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 題: | 關于解決黃編涌水浸及雨污分流問題的議案 |
問題內容: | 黃編村水浸問題由來已久,市橋街道辦事處及轄內有關部門先后向區政府及有關部門提交建議,要求解決制約該村經濟發展和影響村民日常生活的水浸問題。 2004年,區政府協調組織區水利局、區市政局、市橋街道辦和黃編村等部門,召開現場會議,解決東環路以北、華南輪胎廠以西、迎賓路以東工業開發區的水浸問題,工程完工后產生了較為明顯的疏水效果。但由于前期工程未能打通大北路下箱涵的瓶頸,隨著2010年德興北路黃編村段的施工和開通,原本已經解決的黃編村水浸問題再次凸顯出來,其基本成因是德興北路新建工程地勢較高,黃編村排水箱涵交匯于大北路下箱涵瓶頸處,匯水流量一旦增加,黃編村內的水浸問題將較之以前更為惡劣。 經水利勘查設計部門初步調研,認為黃編村水浸問題的基本成因有以下三點:一是黃編涌作為區域內主要的排澇通道,于2002年被覆蓋,多年未清淤疏通,排水能力大為下降;二是近年來黃編村及其周邊地區發展速度快,匯流時間短,排澇壓力大,且缺乏統一的排水規劃,雨污合流,基礎設施落后;三是黃編涌流域地面高程起伏較大,黃編涌為東環路、大北路和富華東路等市橋城區主要交通所圍繞,路面高程高,黃編村內地面高程低,達數米之多,黃編村成為水浸的重點區域。 番禺區綜合治水2010年已全面展開,市橋城區東部的沙墟涌、羅家涌及石崗東西涌的綜合整治工作已進入實施階段,為了根本解決黃編村水浸問題并同步實現雨污分流,達到保民生、促發展的目的。建議從以下三方面入手對黃編涌流域進行綜合整治, 1、河涌整治:打通瓶頸,對河道的雍水河段進行整治,對河道的箱涵段進行清淤改造,提高黃編涌整體排澇能力。 2、雨污管網治理:結合廣州市綜合治水的要求,對黃編村區域雨污管網進行摸查分析,考慮增設雨水管網,提高水浸區域的管網排水能力,并實現雨污分流或階段性雨污分流的目標。 3、結合分析成果,對無法解決的低洼重點水浸區域,考慮建設強排水利設施。 |
問題答復: | 黎麗雅等代表: 您們提出的區十五屆人大七次會議代表建議第2號“關于解決黃編涌水浸及雨污分流問題的議案”已收悉,現答復如下: 黃編涌為市橋城區北片區黃編村、甘棠村、華南輪胎廠及東環路、大北路的主要雨水排放通道。隨著黃編村城市化的不斷發展,黃編涌大北路以東的上游段于2002年被全部覆蓋。由于黃編村村委附近地勢低洼,雨水匯流急,短時間來不及經箱涵排出,造成該地區水浸。2004年我區開始著手解決水浸問題,沿東環路、迎富街、迎康街新建雨水箱涵,使雨水在大北路黃編村牌坊處分流。有效解決了水浸問題。 非常感謝你們對我區水務工作的關心和支持,歡迎繼續對我們的工作提出寶貴的意見和建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