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標 題: | 關于繼續加強養犬管理的建議 |
| 問題內容: |
《廣州市養犬管理條例》實施已有兩年多時間,但在我區各社區、住宅區養犬現象仍較普遍。有些住戶社會公德意識薄弱,不按照條例規定的要求執行,帶狗出街仍不戴口罩、不牽狗繩,犬只傷人事件時有發生。犬只在小區內隨地便溺、大聲吠叫,這種擾人的狗患仍較普遍存在。特別是一到半夜,小區內的一只犬狂吠后,另外的犬只也紛紛呼應,造成群犬齊聲狂吠的現象,將許多住戶從睡夢中驚醒,嚴重影響了小區內居民(學生、職員、商人、老人與幼童等人)的正常休息。鑒于以上現象,本人提出如下建議,希望徹底改善小區內的養犬管理現狀。 1.完善機制,加強管理,加大執法處罰力度 養犬管理條例實施以來,犬只傷人、犬只擾民等情況并沒有得到有效遏制。除了加強宣傳,教育養犬戶養成文明養犬的習慣外,必須增強法律的制約力度,用增強條例的執行來實現良好的管理。本人建議,在管理人手嚴重不足的問題上,可通過委托社會機構或以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引入社會力量參與到犬只管理中,努力將社會團體、組織,發展成為犬只管理的重要支持力量,如基層自治、社區自治、業主聯合自治等,都可以發揮有效的監督管理作用,以期建立多方位、多層次的養犬管理機制,提升管理實效;要加大管理執法人員的投入,職能部門應加強對各住宅小區的養犬管理,對犬只傷人、便溺后不清理、半夜狂吠擾民等行為,按條例及時作出行政處罰,加強執法力度,增強對違規養犬住戶的處罰力度。 2,加強專項整治,注重取得實效 針對目前我區各社區普遍存在的犬只狂吠擾民的現象,各管理區要加強管理人力,做好養犬戶情況的摸查工作,建立完善的巡查制度,增加半夜巡查力度,一旦發現有此現象應立即派人制止,并做好登記,及時對該養犬戶進行嚴厲的行政與經濟處罰。只有通過一系列嚴厲的專項整治,才能收到實效。 3,設立投訴熱線電話 建議設立投訴熱線電話,向全區居民公布,并加強宣傳,做到廣為人知。一旦接到投訴,相關職能部門應給予立案并應立即進入處理程序,處理結束后要及時給予回復并要將處理結果公布,接受全社會監督。 |
| 問題答復: |
古耀堅代表: 您提出的區十六屆人大二次會議代表建議第63號“關于繼續加強養犬管理的建議”已收悉,現答復如下: 一、完善機制,加強管理,加大執法處罰力度 養犬管理的目的是規范養犬行為,區養犬辦每年針對違規養犬突出問題及新的養犬計劃制定相應的養犬管理工作方案。近兩年來進一步推進養犬嚴管區內居委會(村委會)開展養犬登記工作,逐步形成居委會(村委會)負責養犬登記及解決涉犬糾紛,區公安、綜合執法等部門負責執法管理,區畜牧部門負責犬只免疫注射的工作格局。區養犬管理專職隊負責督促、協調各執法部門嚴格執法。聯合區畜牧局、綜合執法、城管、工商等職能部門開展聯合執法行動加大對違規犬只的抓捕,不定期的選擇清早和晚間,到各區日常巡查。2011年1月1日至2012年8月,全區聯合執法213次,出動執法力量8353次,警告教育6333次,扣押、沒收犬只709只,整治占道經營犬只場所4家,打防疫針犬只81053只,通過一系列有效整治工作涉犬警情明顯下降,涉犬警情2011年較2010下降14%,今年較去年同期下降8%。 二、加強專項整治,注重取得實效 結合我區實際情況,區養犬專業隊派員深入到各街鎮等重點區域,開展養犬檢查督導工作。檢查組重點檢查路面、公園及各寵物店犬只集中的地方,對違規犬只實施扣押。區養犬辦聯合各派出所開展養犬專項整治行動,行動小組深入住宅小區或人口密集的廣場進行宣傳教育,教育、引導未辦理養犬登記證的犬主自覺辦理犬證,行動期間上牌有效率達100%。另對街面不符合辦牌資格的犬只進行扣押。養犬辦不斷組織加大力度對違反《廣州市養犬管理條例》的突出問題進行整治,根據日常工作掌握和對群眾舉報、投訴等涉犬警情進行綜合分析研判,為切實解決本區的養犬問題,各屬地街(鎮)也加強對轄內重點區域進行督導檢查,組織開展日常巡查和抽查,使當地養犬突出問題得到有效化解,不斷提高居民對養犬管理工作的滿意度。 三、設立投訴熱線電話 2011年我區已設立養犬管理工作投訴熱線電話(84818226),并在電視臺作養犬宣傳片播出。近兩年來相繼有10宗違規養犬通過投訴、舉報已作出100-2000元不等的處罰。處罰有飼養動物干擾正常生活、攜帶犬只進入犬只禁入區、未對犬只辦理登記證的情況下飼養犬只、犬只登記有效期滿后未為犬只辦理續期手續等。同時,對來電咨詢、投訴等相關養犬問題,區養犬辦針對問題認真細心地及時作出處理回復并存檔。 非常感謝您對我區養犬管理工作的關心和支持,歡迎繼續對我們的工作提出寶貴的意見和建議。 |
繼續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