思想政治課教研員具體組織教師的培訓工作、開展教學研究和教學評估,幫助教師不斷提高教學質量,有計劃地培養骨干教師和學科帶頭人。 各中小學校均嚴格按照課程計劃開設思想品德課和思想政治課,其中在德育教育中不但結合愛心教育進行,還滲透感恩教育、孝道教育、禮儀教育等,并且通過多樣的、恒常的主題教育和系列活動深化德育與愛心教育。如番禺中學的孝道教育在全區成為示范,并成為全國家庭教育工作示范典型、獲市首屆中小學德育創新獎;市橋城區和北片的中小學在德育與愛心教育工作上,各校均有特色和亮點,并常態化進行,如親子共讀孝道故事活動、愛心義賣、三月學雷鋒月系列、感恩之旅親子拓展、社區親子志愿服務活動等。 二、下階段工作思路和主要措施 今后,我們將繼續完善和深化德育與愛心教育,進一步挖掘節假日活動的德育教育內涵,每年在中小學校結合重要節日、紀念日及各民族傳統節日,引導學生開展豐富多彩的教育活動,并逐步形成制度。在充分發揮課堂教育的同時,利用更多的途徑進一步在全區弘揚奉獻愛心、感恩父母、感恩社會的傳統美德,有效地踐行社會主義榮辱觀,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 我局將指導各學校加強校園愛心文化氛圍的營造,創造整潔、優美、富有教育意義的校園環境,豐富學校的文化內涵,把與愛心相關的名人名言及故事、經典文學藝術等優秀成果引入校園,培養學生愛心,陶冶學生情操。 利用現有的學校和社區教師資源,整合區家庭教育講師團、區關工委講師團資源,積極與區團委和區義工聯溝通,組織一支義務宣傳活動隊伍,探索組織開展各類型愛心教育主題班會、報告會、演講會、朗誦會等各種活動,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愛心德育教育。組織學生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培養學生“奉獻、愛心、互助、進步”的品格,通過討論宣傳、剖析反面典型、表彰模范人物等各種形式,培養廣大青少年學生愛黨愛國、愛家愛鄉、關心他人、自尊自愛的優良品質,對學生進行愛心道德教育,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非常感謝您對我區德育工作的關心和支持,歡迎繼續對我們的工作提出寶貴的意見和建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