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 題: | 關于構建城鄉一體化的醫療體系中人才問題的建議 |
問題內容: | 醫療衛生事業關系廣大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關系經濟社會協調發展,關系國家和民族的未來。《中共中央關于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中明確提出:“加強醫療衛生服務,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其目的就是為了不斷提高人民群眾健康水平,改善人民生活質量,實現人民共享改革發展成果,促進社會和諧發展。 構建城鄉一體化的醫療體系,是我們實現現代化建設目標重要的組成部分,而且也是實現人人享有衛生保健有效途徑和方式。 當前醫衛服務體系城鄉存在嚴重不平衡,無論從資源、資金、制度、人力等方面均存在一定差距。在實施城鄉一體化過程中,資源、資金、制度等方面政府已下大力氣狠抓,最主要的還是一個人才問題,因為醫改的成敗,參與其中的人才始終是關鍵。人才支撐受政策、市場、資金、激勵及教育培訓、服務環境等綜合因素影響,這使得醫務工作者多向大城市、大醫院流動,而農村、鄉鎮、社區則缺醫少藥。 辦 法: 一、互動、幫扶機制 (一)專家服務基層、服務社區農村,多點執業。 (二)城鄉醫院共建,為社區農村醫院培養優秀醫護人員。 (三)加強社區農村醫療人才的選拔、培養和儲備,建立人才庫,打造高素質的醫務工作者隊伍。 (四)“醫生支醫”:派選大醫院高年資醫生定期到社區農村“支醫”。 (五)鼓勵大學生到農村、基層去就業、鍛煉。 二、相應的激勵機制 (一)落實編制問題。 (二)落實待遇問題。 (三)完善基層人才激勵機制和人才保障措施。 |
問題答復: | 民革番禺總支: 你們提出的區政協十二屆六次會議委員提案第23號《關于構建城鄉一體化的醫療體系中人才問題的建議》已收悉,現答復如下: 一、建立互動、幫扶機制方面 我區衛生系統在加強社區農村醫療人才的選拔、培養和儲備,建立人才庫,打造高素質的醫務工作者隊伍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也配套出臺了系列文件。 二、建立相應的激勵機制方面 (一)落實編制問題 1、綜合性醫院與基層醫院編制落實問題。現行綜合性醫院人員編制標準是1978年12月經國務院批準的《綜合醫院組織編制原則試行草案》,2007年3月,我區根據上述文件并結合1989年12月衛生部《醫院分級管理辦法(試行草案)》有關規定,對區中心醫院、何賢紀念醫院、區中醫院和區第二人民醫院4間醫院進行了人員編制核定。近兩年根據區中心醫院和區中醫院的實際需要,對區中心醫院人員編制進行了調整,擬在區中醫院改擴建后重新核定編制。 市橋醫院、沙灣人民醫院、石樓人民醫院、大石人民醫院、石碁人民醫院、魚窩頭醫院、東涌醫院、靈山醫院、新造醫院、化龍醫院、欖核醫院、鐘村醫院、南村醫院等13間醫院屬鎮(街)衛生院,2007年3月,我區按省編委《廣東省鄉鎮衛生院人員編制標準(試行)》,根據服務人口數、年門診量、年住院量、防保工作量等指標核定了編制。 新沙醫院與岐山醫院作為區全額撥款公共衛生事業單位,編制暫時不變。 目前, 區衛生局正在根據《廣東省鄉鎮衛生院機構編制標準》(粵機編辦〔2011〕36號)制定番禺區鄉鎮衛生院人員編制核定方案,在區編委辦對方案通過審議通過后,將對區內鄉鎮衛生院人員編制進行重新調整。 2、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編制落實問題。2010年底,番禺區共建有12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市橋街北片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市橋街東片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市橋街西片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市橋街西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東環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沙頭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石壁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鐘村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大石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洛浦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大龍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谷圍新村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各公立醫院共派遣在編人員572人分配到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根據《關于核定社區衛生服務機構人員編制的意見》(穗編字〔2010〕222號)中關于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按每萬名服務人口數配備2-3名 目前,番禺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人員編制分配方案正在征求區編委辦意見過程中。 (二)落實待遇問題 醫務人員確實存在責任與收入不匹配的現象,一直以來我們努力地通過社會及其他手段來提升醫務人員的社會價值,政府投入不斷調整。據省、市、區人社主管部門的工作部署,結合醫改的工作要求,我區公共衛生與基層醫療衛生事業單位實施績效工資,績效工資水平參照本地區事業單位及結合本系統的平均工資水平,根據事業單位的崗位設置、事業發展、績效考核等方面因素,逐步提高衛生從業人員的待遇。 (三)完善基層人才激勵機制和人才保障措施 為更好的培養用得上、留得住的衛生人才,區衛生局還制定了《廣州市番禺區醫療衛生事業單位簡化程序招聘高級人才方案》(番衛〔2010〕60號)和《番禺區衛生系統引進高級人才配偶就業的優惠辦法》(番衛〔2010〕80號),進一步暢通人才引進渠道,加強人才隊伍建設,穩定人才隊伍,提高我區醫療衛生人才隊伍的素質。 下一步我們將通過在公共衛生與基層醫療衛生事業單位中績效工資分配工作的開展與實施,以多勞多得、優績優酬,重點向基層與一線醫護人員傾斜的收入分配標準吸引更多人才到基層工作。并力爭通過3-5年時間,使我區衛生系統高級專業技術人員數量達到廣州市醫療衛生機構的高級專業技術職稱比例核定數的90%以上,充實衛生隊伍人才。 非常感謝你們對我區醫療衛生工作的關心和支持,歡迎繼續對我們的工作提出寶貴的意見和建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