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 題: | 關于進一步解決外來務工子女入學難的建議 |
問題內容: |
目前,番禺區有外來工人口1294159人,同時跟隨父母來到番禺的孩子也有幾萬,這些家庭在為番禺經濟建設作出貢獻的同時改善自己生活,也承受著孩子成長問題帶來的一系列困難和壓力。番禺區是個外來人口集聚的城市,外來務工子女的成長問題正逐漸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對這一特殊群體的健康成長已成為家庭、學校、社會共同關注的問題。番禺區已根據實際情況把持居住證在同一居住地連續居住并依法繳納社會保險費滿三年、有穩定職業、符合計劃生育政策的,其子女接受學前教育、義務教育應該與常住戶口學生同等對待。 但是很多問題仍然存在,現很多廠企并沒有幫外來務工人員購買社保,所以他們的子女未達到條件入讀就近的公立學校。本地區的私營學校較少,而且教學質量差,小孩要送到很遠的私營學校讀書,路途遙遠,難以照顧,所以他們只能將小孩放在老家由老人家照顧,做留守兒童,造成子女與父母的隔膜,影響小孩的成長。 建議:相關部門強制和監督廠企對外來務工人員社保的購買,一方面保障他們的權益、另一方面保證他們子女的入學條件。 |
問題答復: |
劉超蘇代表: 您提出的區十六屆人大二次會議代表建議第87號“關于進一步解決外來務工子女入學難的建議 ”已收悉,現答復如下: 自2010年7月我區實施《解決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在番禺區接受義務教育暫行辦法(試行)》(以下簡稱《暫行辦法》)以來,我區各職能部門各司其職,每年聯動審核,對在我區辦理居(暫)住證連續滿3年、并同時滿足符合計劃生育政策、有穩定職業、依法繳納社會保險費滿3年的外來務工人員,其子女享受免費入讀公辦學校、與我區戶籍學齡兒童同等的待遇。同時,我區努力開拓各種有效渠道,除每年執行廣州市政策性照顧借讀生免費入學政策外,結合華南板塊各大型房地產小區配套公辦學校的建設,大型住宅小區業主非本地戶籍適齡兒童的入學問題亦得以有效解決。2010、2011學年,我區外來務工人員子女積分申請入學成功的分別約1000人,通過各種渠道免費入讀義務教育階段公辦學校的共7000多人。 《暫行辦法》實施兩年來,我們亦不斷廣泛收集社會各界對我區外來務工人員子女接受義務教育的有關意見和建議,堅持“為民、便民”思想,從制度設計以及審核程序、辦理方式的安排上都予以更充分的改進和完善。2012年招生工作,我區放寬了外來務工人員子女申請入學的準入條件,將上述“在我區辦理居(暫)住證連續滿3年、并同時滿足符合計劃生育政策、有穩定職業、依法繳納社會保險費滿3年”中的有關年限撤銷,放寬為“在我區居住并在廣州地區就業、已辦理居(暫)住證和婚育證明”。今年我們研發并啟動了“外來務工人員子女申請入學報名系統”,讓申請人員在家即可上網申報,并進行網上審核,大大方便了廣大外來務工人員,盡量減少手續辦理的時間、精力。據7月份的數據,今年成功通過積分申請獲得免費入讀義務教育階段公辦學校起始年級的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共1500多人。 毋庸諱言,在我區接受外來務工人員子女申請入讀公辦學校的過程中,仍然有較多的問題有待改善,如建議所提到的“強制和監督廠企對外來務工人員社保的購買,一方面保障他的權益、另一方面保證他們子女的入學條件”的問題。按照“對象就是任務”的原則,區人社局亦正積極協同地稅部門抓好社會保險擴大覆蓋面工作,依法將與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系的流動人員納入社會保險參保范圍,進一步擴大我區社會保險覆蓋面。 在加大社會保險稽核擴面力度的同時,區人社局按照《社會保險稽核辦法》的內容、程序和方法,對用人單位是否為存在勞動關系的外來務工人員辦理參保手續,以及對勞動者投訴用人單位沒有依法為其參加社會保險情況實施稽核,通過開展社會保險稽核工作,有效地維護勞動者合法權益,提高企業參保的積極性。 非常感謝您對我區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入學工作的關心和支持,歡迎繼續對我們的工作提出寶貴的意見和建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