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 題: | 關于科學合理設計排水管網,解決水浸街的建議 |
問題內容: | 近年來,番禺水浸街現象較為普遍,只要一場中雨便導致水浸街現象隨處可見,遇上暴雨、特大暴雨情況更為嚴重,輕者影響道路通行,重者影響人居,危及生命財產安全。水浸街常見路段:德勝路南段、德寶花園一帶、迎賓路口環(huán)形天橋底、長堤路、清河中路、西堤路、坑口路口與平康路交界處等。村(居)水浸常見地段:平康路沙圩村北面住宅區(qū)(即沙圩村涌基大街一帶約100多住戶和黃編村公園邊一帶住宅(含村內路面)幾乎逢雨必浸),東沙路一帶住宅區(qū)等。上述只是反映較為常見和嚴重地段,受浸的地方還有很多。 近年來政府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財力、物力整治水浸街問題,特別是去年乘借廣州舉辦亞運會、亞殘運會之機,水浸街問題得到一定的解決,但水浸街現象仍未得到根本性的改善,希政府能正視問題的嚴重性,整改工作要有前瞻性和全局性,用科學、合理的手段進行規(guī)劃、設計和改造,徹底解決水浸街問題。 一、對未有開發(fā)的區(qū)域在布局排水管網規(guī)劃時必須要從大局、大區(qū)域來考慮,制定長遠、科學可行規(guī)劃方案,并通過多方論證,確定可行后方可實施。 二、對于坑口路口、平康路北面(沙圩村涌基大街一帶住宅區(qū))、德興路沿線周邊、黃編村公園一帶住宅等均屬同一區(qū)域,可規(guī)劃安裝一條直徑大于 三、加大所有管網清堵力度,定時清理管網,確保管道長期暢通。
|
問題答復: | 陳澤濂代表: 您提出的區(qū)十五屆人大七次會議代表建議第59號“關于科學合理設計排水管網,解決水浸街的建議”已收悉,現答復如下: 一、合理規(guī)劃建設。市橋河流域綜合治理以科學規(guī)劃為指導,經過幾年建設,市橋河水系堤防全面達標,可抵御100年一遇的洪水和臺風暴潮;通過水閘調蓄河道庫容,暴雨前降低市橋河水位,從根本上解決中心城區(qū)的水浸街問題。今年市橋片區(qū)經歷了兩次強降雨考驗,平康路沙圩村北面住宅區(qū)、東沙路一帶住宅區(qū)未出現水浸街問題,僅黃編村委轉盤處由于地面高程太低,出現局部短時水浸。下一步我區(qū)計劃對沙墟涌、羅家涌、黃編涌開展雨污分流整治,徹底解決這些河涌的排澇問題與水環(huán)境問題。 非常感謝您對我區(qū)水務工作的關心和支持,歡迎繼續(xù)對我們的工作提出寶貴的意見和建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