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 題: | 關于優化廣州南站交通配套設施的建議 |
問題內容: |
一、背景 廣州南站位于廣州市番禺區鐘村鎮石壁村,是一個集城際鐵路、高鐵、地鐵、公交于一體的大型現代化綜合性交通樞紐,總建筑面積48.6萬平方米,作為武廣高速鐵路的重要組成部分,從這里北上的高鐵列車目前已連通長沙、武漢等多個城市。此外,在建的京港高鐵、貴廣鐵路、南廣鐵路、廣佛肇城際軌道交通也在此交匯。 廣州南站已成為“新廣州”的重要門戶和城市形象窗口,在廣州的對外交流和現代商貿中占據舉足輕重的地位,對這樣一個不可多得的重要城市資源,應高水平推進配套設施的建設、高要求管理運營,充分發揮廣州南站的輻射潛力,提升廣州城市功能和實力,造福廣大市民,方便八方來客。 二、南站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廣州南站2010年1月30日投入使用,廣大旅客普遍認為南站的內部環境,硬件設施比普通火車站檔次高許多,可與機場環境相媲美?,F廣州南站每日發出武廣高速列車88對,廣珠高速28對,平均每10分鐘一趟,準時到達率接近100%,到站時間可精確到分。 由于高鐵車站環境好、列車快速準時、舒適、發車密集,候車時間少等優點符合企業中高管理層、技術人員、教師、醫生、律師等中高端人群對時間和效率的要求,為他們日常商務出行多了一個選擇,成為除節假日高峰階段以外高鐵日常運營的主要客流,因此如何更好的服務中高端人群是廣州南站的重點。 目前廣州南站中高端旅客進站主要使用設在二樓東、西兩個平臺的快速高架橋,出租車、社會車輛直接可將旅客送至進站大廳,非常方便。但是在東西兩側的出站口沒有設立快速離站通道,旅客下車后需要耗費大量時間找車、等車,相比機場非常不便。 為此建議:如下圖示增加兩條旅客快速離站通道。
如圖一示:在南站南路和北路增加路口,結合周邊實際建設及道路的情況,圍繞現有東、西兩個站前廣場和道路增加兩條“幾字型”雙車道單向行駛線連接南站南、北路,方便社會車輛快速進出接站。
以南站東廣場為例,在站外地鐵口的東側,距離車站出口約55米的地方修建南北向的快速通道,設置停車帶及雨棚方便接站車輛及乘客。 為避免這兩條通道因??窟^多社會車輛造成擁堵,可規定進出這兩條單行線的最長時間(15分鐘內必須離開),超出規定時間的須繳納一定停車費,以控制車流量。 為進一步方便乘客,可在站內及站外廣場的顯著位置增加提示標識,使接站的社會車輛向出站旅客準確的提供接站地點,方便旅客快速離站。 希望廣州南站能盡快完善各項配套設施的建設,向前來搭乘高鐵的旅客提供全方位人性化服務,展現廣州新門戶的形象。 |
問題答復: |
吳松代表: 您提出的區十六屆人大一次會議代表建議第74號“關于優化廣州南站交通配套設施的建議”已收悉,結合廣州南站地區管理實際,現答復如下: 一、目前前往廣州南站接站的社會車輛或出租車可經由南站兩個地下停車場(南停車場和北停車場,距站內售票廳約100米,可提供停車位約3400個)快速接站。此外,廣州南站汽車客運站工程已由市交委負責組織實施,預計2012年底完工,2013年初投入使用,屆時將更好地實現高鐵、客運、出租、地鐵等多種交通方式的零距離接駁,旅客出行更為便利。 二、目前廣州南站日均旅客到發量達約10萬人次,廣州南站東、西出站口前廣場是旅客出站的主要通道,也是發生應急事件時進行旅客疏散的重要場地,如在站前廣場設立快速離站車輛通道,將在一定程度上阻隔旅客疏散通道,也為旅客進出南站帶來較大安全隱患。因此,該接站車輛通道的設置需慎重考慮。 三、為進一步方便旅客進出廣州南站,我管委會已積極聯同市土地開發中心、市交委、區交通局等部門,在南站核心區主干道以及南站東廣場增設了關于停車場、東出發平臺、西出發平臺、海怡大橋等的指示牌。南站站內亦完善了往停車場、公交客運站場、地鐵站的指示,為乘車旅客和接站人員提供了清晰的指引。 隨著廣州南站地區的發展,我管委會將積極配合市、區相關職能部門,堅持從實際出發,著眼旅客群眾出行需求,不斷完善廣州南站地區交通配套設施的建設和管理,為廣大旅客群眾營造安全、便捷、舒適的出行環境。 非常感謝您對我區廣州南站地區交通配套設施建設和管理工作的關心和支持,歡迎繼續對我們的工作提出寶貴的意見和建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