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標 題: | 關于“解決石樓鎮勝洲村豬場污染空氣”的建議 |
| 問題內容: |
化龍鎮復甦村七沙、湛沙片現約有2000人,鄰近石樓勝洲村 。在南風天的時候,此片的村民經常聞到一股令人作嘔的臭味,尤其是老人及小孩聞到這股臭味常常出現身體不適。后來經村民調查發現,惡臭是由勝洲村的一片豬場發出的。由于這股臭味夾雜著牲畜的病菌,造成空氣污染,嚴重影響村民的呼吸質量、傳播疾病。因此,建議區有關部門加強溝通協調,盡快解決此片豬場的惡臭味問題,還村民一個空氣清新、健康的生活環境。 |
| 問題答復: |
李瑋洪代表: 您提出的關于“解決石樓鎮勝洲村豬場污染空氣”的建議收悉,現答復如下: 一、基本情況 經我局執法人員現場核實,石樓鎮勝洲村只有一個生豬養殖場,建在石樓鎮勝洲村一塊耕地內,由石樓鎮居民陳國明經營,共建有豬舍20間,飼養生豬約90頭。養殖場東面是空地,南、西、北面是魚塘,與勝洲村村民住宅最近距離約1000米。養殖場內不設煮豬潲工藝,潲水由外面運入直接投放喂食。在養殖過程中,豬舍、糞便、潲水等產生惡臭氣味,直接無組織排放,在該養殖場及其下風向都能嗅到輕微惡臭氣味,產生的豬只糞便廢水和豬舍清洗廢水未經處理直接排入南面魚塘。環境執法人員在該養殖場內未發現有地溝油生產和加工活動,也未發現工業垃圾。該生豬養殖場未辦理養殖相關證照。經核實,勝洲村的此生豬養殖場對化龍鎮的污染影響不大,真正對化龍鎮復甦村七沙、湛沙片造成污染影響的生豬養殖場實際位于石樓鎮茭塘東村、茭塘西村一帶,離村民住宅最近的生豬養殖場直線距離只有400米左右,沖洗生豬養殖場和廢舊邊角料煮豬潲時產生的惡臭氣味對村民的日常生活造成了極大的影響。 二、生豬養殖場整治情況 由于石樓鎮交通便利和具備生豬養殖的良好環境與條件,因而近年來生豬養殖業得到空前發展。但是,多數養殖戶并未形成規模化,養殖方式缺乏規范化管理,容易對周邊環境造成影響。為了解決生豬養殖場污染擾民的情況,2012年5月,石樓鎮政府組織相關職能部門開展了石樓鎮生豬養殖業專項整治行動。鎮政府多次組織環保所、石樓鎮農辦、畜牧站、綜合執法中隊、規劃、公安、司法所、食安(整規)、工商、供電、供水等職能部門開會,認真研討聯合開展生豬養殖業專項整治行動相關事宜,并向存在養豬場的村委會派發《關于規范石樓鎮生豬養殖業環境管理的通知》,在村委會的宣傳欄上進行張貼,告知各村相關負責人這次行動的任務內容,并要求村委會派人協助,做好宣傳、解釋和維穩工作。石樓鎮農辦、畜牧站、第四環保所、環保局環監大隊的工作人員到各村進行實地檢查,確定生豬養殖場(戶)摸查的具體范圍,并從鎮畜牧站派駐各村的生豬協管員取得最近期的生豬養殖場(戶)資料。從而基本摸清了石樓鎮生豬養殖場所的現時狀況。6月份,石樓鎮政府成立了領導小組,按照“規范一批,引導一批,取締一批”的原則,制定《石樓鎮生豬養殖場清理整治工作方案》,對生豬養殖場的辦場要求、辦理手續方面提出了規范的管理要求;此外,根據番畜[2008]18號文《廣州市番禺區畜禽養殖管理實施辦法》內容,結合轄區實際情況,我局提出如下建議:由石樓鎮牽頭組織拆除位于禁養區域、不規范的14家生豬養殖場(戶);環保部門協助41家位于準養區且符合環保準入條件的生豬養殖場補辦環保手續;對達不到要求的10家養殖場下達整改通知,要求養殖戶產生的污染物達標排放。石樓鎮初步制定生豬養殖場清拆工作方案:先向擬被清拆戶發出自行清拆通知,2012年9月中旬開始為強拆階段。 三、我局與石樓鎮的溝通協調情況 為更好地傾聽人大代表的意見,2012年8月30日,我局邀請了您和化龍鎮復甦村的代表、石樓鎮畜牧站和第三環保所、第四環保所的相關人員召開了座談會。會上,您和化龍鎮復甦村的代表提出了要加快對化龍鎮復甦村七沙、湛沙片造成污染影響的生豬養殖場的整治,要有明確整治期限,要盡快見到實效的要求,從而避免受影響村民因過激行為導致群體性事件發生。 我局非常重視您們的意見,局分管領導主動約見石樓鎮農業分管領導,于9月6日上午對茭塘東村的多家生豬養殖場進行了實地檢查。隨后,在石樓鎮政府舉行了專項工作會議。會上,石樓鎮政府相關負責人表示:石樓鎮將組織相關部門在9月中、下旬對離民居500米范圍內且有投訴的生豬養殖場進行清拆,其中包括位于茭塘東村、茭塘西村一帶對化龍鎮復甦村七沙、湛沙片造成污染影響的三家生豬養殖場。今后,石樓鎮政府將視實際情況組織行動對其他沒有達到整治要求、繼續污染擾民的生豬養殖場進行清拆。 下一步,我局將積極配合石樓鎮人民政府組織各相關職能部門開展的生豬養殖場(戶)清拆工作。同時,我局將會對其他生豬養殖場規范環保方面的管理,對未達到環保方面整治要求的生豬養殖場進行嚴格執法,并建議石樓鎮政府進行清拆。 非常感謝您對我區環保工作的關心和支持,歡迎繼續對我們的工作提出寶貴的意見和建議。 |
繼續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