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標 題: | 關于用行政手段規范設置、擴展有效停車場的建議 |
| 問題內容: | 內容: 亞運使整個廣州大地為之煥然一新,天更藍,水更清,路更暢,市政配套升級,省委、市委高度肯定評價了這個變化,廣大市民百姓都認為亞運會的舉行,使廣州整個城市的發展進程提速了十多年,這為未來番禺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為實現番禺區經濟發展特別是商業經濟的跨越式發展。 第一、我區汽車存量增加迅速。據統計,從2005年到2011年2月止,汽車的存有量由9萬多臺增至22萬多臺,5年時間增長128.81%,未來五年汽車的存有量將超30萬臺,停車難的問題將更為突出。 第二、商業規模不斷擴大,商業銷量增速較快。僅易發新大新,由2006年9千多平方米的規模擴增至2010年 第三、在車輛快速增加、商業塊頭增加、人流量、消費量增加等四個方面同步增加的同時,車場、車位等商業自身的配套設施卻未見同步改善,特別是一些能臨時有效解決停車的土地卻被閑置,未發揮其作用,浪費了資源,無體現價值。 因此,建議政府運用行政手段規范設置、擴展一批有效的停車場,尤其對于城區和各街、鎮、村一些中心地段的空置土地,須責令其承擔車位的社會服務責任,在開發前做到不閑置,化閑為利,增加車場和車位的供應,同時,也要再提高新舊項目的車位配置標準,解決好人、車、路、車場的突出矛盾,方便消費,提升商業價值,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質。
|
| 問題答復: | 賴世昌代表: 您提出的區十五屆人大七次會議代表建議第54號“關于用行政手段規范設置、擴展有效停車場的建議”已收悉,現答復如下: 一、近年來解決停車難開展的主要工作 近年來,番禺區政府大力推動我區停車設施的建設,加快解決我區停車難的問題,主要開展了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二)2010年10月,“區停車辦”牽頭制訂了《番禺區公共停車場建設項目財政補助辦法》,鼓勵和引導企業或個人建設停車場項目。 (三)區規劃分局于2008年編制完成了《番禺中心城區停車場規劃》。 2010年開展番禺區控規全覆蓋時亦對全區公共停車場用地進行了系統的布局和落實用地紅線,有效推進了我區社會公共停車場的建設工作。 (四)對涉及停車場建設的用地,由區國土分局采取進入綠色通道,抓緊上報用地報批手續等方式辦理供地手續。 (五)由區國土分局對全區閑置地塊進行全面清理、列表后,經區停車辦對閑置地列表中各地塊情況現場勘查、綜合分析,采用地權所有人投資建設或企業租賃建設、政府給予財政補貼等模式,已先后建設或改造了德興立體停車塔、富華西(水廠地塊)停車場、光明南立體停車塔、黃編村停車場、光明北停車場(地鐵市橋站A出口)、何賢醫院停車場、禺秀園停車場、星海公園停車場等公共停車場項目。近期正推進雅園停車場、海傍路停車場、國資局停車場、口岸大街停車場等公共停車場項目的建設工作。 二、下一步工作設想 (一)利用閑置土地建設停車場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第一百三十五條規定:建設用地使用權人依法對國家所有的土地享有占用、使用和收益的權利。近年來,為開展推進我區停車場的建設工作,區有關職能部門根據《廣州市閑置土地處理辦法》第十五條、第十七條“已完善建設用地手續的閑置用地,用地單位提出申請的,經批準可以安排臨時用作停車場”及第十四條“臨時使用期間按原計征標準的60%收土地閑置費”的規定,積極引導和鼓勵土地使用權人提出建設停車場的申請。 (二)提高新舊項目的車位配置標準 根據《廣州市停車場建設管理條例(征求意見稿)》第十二條的規定,廣州市停車場設置標準和設計規范,由“市規劃行政管理部門根據城市總體規劃、城市建設及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會同城鄉建設、交通等行政管理部門編制建筑物配建停車泊位標準,報市人民政府批準后組織實施”。區規劃分局在審批住宅小區、公共建筑等的停車配套時亦嚴格按照法律、法規的相關規劃指標執行。 非常感謝您對我區停車場建設工作的關心和支持,歡迎繼續對我們的工作提出寶貴的意見和建議。
|
繼續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