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 題: | 關于制定“關懷我區少數民族學生的工作指引”的建議 |
問題內容: | 廣東省已經成為全國輸入少數民族人口最多的區域,定居在番禺的少數民族為番禺的建設做著不懈的努力。作為廣州市的教育強區之一,正在創建廣東省推進教育現代化先進區,我區除了極個別高中有專門的少數民族班(新疆班)外,少數民族的子女都分散就讀于各個不同的學校。由于各中小學教師和學生對于少數民族接觸甚少,對個民族的特點、文化、習慣等方面的認識都有所欠,學校由于沒有充分考慮到少數民族的文化、習慣和飲食等方面的特點,使一部分少數民族學生在學習、生活,文化、語言、習俗、心理上都無法很好適應。而漢族學生和少數民族學生自己缺少了解,致使彼此產生隔膜。所以要做好關懷少數民族學生的工作,充分利用家、校之間的聯系,貫徹落實黨和國家的民族政策,進一步增進民族團結。 辦 法: 一、尊重少數民族風俗習慣是維護少數民族合法權益,落實黨的民族政策的重要體現,對于增強民族團結、維護社會穩定、構建和諧社會具有重要意義。在我國55個少數民族中,有回、維吾爾、哈薩克等10個少數民族群眾有清真飲食習慣。穆斯林群眾的清真飲食習慣是風俗習慣的重要的基本形式,又是日常中最為困難的事。學校、幼兒園的清真伙食是一個地方民族工作的窗口,也是黨和政府民族政策的直接體現。各中小學、幼兒園也需要認真貫徹黨的民族政策,積極維護少數民族合法權益,尊重少數民族風俗習慣,積極辦好學校、幼兒園清真伙食,滿足了廣大少數民族群眾清真飲食的基本需求。杜絕學校里出現“漢族學生有飯菜、少數民族學生啃饅頭”等由于伙食習慣引起的不和諧現象。各中小學、幼兒園要為少數民族學生就餐提供方便。少數民族學生人數較多的中小學幼兒園,要有專用灶和炊具,并與普通食堂分開,嚴禁與非清真食品用具混用。 二、做好少數民族學生安全教育工作,切實尊重少數民族風俗習慣,是貫徹落實黨和國家民族政策、實現民族團結的重要舉措。要把做好少數民族學生安全教育工作放在重要位置,進一步明確責任,制定專項工作方案,為少數民族學生提供良好的學習、生活環境,確保校園安全穩定。建立少數民族學生校園安全教育與管理制度,制定少數民族學生學習、心理輔導指引,利用新生入學教育和新學期動員的時機,對少數民族學生開展安全和心理健康教育,要針對少數民族學生特點,加強心理健康輔導,及時幫助少數民族學生分析、處理和解決好學習、生活等方面的具體問題,要開展學習輔導,幫助少數民族學生特別是轉學進入番禺學習的學生及早適應新的學習生活環境和要求。 三、提供相應的少數民族文化習俗方面的繼續教育課程給教師選修,提高教師對少數民族的文化宗教、飲食習俗等各方面的了解。 四、充分利用家、校這個橋梁,積極開展相關工作,促進各民族間互助了解和友愛。在學校中開展愛國主義教育、法制教育,積極宣傳黨的民族宗教政策,開展有針對性的校園活動來貫徹落實黨和國家的民族政策,進一步增進民族團結。 |
問題答復: | 民建番禺總支: 你們提出的區政協十二屆六次會議第20號“關于制定‘關懷我區少數民族學生的工作指引’的建議”的提案收悉,現答復如下: 關懷少數民族學生是學校開展民族團結教育工作的重要內容。對于在學校開展民族團結教育工作這一黨和國家的戰略任務,我區相關部門一直以來都十分重視。近年來,在區民宗局的協助下,區教育局重點做好了以下工作: 一是成立了以局長為組長的區教育系統學校民族團結教育工作領導小組,統一部署,積極推動民族團結教育進學校、進課堂,將師生的思想認識和行為自覺地統一到黨和國家的要求上來。二是開設民族團結教育課程。區教育局要求各學校在不同學段分別開設《中華大家庭》、《民族常識》、《民族政策常識》、《民族理論常識》和《民族理論常識實踐教育》等相關課程,并要求小學和初中階段每學年保證10-12個學時的教學活動時間,普通高中每學年保證8-10 個學時的教學活動時間,中等職業技術學校每學年保證 12 -14 個學時的教學活動時間;除課堂教學主渠道外,還要求各學校因地制宜,充分利用班會課、團隊活動、升旗儀式、專題講座、墻報、板報、民族歌舞、演講、知識競賽、結對幫扶等方式,多形式、多途徑開展學校民族團結專題教育活動。