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 題: | 關于扶持石碁鎮民田片一帶革命老區的建議 |
問題內容: | 案由: 石碁鎮民田片一帶(包括金山、橋山、凌邊、文邊)革命老區,近幾年因受政策和地區的偏遠影響,經濟發展緩慢,群眾意見紛紛。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巨大成就;但也出現了較嚴重的發展不平衡問題,主要體現在區域發展不平衡、城鄉發展不平衡、居民收入差距不斷擴大、經濟社會發展不平衡、經濟發展受到資源與環境的約束加劇等方面。 解決辦法: 1、希望政府部門考慮我們的具體情況,安排適合的投資項目在我們片區,以此帶動地方經濟發展,同時也為民創收; 2、在政策上能夠給予適當的寬松、傾斜政策。
|
問題答復: | 凌銘光代表: 您提出的區十五屆人大七次會議代表建議第118號“關于扶持石碁鎮民田片一帶革命老區的建議”已收悉,現答復如下: 一、區鎮聯合推動石碁鎮民田片區發展的工作情況 (一)加大招商選資力度,助力村級經濟騰飛。區鎮兩級一直以來都十分重視石碁鎮民田片的經濟發展,積極引入經濟發展項目,為該區域的經濟發展不遺余力。近兩年,作為區重點發展的主導產業、龍頭項目——華創動漫產業園落戶金山村,一期的21萬平方米已于2010年12月底全部交付使用,二期17. (二)加強農村基礎設施配套,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石碁鎮民田片一帶村容村貌、交通環境、市政設施等相對落后。對此,區鎮兩級積極為民田片經濟發展緩慢村爭取政策扶持和資金投入,區鎮共投入資金約1490萬元,對村容村貌進行整治,例如綠化升級、村村通公路、道路硬底化、路燈安裝以及增加休閑設施(如村級小公園等),其中凌邊村還被納入2012年廣州市扶持村名單。另外,為加快推進“三舊”改造工作的步伐,民田片的四個村都與時代地產簽訂了合作框架協議。在改善交通出行方面,通過多方努力,今年新增番72、番73兩條公交線路,并及時更新村巴,大大改善了民田片一帶村民出行條件。 (三)開展區內幫扶工作,統籌兼顧農村貧困地區和諧發展。據統計,金山村、文邊村、凌邊村、橋山村共有貧困戶495戶,共計1633人。針對居民收入差距擴大和部分低收入村民的情況,石碁鎮積極開展鎮內扶貧工作,以壯大集體經濟為主線,實行駐村干部一對一的幫扶策略,力爭被幫扶的貧困戶2011年底人均年收入達到7000元以上,2012年底人均年收入達8000元以上。 二、下一步的工作設想 根據您提出的解決辦法建議,結合工作實際,區政府有關部門將密切關注石碁鎮民田片的社會經濟發展,進一步做好有關扶持工作,推動該片區加快發展。 (一)摸清石碁鎮民田片區的發展情況。充分協調各方力量,組織開展一次專題調研,全面摸查石碁鎮民田片區發展的現狀、存在問題、優勢資源等,再結合實際情況制定合適的扶持方案。 (二)落實政策扶持工作。近年來,區委、區政府先后出臺了《關于構建更加富裕和諧新番禺的若干意見》、《關于優化產業結構加快經濟發展的若干措施》及13份配套實施細則等一系列的政策文件,切實加大對轄區企業的扶持力度。下一步,有關部門將進一步落實政策扶持工作,對于石碁鎮民田片區轄內可享受政策優惠的企業切實予以扶持。同時,落實各項支農惠農政策,切實減輕農民負擔。 (三)招商選資促發展。區經貿促進局、招商辦等單位繼續關注和支持石碁鎮民田片一帶革命老區經濟發展,按照區、鎮的總體規劃,進一步了解石碁鎮民田片一帶新增用地、村留用地及“三舊”改造等可用招商資源,有針對性地積極開展招商選資,優先安排推薦優質項目落戶該區域,為石碁鎮民田片區經濟發展作出貢獻。 (四)大力發展現代農業。根據石碁鎮民田片區的實際,區鎮兩級將推動該片區有關村利用現有的農用地大力發展現代農業,促進農民增收致富。一是確立發展都市型生態農業為主攻方向,大力發展生態旅游觀光農業;二是精心策劃打響“石碁特產”品牌,大力推廣別具本土特色農副產品,提高農產品附加值;三是調整優化農業結構,實現農業產業化經營,積極推進農民專業合作,促進農民收入增長;四是以市場為導向,為農戶及時提供高、新種苗及技術支持;五是引導土地承包經營權有序流轉,積極推進農業規模化經營;六是落實各項支農惠農政策,切實減輕農民負擔。 (五)積極開展勞動力培訓。加強石碁鎮民田片區勞動力就業免費技能培訓,有序引導農村富余勞動力轉移就業,提高農民的工資性收入和財產性收入。 非常感謝您對我區“石碁鎮民田片一帶革命老區發展”工作的關心和支持,歡迎繼續對我們的工作提出寶貴的意見和建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