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標 題: | 關于打造沙灣旅游文化名鎮的建議 |
| 問題內容: |
一、沙灣是我區旅游資源大鎮和宜居城鎮,擁有良好的旅游業發展前景。 二、沙灣對觀光、旅游、休閑、養生等消費人群的吸引力有待加強,產業升級的基礎投入需加大,同時需要以國際視野來進行旅游業發展規劃。 三、沙灣旅游業急需將資源優勢變為產業優勢。 辦 法: 一、擦亮沙灣文化名片 沙灣,是一個具有800年歷史的文明古鎮,自古以來經濟發達,文風鼎盛,文化積淀豐厚,是廣東音樂的發祥地之一;多年來,該鎮大力發掘和弘揚沙灣傳統文化,精心打造廣東音樂、沙灣飄色、沙坑醒獅、沙灣蘭花四張文化“名片”,扎扎實實地開展創建文明村鎮活動。 為了增強沙灣文化名片的魅力,在已經取得的成績的基礎上,必須下大力氣鞏固成果并繼續創新:首先,必須聘請國內外知名文化產業咨詢機構,站在全球的視野上把沙灣文化名片進行重構,進行高層次的定位與策劃,使沙灣的嶺南風情、八百年古鎮、名人古跡、尊師重教風尚、民間體育等一批具有厚重沙灣人文景觀更具有時代特色,更具有國際潮流。其次,與大牌國際化文化傳媒公司聯手,讓沙灣的名氣傳播更廣更遠。 二、重組旅游文化資源 沙灣旅游資源可謂豐富。但與江浙水鄉特色鄉村游來比,可以說旅游精品缺乏,特別是納入大型旅行社旅游線路的旅游精品太少,更不說那些更走出國門的旅游產品了。建議聘請具有實力的旅游咨詢和策劃機構來鎮考察、座談,針對現狀和不足制定新的發展方案,加大旅游景點建設投入,創建一批在全國叫得響的旅游景點;加大宣傳,與傳媒合作、與大旅行社特別是國外旅游機構聯手,重組沙灣旅游資源加大開發力度。 三、打造鬧市周邊的生活“慢”鎮 在廣州工業化、都市化進程中,一大批商業中心、中央BCD、大型商務圈、工業園遍地開發,未來的珠三角部不缺乏快節奏生活和工作的商務中心,而能修身養性、享受大自然低碳生活的休閑之地會越來越成為城市生活的稀缺品。隨著我國快速進入老年社會,我國龐大的老年人隊伍既能安享晚年、又能感覺生活方便,既離開鬧市又交通方便的養生之地更會炙手可熱。 沙灣鎮應設立一定的休閑度假區,從機動車限行、建筑物高度限制、建筑物色彩規劃、酒店配套等角度進行統一規劃發展,來吸引中心城區市民來休假,從來帶動旅游經濟。 四、建立名人工作室,帶動旅游產品的開發和銷售 沙灣有不少書法、美術、工藝方面的名人,利用這個資源,建立名人工作室,可以帶動旅游產品的開發和銷售。例如:沙灣世良工藝美術工作室就頗具影響力,像這樣的工作室多建幾個就能形成規模效應。 |
| 問題答復: |
民進番禺支部: 你們提出的區政協十二屆六次會議第3號“關于打造沙灣旅游文化名鎮的建議”的提案收悉,經研究,現答復如下: 一、沙灣古鎮保護與開發項目概況 沙灣自古鐘靈毓秀,文風鼎盛,藝術紛呈。這里是廣東音樂的發祥地,“何氏三杰”名揚海外,《賽龍奪錦》、《雨打芭蕉》、《餓馬搖鈴》等經典曲目天籟遠播,無負其為“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這里的飄色流動著古鎮的人文神韻,由之擁攬了中國民間文藝“山花獎”;這里的龍獅飛舞著華夏文明的風采而勇奪“群星獎”,更被命名為“中國龍獅之鄉”;這里的蘭花綻放著嶺南文化的豐厚積淀,此乃植根于“中國蘭花之鄉”的沃壤;這里還完整保存著南粵古村落傳統的梳式布局,又是嶺南民間建筑藝術的博物館,結合其800年民族文化的流光溢彩,終成“中國歷史文化名鎮”。 沙灣古鎮保護與開發項目的建設時間計劃為10年,即從2009年至2019年,估算總投資5億元,目標是把沙灣古鎮打造成為集歷史、文化、商業于一體的國家 二、項目開展情況 1、成立管理機構,完善管理辦法 2003年,我鎮成立了“沙灣鎮歷史街區管理委員會”,由沙灣鎮政府直接領導,負責本鎮的歷史文化街區的保護、規劃和管理工作。同時,根據實際情況,制定了《沙灣鎮歷史文化街區和文物保護的管理辦法》以及各項具體的細則,規范了保護沙灣歷史文化資源的方式方法。2008年10月,成立古鎮旅游開發有限公司,正式啟動古鎮保護與開發工程。2010年7月,成立沙灣鎮旅游開發工作辦公室,與古鎮旅游開發有限公司合署辦公,專門負責沙灣鎮歷史文化資源的保護與開發建設等工作。 