三是盡心盡力辦好禺山高級中學新疆班,高質量完成上級交給我區的光榮任務。到目前為止,該校新疆班已招收了四屆共169名學生,并取得了較好的辦班效果。四是認真貫徹落實少數民族學生招生政策,其一,適齡兒童不分性別、民族、種族,都能入學接受規定年限的義務教育,2010學年在我區入讀的少數民族小學生767人,初中生131人;其二,在初中升讀高中階段學校的考試中,凡少數民族學生都能享受加10分投檔錄取的優惠,近三年,我區有271名考生享受到此加分政策。 您在提案中提出的建議為下一階段我區深入推進學校民族團結教育工作提供了工作思路和拓寬了我們的視野。由于民族團結教育涉及的問題較廣且政治性較強,而現在省、市并無具體的操作指引,為此,在現有基礎上,結合我區實際,區教育局和民宗局等相關部門將在以下方面進一步加強我區的民族教育和民族團結工作: (一)認真貫徹和進一步落實關愛少數民族學生的相關政策。一是繼續落實少數民族學生招生入學優惠政策。二是要求學校充分尊重少數民族風俗習慣并加強民族團結教育。對于有清真等飲食習慣的學生,學校要根據實際情況采取切實有效的辦法為少數民族學生就餐提供方便。三是要求學校做好少數民族學生安全教育工作,確保校園安全穩定和少數民族學生健康成長。研究制定管理少數民族學生的規章制度,并通過強化常規管理檢查,將制度內化為學生的良好行為習慣,促進其良好行為習慣的形成。進一步加強對少數民族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為他們建立心理輔導檔案,并根據他們的特點有針對性地開展學習輔導和心理輔導。為少數民族學生建立健全幫扶機制,為有需要的少數民族學生提供及時有效的幫助。四是對家庭經濟困難的少數民族學生,爭取各有關單位的支持,根據相關政策減免其學費和給予生活補助費,確保每個學生順利完成學業;對于符合免費義務教育條件的學生則確保其享受免費義務教育的權利。五是開展少數民族節日慰問活動,在少數民族重要節日(如維吾爾族的肉孜節、古爾邦節等),組織開展相關慰問活動,讓少數民族學生感受到黨和政府的溫暖。 (二)開展民族團結教育校園先進點培育工作。進一步加大對禺山高級中學新疆班的管理力度和實踐及理論成果的提升,充分發揮該校作為廣州市開展民族團結教育校園先進點試點的示范和輻射作用,及時召開現場會,對該校的做法和經驗進行宣傳和推廣;逐步擴大試點學校范圍,在區內各中小學多形式,多渠道開展民族團結教育活動,進一步提升我區學校民族團結教育水平。 (三)加強民族團結教育師資培訓和相關課題研究。區教育局和區民宗局將積極組織從事民族團結教育教師(校長、政教主任、級長、班主任、思想政治科教師等)的專業培訓,并把它列入我區師資培訓計劃以及在職教師繼續教育的培訓系列。要求各學校加強校本培訓工作,采取切實可行的具體措施,如利用教師政治學習的機會,向教師們介紹少數民族的文化宗教、飲食習俗等各方面知識以及組織民族團結教育經驗交流等,不斷提高教師從事民族團結教育的思想素質和業務水平。組織開展民族團結教育課題研究,提升學校民族團結教育理論水平。 (四) 加大對少數民族學生的關心和幫扶。一是要求各校建立少數民族學生個人檔案,并由班主任等相關教師對其進行有針對性的幫扶和教育。二是加強本校師生對少數民族知識的學習,充分利用團隊活動等途徑,多開展相關活動,加強各民族學生的民族融合教育力度,互幫互愛,互相促進。 (五)加強對學校民族團結教育工作的評價和督導。將民族團結教育納入教育督導評估的重要內容,將學校有否在校園開展民族團結教育活動及其開展效果作為各級各類學校評定等級、評優評先或進行規范化學校驗收的一個考核標準。 區相關部門將著力抓教育、送關懷、保穩定,采取多種措施,從思想、學習、生活各方面關心少數民族學生健康成長,使少數民族學生感受到民族團結的氛圍,體會到黨和政府的關懷。 非常感謝你們對我區學校民族團結教育工作的關心和支持,歡迎繼續對我們的工作提出寶貴的意見和建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