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 題: | 關于加強市橋丹山河和西涌河兩岸道路衛生保潔及綠化帶維護的建議 |
問題內容: | 為了迎接亞運會,實現政府對市民的承諾,實現“一年一小變、三年一中變、到2010年一大變”的廣州城市建設總目標,讓市民生活在“天更藍、水更清、路更通、房更靚、城更美”的生活環境中,對市橋城內河涌及河涌兩岸進行全面整治是城市建設的重點項目之一。一年前,經整治后的河涌兩岸一度成為周邊居民及攝影愛好者眼中的美麗背景。可一年后的今天,由于河涌兩岸道路衛生及綠化帶維護沒有及時做好后續管理,缺乏專職管理人員及相應維護,造成河涌兩岸道路成了不明余泥雜物的堆放點,車輛亂停亂放處。綠化帶由于缺乏維護,垃圾堆積、雜草叢生,令居住在周邊的居民痛心不已。 據初步統計,在市橋英東體育場館附近的丹山河和西涌河,從繁華路到丹山橋邊的河涌兩岸道路清掃保潔面積達到2.6萬多平方米。為了還居民整潔美麗的河涌兩岸景色,政府應進一步分清責任,落實河道兩旁保潔及綠化維護工作,具體方案建議如下: 一是分清責任。河涌水面及河涌兩岸坡體部分,由于涉及技術作業,由水務部門負責清理和維護,確保河道的清潔,避免死灰復燃;河涌兩岸道路及綠化帶移交屬地小區物業公司或社區居委會負責,按相關道路環衛作業及綠化維護規定,招聘專職人員負責,屬地街道落實監管考評責任。 二是經費來源。由于河涌兩岸道路及綠化帶的保潔及維護為新增工作量,政府在移交相關工作的同時,要增加下撥相應工作經費進行保潔和維護。如丹山河涌兩岸的道路比較偏僻、行人較少,可交由相應小區的物業公司管理,以保障相應路段的保潔及綠化維護。 |
問題答復: |
藍友香代表: 您提出的區十六屆人大二次會議代表建議第96號“關于加強市橋丹山河和西涌河兩岸道路衛生保潔及綠化帶維護的建議”已收悉。在與您面談了解情況后,我街組織多個部門實地查看、了解有關情況,并就相關問題征詢了區城管局、區水務局、區財政局等會辦單位意見,現答復如下: 一、 基本情況 市橋丹山河流經我街華僑城、西城、康裕、丹桂、僑基等社區,長約3600米;西涌河流經西涌、西郊村、禺山、禺秀、康樂社區(村)轄區,長約2300米。經過2010年廣州亞運會及河涌專項整治工程后,丹山河、西涌河水質及河兩岸環境有了很大的改善。 二、 存在問題 經核查,市橋丹山河、西涌河兩岸部分地段的道路衛生保潔及綠化帶維護確實存在無人監管的情況,包括:西涌河康樂門診旁河堤(繁華路至康樂路)、丹山河康裕園西區后門河堤(北橋路至康樂路)、丹山河康裕北苑段河堤(康樂路至榮達幼兒園入口)、丹山河鴻禧華庭段河堤(丹山橋至東環路)、丹山河丹桂園西區河堤(丹桂園富華橋頭至丹山橋),面積共計約2.5萬平方米(含車行道、人行道、綠化帶)。 三、 問題根源 上述路段原屬于小區或單位內閑置地塊或荒地,由業主自管。因亞運會及水利工程整治工作的需要,區有關部門對這些地塊或荒地進行了地面硬化,修建了車行道,鋪設了人行道磚,構建了綠化帶,然而,由于硬件設施完備后相關部門并未明確這些設施監管職責,導致河涌兩岸出現了道路無人清掃,綠化帶缺乏維護等情況。 四、 工作計劃 近期,區政府已專門就內河河涌水利工程項目移交工作作了協調,要求已完工的水利工程項目移交屬地管理。按照相關要求,8月16日,我街組織經濟科、城管科等部門有關人員與區水利局工程師一起實地查看了需移交水利工程項目現狀,并達成初步一致的意見:河涌兩岸清掃保潔工作及丹山河康裕北苑段河堤(康樂路至榮達幼兒園入口)綠化管養作為水利工程項目的組成部分一并移交我街負責,區水務局、區財政局將協助我街申請相關費用。下一步,我街計劃將接收的水利工程項目整體打包(包括道路清保潔、綠化管養、欄桿等設施的管養及應急處置等),通過招投標法定程序,發包給中標公司統一管理。 在相關工作未正式確定及移交前,我街將安排相關社區(村)居委會認真履行屬地管理職責,積極協助、配合有關業主單位做好道路清掃保潔及綠化帶日常養護工作。 非常感謝您對我街城市環境衛生保潔及綠化維護工作的關心和支持,歡迎繼續對我們的工作提出寶貴的意見和建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