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標 題: | 關于在公共場所設置各類體育設施,免費向市民開放的建議 |
| 問題內容: |
近年來,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市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健康意識不斷增強,特別是我國舉辦了29屆奧運會和16屆亞運會后,體育健身運動已成為市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但是,市民經常去的大夫山森林公園、七星崗公園或居住地周邊公園、廣場等都基本上沒有配置籃球場、足球場等運動場所和體育基礎設施,市民運動內容單一,要參加更多的運動項目就要有償給付,造成體育運動未能普及。 為了響應國家“發展體育運動,增強人民體質” 的號召,以立足基礎,加強基礎,活躍基礎,增強人民體質為出發點和立足點,大力創造優越的運動條件為市民服務。建議區有關部門加大對體育場所和體育基礎設施配置的調研力度,在全區大小公園、公共場地(包括社區、農村等)規劃增設各類體育設施,特別是籃球場、羽毛球場等,為廣大市民、外來務工人員提供一個免費體育運動場所和娛樂場所。另外,充分利用各大小體育館和體育場所,如英東體育館、鎮(街)文化站(場)等,免費對外開放或適度收費,減少運動資源的閑置或浪費,推動全民健身活動的開展,讓我區群眾性體育事業再上新臺階。 |
| 問題答復: |
陳澤濂代表: 您提出的關于“在公共場所設置各類體育設施,免費向市民開放的建議”收悉,現答復如下: 番禺區委區政府一直高度重視體育建設工作,截至2011年底,我區公共體育設施有:全民健身廣場6個(魚窩頭、東涌、大崗、欖核、南村、鐘村),燈光籃球場468.5片,健身路徑298 條,羽毛球場300多片,網球場近200片,游泳池40多個。全區社區體育設施配置率達到90%,全區90%以上行政村建有標準籃球場。 隨著我區城市化進程加快,人口快速增長,市民的體育健身需求日益增長,為此,我區目前主要正在開展如下工作: 一、擴大我區公共體育設施用地面積,建成7大全民健身廣場。區體育局與區規劃分局共同研究啟動了全區公共體育設施布局規劃工作,利用本次全國“土規”調整的機遇,將我區公共體育設施規劃納入城市總體規劃,積極推動區級7大全民健身廣場的規劃籌建工作,7大全民健身廣場總占地面積達到1900畝,將涵蓋足球、籃球、乒乓球、羽毛球、武術、攀巖、龍獅、自行車、水上項目等多個運動項目,全區人均公共體育用地面積將達到3㎡。我區將根據財力逐年安排并有所增加我區體育設施的基本建設資金和維護資金,同時多渠道、多元化籌措我區體育設施建設、維護和管理經費,積極探索向社會籌集體育設施建設資金的新路子。按照互惠、互利原則,引導、帶動機關、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個人以冠名、入股等多種形式,投資興建體育設施。鼓勵、支持居民和單位通過捐贈、資助等方式,參與體育設施建設、維護和管理。 二、著力提高體育基礎設施存量和現代化水平。加大公共體育設施建設力度,充分利用體育彩票公益金的投資引導作用,著力推動各類基礎體育設施建設,真正實現“健身就在家門口”。以規劃的前瞻性、布局的分散性、建設的實用性、功能的多樣性、管理的科學性、使用的效益性為原則,進一步完善區、街道(鄉鎮)、居委會(村)三級體育設施網絡。充分發揮亞運場館全民健身功能,實施番禺全民健身精品工程。加快推進“融體于綠”工程,結合城市綠道建設,在綠道周邊和全區免費開放公園建設與周圍景觀融于一體的體育設施,做到“健身就在綠道上,健身就在公園里”。加強社區體育設施建設管理,出臺《廣州市番禺區公共體育健身設施管理和維護辦法》,完善社區體育設施的改造和修繕力度,從社區體育設施建設資金中切塊單列做好保障。挖掘潛力,積極推動社區轄內機關、學校等企事業單位體育設施對外開放,進一步增加面向社會、面向群眾的體育設施供給,形成形式多樣、便民惠民的全民健身設施體系。 非常感謝您對我區體育工作的關心和支持,歡迎繼續對我們的工作提出寶貴的意見和建議。 |
繼續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