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標 題: | 關于盡快落實石碁鎮海傍村亞運村二期拆遷安置問題的建議 |
| 問題內容: |
眾所周知,廣州舉辦2010年亞運會和亞殘運會,舉辦一屆成功、精彩、難忘的盛會,并藉此機會提升廣州的國際地位,樹立一個良好的國際大都市形象,石碁鎮海傍村積極配合廣州市政府關于亞運村周邊環境整治地要求,海傍村亞運村二期拆遷工作于2009年8月開始,共拆遷約160戶,設安置地約72畝。廣州亞運會圓滿閉幕已經整整過去了一年的時間了,但海傍村亞運村二期拆遷安置項目遲遲沒有得到有關部門的審批,遲遲不能動工。 第一、問題的產生 當時海傍村亞運村二期拆遷工作啟動前,時任的有關市、區、鎮領導,承諾海傍村亞運村二期拆遷安置補償按照海傍村亞運村一期拆遷標準,并承諾安置房項目在亞運會和亞殘亞會結束后批準動工。亞運村二期拆遷項目范圍內德160多戶村民為積極配合廣州辦亞運積極配合拆遷工作,廣州亞運會、亞殘運會圓滿閉幕已經整整過去了一年的時間了,海傍村亞運村二期拆遷安置項目遲遲沒有得到有關部門的審批,遲遲不能動工,受影響的160多戶村民還過著沒有家的日子。 第二、受影響160多戶村民的生活問題 1.有的選擇借住在親戚朋友家,時間長了難免會存在矛盾的產生,導致部分村民內部矛盾的惡化。 2.有的選擇租住村內其他村民的房屋,由于是租住生活都受到很大的約束。 3.拆遷戶還面對年邁的親人的生老病死的傷痛的同時,無論你是選擇借住還是租住,鑒于中國的傳統觀念,房屋屋主都不同意拆遷戶在自己的房屋里辦理先人的后事。這讓這些拆遷戶在痛失親人的同時倍受無助。 4.對適婚準備成家的青年,更是造成不便,現在社會很多婚姻要與物質聯系起來,一個房子可能就是一個婚姻的基本條件,農村沒多少人能買得起商品房,從而導致更多的社會矛盾的產生。 第三、事件中引發出的社會問題 1.公眾對政府各項職能部門的承諾產生質疑;當重要事情時,給公眾這樣那樣的承諾,到事情過后,政府部門互相推卸責任。人民群眾的利益是還會得到保障嗎? 2.加劇公眾對基層組織、基層政府的不滿,從而造成太多無必要的人民群眾越級上訪事件; 現提交區人大會議,望能給予討論、審議,有關部門對海傍村亞運村二期拆遷安置項目盡快給予立案審批,安置地塊早在亞運會開幕前已經完成填土,受影響的160戶拆遷戶希望有關政府部門兌現拆遷前的承諾,給予安置,盡快解決石碁鎮海傍村亞運村二期拆遷安置問題。 |
| 問題答復: |
馮金福代表: 您提出的區十六屆人大一次會議代表建議第52號“關于盡快落實石碁鎮海傍村亞運村二期拆遷安置問題的建議”已收悉,現答復如下: 一、安置區規劃報建辦理情況 我鎮已從2010年開始積極跟進海傍村拆遷安置區的規劃報建辦理工作,并將該項工作按四個階段循序開展。 (一)用地選址階段,2010年2月1日收到批復(穗規選〔2010〕23號),用地面積為:48674.5平方米。 (二)用地預審階段,2010年4月17日向區國土房管分局送件用地申請(受理號:10031618550111),并已收到預審意見(穗番國房(預審)函〔2010〕7號)。 (三)用地規劃許可階段,2010年7月1日送件辦理;并于9月25日收到批復面積為29867平方米;12月7日我鎮重新送件申請按300平方米/戶用地規模調整用地紅線;2011年1月24日已收廣州市規劃局批復(穗規地證〔2011〕12號),用地面積為48675平方米。 (四)修建性詳細規劃送審階段,2011年11月7日已送修規方案資料到廣州市規劃局,立案序號為20110000012752。