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 題: | 關于番禺城市交通道路改造的建議 |
問題內容: | “激情亞運 和諧亞洲”,為了辦好亞運會,政府花大力氣搭建起了以“五縱”(京珠高速、南沙港快線、番禺大道、新光快線和東新高速)和“二橫”(亞運大道、漢溪大道)為骨架、以各亞運場館通道和各示范道路為輻射的亞運交通網絡,加上廣州南站正常使用與運行,極大地改善了番禺地區的交通環境,番禺作為珠三角交通樞紐的地位日漸形成。但是隨著交通樞紐作用的日漸發揮,目前番禺城市道路規劃設計的科學性、合理性和完善性將會受到考驗與挑戰。 一、市橋二橋作為華南快速干線的一座主橋梁至今人車混流,既存在交通安全隱患,也嚴重阻礙了交通暢通;隨著橋南街區域內居民的迅速增長以及草河地區主題園區的不斷建設,這一矛盾將會越來越突出。 二、交通主干道人行路口太多,紅綠燈太多也是導致交通不暢主要原因之一。市(橋)(大)良路沙灣大橋至沙灣鎮幾公里路段內有幾十個紅綠燈,亞運大道、漢溪大道、環市路都存在類似現象,如果在當初設計改造時能像番禺大道長隆交叉路口那樣盡可能多地建造一些涵洞或天橋,交通不暢的矛盾將會大為改善。 三、火車南站公共交通車的接駁在當前旅客流量不多的情況下就已經表現出不及時不暢通現象,不及東莞市汽車客運新站便利與快捷。 四、市橋河一河兩岸番禺城市建設主軸線構想極大地提升了市橋地區大都市品味,隨著位于南郊公園的奧園廣場的建成,橋南街地區大都市品味更是錦上添花,但伴隨而來的交通隱患也會越來越突出,更嚴重的是南郊村作為城中村的存在使得本來可以成為橋南街地區交通主干道之一的南堤路改造受阻,因此南郊村的改造頗為迫切。 辦 法: 一、市橋二橋設計建造人車分流的人行道。 二、在城市人口越來稠密,土地資源越來越稀缺、機動車輛越來越迅猛膨脹情況下,交通道路向地下和空中發展恐怕是唯一選擇,因此規劃新道路、改造老道路時在交通路口盡可能多地考慮建造一些涵洞或天橋。 三、在火車南站有限的土地資源情形下建設地下和空中公交站場。 四、盡快改造南郊村。 |
問題答復: | 民革番禺總支: 你們提出的區政協十二屆六次會議第22號“關于番禺城市交通道路改造的建議”的提案收悉,現答復如下: 一、關于市橋二橋人車混流問題。在番禺大道規劃方案中,市橋二橋單側車行道規劃寬度為 二、關于市良路上紅綠燈和人行路口過多,影響交通的問題。這個問題在現階段確實存在,由于市良路周邊的規劃路網很多尚未實施,該區域大部分交通集中在市良路上,該路交通壓力很大,這是造成市良路交通擁擠的原因之一。以后隨著周邊規劃路網的實施,其交通擁擠現象會有所緩解。建議中提出在規劃新道路、改造老道路時在交通路口盡可能多地考慮建設涵洞或天橋事宜,規劃部門將會結合道路實際交通流情況充分考慮。 四、關于南堤路改造問題。規劃部門已組織編制了南郊村改造規劃,并在規劃中充分考慮了南堤路的拉通問題,目前南郊村的改造方案也已上報廣州市“三舊”辦申請編制指引。 非常感謝你們對我區城市管理工作的關心和支持,歡迎繼續對我們的工作提出寶貴的意見和建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