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 題: | 關于積極推進我區垃圾分類工作的建議 |
問題內容: | 目前,廣州日產垃圾約18000噸,進入終處理環節約12000噸,垃圾分類處理率長期徘徊在33%左右。番禺作為廣州的一個面積較大、人口較多的大區,積極推進垃圾分類工作義不容辭。但是,目前我區絕大部分的居民社區、廣大農村地區還沒有開展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各類垃圾還是混合在一起丟棄,環衛工人也還是將各類垃圾混放在一起拉去壓縮站進行處理。這樣的現狀,距離垃圾處理“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的目標還十分遙遠,也距離2010年初我區出臺的《創建番禺垃圾處理文明區工作方案》和《番禺區垃圾分類收集綜合利用工作方案》定下的目標十分遙遠。 辦 法: 一、由區人大制定相關規章制度,強制在番禺區實行城市生活垃圾分類處理。 二、生活垃圾容器和設施由區統一規劃設置,提前規劃布局,對設置的合理性和垃圾容器的清潔衛生負全責。另外,生活垃圾容器分類除顏色外,必須標明內容,并安排專人負責。 三、垃圾處理費按人頭(包括外來人口)每月收取2-5元,垃圾處理費由居民委員會或村民委員會操作,建立專門帳戶,用于城市生活垃圾分類處理的源頭監督,源頭監督的罰款條款下放到鎮、街。 四、明確垃圾分類標準。生活垃圾“分什么類”、“怎么分類”,相信不少市民并不十分清楚如何劃分“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日本橫濱市向市民發放的垃圾分類手冊足足有27頁厚,重點部分包含的說明竟然有518條之多。這值得我們借鑒學習。 五、創新模式進行宣傳引導。很多垃圾分類工作做得很好的國家垃圾分類處理公司,經常進行垃圾分類的宣傳教育。雖然我們暫時還不能做到這點,但也有很多行之有效的方式。比如,學校可以通過日常課堂教學適當地以垃圾分類為切入點開展教育,使垃圾分類意識深入學生腦海,做到小手牽大手。又如,可以通過媒體來宣傳。要持之以恒地充分利用廣播電視臺、報紙、網絡等媒體,讓垃圾分類的聲音傳遍番禺的每個角落。 六、城市生活垃圾分類要確定時間表。把生活垃圾分類,生活垃圾回收利用,作為考核市容環衛部門業績的主要指標。 |
問題答復: | 民進番禺支部: 你們提出的區政協十二屆六次會議第9號“關于積極推進我區垃圾分類工作的建議”的提案收悉,現答復如下: 《廣州市城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暫行規定》已經 關于生活垃圾處理容器的設置,《廣州市城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暫行規定》已明確規定。按《廣州市城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暫行規定》收集容器實行設置責任人制度。我區的生活垃圾容器按《生活垃圾分類標志》規定可回收物(藍色)、餐廚垃圾(綠色)、有害垃圾(紅色)、其他垃圾(灰色)配置分類收集容器,并在容器上印制明確標識,方便市民投放。 關于垃圾處理費問題,我區正計劃按廣州市政府《關于收取城市生活垃圾處理費的通告》(穗府〔2002〕28號)精神,在我區范圍內收取城市生活垃圾處理費,有關請示文件經區政府同意。 關于生活垃圾如何分類,和生活垃圾分類宣傳,《廣州市城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暫行規定》已明確規定。我區在2010年制訂了《創建番禺垃圾處理文明區工作方案》,現我區的垃圾分類工作正按計劃,有序的進行。現階段,我區245間學校已開展垃圾分類工作,同時我區多種形式開展垃圾分類宣傳,如通過我區兩臺一報、網站、印制宣傳小冊子,入戶派發宣傳、開展“垃圾分類全民行動日”等,提高市民群眾垃圾分類的知曉率。為調動各鎮街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從2011年起,我區對垃圾分類的開展和運行情況進行全面監督和考核,每月通過《番禺區市容環境衛生綜合管理考核實施方案》和《番禺區城市管理運行考核方案》,定期對鎮街垃圾分類開展情況進行現場考核,提供改進意見。 開展垃圾分類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工作,我區垃圾分類工作尚處于起步探索階段,如何創新模式進行宣傳引導,結合地區實際制訂切實可行的垃圾分類標準,需不斷探索。 非常感謝你們對我區城市管理工作的關心和支持,歡迎繼續對我們的工作提出寶貴的意見和建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