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革番禺總支: 你們提出的區政協十二屆六次會議第24號《關于加強社會對長者關愛,增加有關公共設施等的建議》提案已收悉,現答復如下: 一、在尊重老人關愛長者的德育教學內容上,區政府一直十分重視對青少年的德育教育,在中小學校開設的思想品德、思想政治課程中都有尊重老人、關愛長者的具體教學內容。此外,中小學校還經常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多彩的主題班會、主題隊會等活動,強化尊敬長輩的意識。下一步,區教育部門將在充分發揮學校課堂教育主渠道的同時,利用更多的途徑在全區弘揚孝老愛親、尊老愛幼、敬老養老的傳統美德,挖掘節假日活動的德育教育內涵,利用節日、紀念日、重大儀式等,組織開展各類型孝老愛親主題班會、報告會、演講會、朗誦會等各種活動,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 二、在敬老院、老年公寓的財政投入方面,目前,全區建有區級福利院1間,鎮、街級敬老院13間,總占地面積13.6萬平方米,建筑面積8.5萬平方米,設有床位2724張,每100位老人擁有床位數2.8張,略高于廣州市的平均水平。我區公辦養老機構建設均走在全市前列,區福利院和13間鎮街敬老院均被評為廣東省一級敬老院,石基鎮敬老院還獲得“全國模范敬老院”榮譽稱號。但由于我區敬老院建成時間較早,使用期都超過10年,不少敬老院都需要重新進行擴建、改造設備、更新設施,為此,每年我們都積極申請財政支持,對敬老院進行更新改造。其中,區福利院現有老人床位450張,全部住滿,現等候入住約140人,床位非常緊張,因此,我區已計劃興建區福利院新大樓,前期規劃、報建和審批工作已完成,正在福利院北面動工興建一幢建筑面積1萬平方米的7層大樓,設有床位270張。新福利大樓的興建將大大緩解福利院床位緊張的問題。 三、在老年人文化生活方面,我區依托社區平臺,以“星光老人之家”為載體開展居家養老服務,目前,我區已建成102個“星光老年之家”(其中鎮級10個,街道級9個,社區級83個),建筑面積共22,482平方米,投入資金總額4,379.75萬元。“星光老年之家”成為我區老年人提供活動、交友的場所,也成為老年人傳播精神文明的陣地,使老年人老有所養、老有所學、老有所樂、老有所為。老年人在“星光老年之家”成立“合唱隊”“曲藝隊”、“太極劍隊”等隊伍,讓老年人天天有活動,月月有講座,重大節日有演出。此外,我區的社區都設立了社區義工活動組,為區內的老人開展服務,區義工聯也設立相應的義工服務組,通過義工對區內的老人進行慰問和幫助。 四、在財政對老人們的醫療補貼投入方面,區財政通過加大養老保障力度,積極推進醫療保險全覆蓋,加大對醫療衛生的財政補貼,提高醫療報銷比例:一是提升農村老年人醫療保障水平。我區從2005年1月1日起全面實施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 2005年至今,我區參加新農合的農村老年人逐年增加,從2005年的6.6萬人增加至2011年9.1萬人,占總參合人數的比例從12.3%提高到17.4%。參合老年人享受普通門診、慢病門診和住院報銷保障待遇。普通門診方面:鎮(街)醫院和城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報銷50%,鎮(街)醫院延伸機構和村衛生站報銷70%,高血壓、糖尿病、精神病慢病門診在普通門診的基礎上,在各類醫療機構的報銷比例相應增加10%,門診報銷不設封頂線。住院方面:鎮、街醫院和精神病院報銷85%,區級醫院報銷60%,區外醫院報銷45%,全年住院報銷最高額為10萬元。2005年至2011年上半年,享受到新農合住院報銷的老年人約14.5萬人次,2010年至2011年上半年,享受到新農合門診報銷的老年人約有63萬人次。二是通過進一步擴大老年人長壽保健金的發放范圍及提高發放標準等措施,為老年人提供多方面的養老保障。根據《關于擴大我市長者長壽保健金發放范圍提高發放標準的通知》(穗民〔2011〕78號)的要求,從2011年7月起,把70-79歲長者納入長壽保健金發放范圍,每人每月30元;80-89周歲從每人每月50元提高至100元。調整后,市、區、鎮(街)三級全年為高齡老人發放長壽保健金約達2293萬元。 五、在醫療機構提供更多方便老人的服務方面,我區逐步完善各項為老年人服務項目。一是各公立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為居民建立健康檔案,65歲以的老人優先建檔,并每年開展1次免費體檢和2次醫務人員上門診療活動。二是每家醫院在門診大廳都設立診咨詢臺,有專門的導診護士,幫助行動不便,年長者掛號,拿藥等服務。三是醫院定期開展關愛“空巢老人”活動,通過上門服務為空巢老人們排憂解難,提供醫療保健服務。 六、在媒體倡導敬老的優良社會風氣方面,為了進一步弘揚中華民族尊老敬老的傳統美德,在全區營造敬老、愛老、助老的良好社會氛圍,推動我區老齡工作扎實的開展。區老齡委從2008年開始舉行“孝親敬老之星”評選活動,彰顯孝親敬老的高尚品德。同時在每年春節、中秋兩節,全區各級廣泛開展的敬老活動,讓老人們在節日中感受到黨與政府及社會各界對他們的關心,進一步在全區弘揚中華民族敬老、愛老的傳統美德。 七、在規范有關長者行業的治理方面,我區圍繞《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廣東省老年人權益保障條例》、《廣州市老年人優待辦法》以及《印發廣州市番禺區實施《廣州市老年人優待辦法》意見的通知》等法律賦予老年人的各種權利,不斷加大老年維權工作力度,使老年人權益司法保護和法律服務體系更加健全。一是司法審判機關對老年人實行“優先立案、優先審理、優先執行”的“三優先”制度,對較復雜和易反復的案件實行回訪制度,對經濟有困難的老年人實施司法救助。二是各級司法行政部門制定實施了律師、公證機構為老年人提供法律援助和法律服務的規定,成立了老年法律援助中心、老年法律事務所,有的還開設了老年法律服務熱線,為老年人的維權活動提供便利。三是基層群眾自治組織社區居委會、村民委員會、基層人民調解組織以及老年群眾組織,為老年人承擔調解和服務工作。四是公安機關在老年人權益受到嚴重侵害,特別是受到人身傷害或財產損害時,及時采取保護措施,懲戒肇事者,排除侵害,使得老人們安心。 今后,我區還將繼續加大為老服務工作的力度,著力完善各項服務制度,進一步關愛老年人的各種需求,為加快老年人社會福利事業發展而努力。 非常感謝你們對我區老齡工作的關心和支持,歡迎繼續對我們的工作提出寶貴的意見和建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