2、規劃先行,全面控制 先后聘請了華南理工大學建筑設計研究院、廣州大學嶺南建筑學院、中山大學中大旅游規劃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暨南大學等單位,完成了《沙灣鎮歷史文化名鎮保護規劃》(2003.11)、《安寧西街歷史街區保護規劃》(2004.3)、《鰲山古廟群歷史文化保護區保護規劃》(2004.3)、《車陂街歷史街區保護規劃》(2005.5)、《歷史文化街區保護與整治規劃》(2008.11)、《沙灣古鎮旅游項目策劃》(2008.11)、《留耕堂文化保護區規劃概念設計方案》(2009.3)、《滴水巖孖崗生態旅游區總體規劃概念研究》(2009.11)、《廣州市番禺區沙灣鎮旅游發展總體規劃(2009-2020)》(2010.5)以及光裕堂等12間古建筑的修繕方案,《沙灣古鎮旅游核心區詳細規劃及意象研究》正在編制中。 3、大力開展古鎮旅游核心區的保護與開發工作 目前,沙灣古鎮旅游核心區的首期建設工程已全面鋪開,包括:①留耕堂本體修繕工程;②留耕堂周邊環境整治及古街巷改造工程;③古建筑修繕工程;④仿古建筑建造工程;⑤大巷涌路改造工程;⑥三山巷擴建拆遷工程。截至2011年3月止,工程累計合同投入資金約人民幣1.2億元,已投入人民幣約9300萬元。 截至2011年5月止,完成了觀音堂等16座古建筑的修繕工程;于清水井片區建造了4座仿古建筑;初步完成了長度達5.2公里、共35條古街巷線管地埋、雨污分流的首期整治。 4、籌建展館,充實古鎮旅游核心區的內涵 首個鎮級名人專題紀念館——“中國離子交換樹脂之父”何炳林院士紀念館正在籌建中,預計在2011年6月中旬完成,進行試運營。下一階段,計劃籌建“宗族文化展示館”、“廣東音樂發源地紀念館”。 5、深入挖掘和整理沙灣鎮豐富的歷史文化內涵 為充分挖掘和整理沙灣古鎮的歷史人文資源,進行有效整合和利用,進而促進古鎮旅游開發,近年來,沙灣鎮加大了對本土文化的研究力度,召開了多個專題研討會,如“中國民間文化遺產搶救與保護論壇”、“廣東音樂與沙灣何氏三杰研討會”、“沙灣古鎮開發與民間文化保護論壇”、“沙灣鎮‘中國歷史文化名鎮’資源挖掘研討會”等。與此同時,編寫、制作出版了一系列的書籍和音像制品,如《沙灣鎮志》、《沙灣民俗》、《“廣東音樂與何氏三杰研討會”文章匯編》、《沙灣飄色漫話》、《沙灣鎮“中國歷史文化名鎮”資源挖掘研討會文集》等。 三、短期工作計劃 1、旅游區“三片兩線”景觀整治 開展旅游區“三片兩線”(留耕堂西廣場片、安寧中清水井片、大巷涌片和游人從留耕堂到清水井的東西兩條路線)的景觀設計和施工工作,爭取國慶黃金周將旅游區完整的第一期歷史文化景觀迎客開放。 2、籌備國慶黃金周宣傳推廣活動 國慶黃金周的活動具體分為三類:一是展館(計劃10個)的正式開館;二是黃金周7天的大型民間藝術活動,吸引游客、擴大古鎮知名度;三是配套具體的古鎮生活玩樂情景和設施,使游人能夠融入古鎮的吃、玩、娛、購。 四、保護與開發過程中的困難 1、資金短缺,制約古鎮工程進展緩慢 沙灣古鎮開發尚處于起步階段,投入大、產出慢、周期長的特點使工作成果在未來數年內更多地體現為社會效益,暫不可能產生直接經濟效益,對于5億元的總投資,目前僅依靠鎮的資金、力量支持是遠遠不夠的,這導致了工程項目進展緩慢,資金和負債等問題較為突出。 2、居民關系協調十分復雜 沙灣鎮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構筑和諧古鎮,但在古鎮保護與開發的過程中,古街巷整治、房屋立面改造、拆遷、歷史街區控規、旅游開發等工作均需與居民協調關系,僅以鎮的常規政策支持是不夠的。 為解決上述的問題,加快沙灣古鎮保護與開發工作,我們已經向區政府建議將沙灣古鎮保護與開發項目列入番禺區重點工程項目。區政府每年提供一定的財政資金,并制定有關傾斜政策,加快沙灣古鎮的保護與開發工作。把沙灣這一“中國歷史文化名鎮”打造為享譽珠三角的嶺南名片。 非常感謝你們對我鎮旅游文化建設工作的關心和支持,歡迎繼續對我們的工作提出寶貴的意見和建議。 |
繼續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