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 題: | 關于解決農村改水工程資金投入問題的議案 |
問題內容: |
農村的自來水管由于年代久遠,水管和接駁口大量老化,加上近年來工業用水和生活用水猛增,造成農村用水存在水壓偏低、水質差等問題,對村民的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影響。石樓鎮轄區面積126.5平方公里,下轄22個村,農業人口約56346人,最偏遠的村離中心城區近15公里,改水任務重,資金投入巨大。區政府工作會議紀要〔2011〕126號文《關于加快推進我區農村改水工程的會議紀要》中第二點提及:“農村改水工程的建設資金由區、鎮(街)財政和供水企業按3:2:5的比例承擔,受益村負責工程征地拆遷與青苗補償費用”,明確農村改水工程資金按區投入30%、鎮投入20%、供水企業投入50%的比例承擔。由于石樓鎮的兩間自來水公司(石樓自來水公司和蓮花山自來水公司)同屬于轉供水企業,未與區自來水公司進行整合,且經營模式不同于制水企業,加之要按政策減免持《低收入困難家庭證》用戶的水費,因此其經營利潤與制水企業的經營利潤存在一定差距。上述兩家自來水公司當前的經營效益基本能維持公司的日常運作和本轄區內管網的維修保養,但無法按照50%的比例承擔改水工程資金。建議區政府給予重視和支持,考慮到鎮級供水企業的生產經營現狀以及我鎮農村改水任務重的實際情況,明確由制水企業負責投入50%的資金,加快推進農村水改工程。 |
問題答復: |
陳金棠等代表: 你們提出的區十六屆人大一次會議代表建議第3號“關于解決農村改水工程資金投入問題的議案”已收悉,現答復如下: 我區農村的自來水管由于年久失修,加上現有供水企業數量眾多,各自為政、經營分散,服務水平良莠不齊,確實存在水管老化、水壓偏低、水質較差等問題,對村民的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影響。 根據區政府相關決議:“從2010年1月1日起實施的農村改水工程,由供水企業、區、鎮(街)按5:3:2的比例承擔改水資金”,“農村改水工程的建設資金由區、鎮(街)財政和供水企業按3:2:5的比例承擔,受益村負責征地拆遷和青苗補償費用”。實行“5:3:2”出資比例以來,我區已實施并完成了部分農村改水工程,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有部分村由于改水工程造價過高,供水企業特別是轉供水企業無法承擔50%的改水資金,導致農村改水工作出現停滯不前。 下一步,我局將就全區農村改水如何加大投資力度、優化出資比例等問題作進一步調研,并結合水務一體化工作工作向區政府提出加快農村改水工作的建議。 非常感謝你們對我區水務工作的關心和支持,歡迎繼續對我們的工作提出寶貴的意見和建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