2012年1月4日廣州市規劃局函復:因規劃方案存在建設規模、總戶數超出國土核定數、建筑退讓間距不足、停車位配建不足等問題,需按復函要求修改方案后再報審修建性詳細規劃方案。 二、積極推進情況及協調解決存在問題 我鎮于2012年1月9日收到廣州市規劃局發來《關于亞運城周邊整治及舊村改造項目(石碁鎮海愉苑住宅區二期工程)修建性詳細規劃的復函》的文件(穗規函〔2012〕10號)。復函內容提出:需確定拆遷安置總戶數、南北主朝向建筑間距應≧1.2H、車位配建應設置室內并按規范要求設計等要求。 (一)多方協調,核查確定拆遷安置戶數 根據2009年6月18日《番禺區政府工作會議紀要〔2009〕69號》文件精神,石碁鎮海傍村亞運周邊整治及舊村改造工程拆遷安置補償標準是參照亞運城標準執行,即按照《廣州市亞運村及相關建設項目征地拆遷補償安置辦法》(穗番國房字〔2007〕323號)執行。當時為配合亞運城的建設,項目拆遷時間緊,任務重,初步核定復建戶數為160戶(穗番復建核字〔2009〕4號)。后來經我鎮復核,并就符合安置條件的拆遷戶數請示區政府確認, 2012年3月15日最終確定石碁鎮海傍村亞運村二期拆遷安置區內符合安置的拆遷總戶數為133戶。 (二)按照實際情況,及時修改規劃方案 我鎮積極與番禺區規劃分局協商,并爭取得到規劃分局同意安置區南北主朝向建筑間距參照亞運城一期的標準建筑背向間距不少于6米,南北主朝向建筑間距應≧0.8H。另外,我鎮現已通知設計單位暫時根據規劃局復函要求和鎮核定的拆遷戶數修改規劃方案,并于3月28日收到設計單位提交的初步規劃方案。根據《番禺區政府工作會議紀要(〔2012〕40號)》,安置區需待區國土房管分局再次對該舊村改造工程安置戶數進行核準后才能辦理相關報建手續。 2012年4月10日,根據區國土房管分局重新核定亞運城周邊整治和舊村改造工程項目石碁鎮海傍村復建房戶數核定書(穗番復建核字〔2012〕1號),核定該項目拆遷安置戶數為133戶,備注日后涉及石碁鎮海傍村的征地拆遷安置應優先在該安置用地剩余27戶指標內解決。我鎮在收到國土房管分局重新核發的戶數核定書后,立即委托設計單位對亞運城周邊整治和舊村改造工程項目石碁鎮海傍村安置用地的修建性詳細規劃進行修改,并將220千伏虎亞線工程海傍村10戶拆遷戶安置在亞運城周邊整治和舊村改造工程項目石碁鎮海傍村安置用地內解決。2012年5月10日已將工程項目辦理修建性詳細規劃方案審查的資料送廣州市規劃局番禺分局審批,立案回執號為20120800004161。 (三)扎實跟進用地報建手續 我鎮協助海傍村于2011年10月17日把安置區辦理用地相關資料遞交區國土房管分局,并于同年12月12日遞交補充資料。區國土局承諾于2012年5月18日前出具用地批復文件。2012年4月7日,區國土局完成用地批復文件的辦理工作,批復文號為:穗國房函〔2012〕312號,內容為同意將石碁鎮海傍村的農村集體所有的4.8678公頃農用地轉為建設用地,在完善手續后依照規劃安排作為亞運城周邊整治及舊村改造工程涉及的村民拆遷安置用地。 完成用地批復后還需辦理該用地結案手續才能辦理用地批準書,用地結案于2012年5月14日完成(案號:穗番國土用結字〔2012〕1號)。我鎮現已協助海傍村準備好辦理用地批準書的相關資料(測量批準書附圖、正射影像圖,套圖等),將送出廣州辦理用地批準書。待工程項目的規劃、工程報建規劃許可批準后,我鎮將積極協助海傍村辦理建設項目施工許可證,期間涉及的測量、設計、招投標、資金申請等工作將同步推進。 非常感謝您對我區拆遷安置工作的關心和支持,歡迎繼續對我們的工作提出寶貴的意見和建議。 |
繼續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