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標 題: | 關于把橋南街打造成嶺南水鄉示范街的建議 |
| 問題內容: |
區委、區政府高屋建瓴,激發文化活力,全力打造嶺南水鄉示范區。建設嶺南水鄉示范區,應該把橋南街建設嶺南水鄉示范街作為其重要的內容之一。建設嶺南水鄉示范街,橋南街具有獨特而明顯的優勢。一是地理和區域優勢。橋南街是新中心城區,轄區面積17.85平方公里,地形三面環水,東臨大九律水道,南靠沙灣水道,北依市橋瀝水道,從沙灣水道的北斗大橋至市橋河的西麗大橋岸線長15公里,并且轄區內有14條河涌連通沙灣水道、市橋河水道。二是規劃和建設優勢。因為有著顯著的水鄉特色,南區總體規劃發展目標定位為“水鄉特色顯著,居住環境適宜,第三產業良好,公共設施配套完善,具有城市魅力的現代化新城區。”橋南街草河村都市觀光農業發展規劃納入了番禺區“一村四島”萬畝生態農業園的發展規劃中,《關于推進石樓鎮海鷗島南國水鄉旅游度假區和橋南街草河村嶺南都市綠洲農業園開發建設工作的會議紀要》(區政府工作會議紀要[2009]127號)和《關于加快推進橋南街草河村嶺南都市綠洲農業園開發建設的會議紀要》(區政府工作會議紀要[2010]36號),明確了相關的建設內容和工作要求。2011年,區政府把草河村嶺南都市綠洲農業園開發建設納入了重點工程,進一步加大開發建設力度。目前,面積近1000畝的濕地公園、面積近300畝的木生緣主題公園正加緊建設,預計明年5月將全面竣工對外開放;水上交易市場項目也在全力籌劃中。橋南街轄區的14條河涌,區政府已投入超過10億元完成了綜合整治,形成“水清、景美、堤固、岸綠”的水鄉美景。此外,橋南街已委托深圳水務設計院對沙灣水道350米進深綠化防護帶的土地建設南區濱江公園進行了初步的規劃論證。因此,橋南街具備了建設嶺南水鄉示范街的條件。 建議: 一、區政府把橋南街打造嶺南水鄉示范街的工作納入打造嶺南水鄉示范區的工作計劃中。 二、加快南區濱江公園的立項建設,讓南區濱江公園成為橋南街打造嶺南水鄉示范區的龍頭項目,充分盤活南區控制性規劃中沙灣水道350米進深綠化防護帶的土地,使其與橋南街轄區經過綜合整治的14條河涌,以及草河濕地公園、木生緣主題公園一起,成為鄉村游、綠道游、水鄉游的有效載體,成為繼大夫山森林公園后,番禺區乃至廣州市市民休閑活動、鍛煉的又一亮點工程。 |
| 問題答復: |
陳紅英代表: 您提出的區十六屆人大一次會議代表建議第115號“關于把橋南街打造成嶺南水鄉示范街的建議”已收悉,現答復如下: 一、基本情況 橋南街具有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和文化底蘊,三面環水,東臨大九律水道,南靠沙灣水道,北依市橋河水道,轄區內有14條河涌連通沙灣水道、市橋河水道,且東臨沙灣文化古鎮,因此橋南街具有南區自身嶺南水鄉特色的城市生態環境。為能夠充分彰顯嶺南水鄉特色,將其打造成嶺南水鄉的示范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二、規劃定位及規劃設計 (一)規劃功能定位 《廣州市番禺區中心城區南區控制性詳細規劃》中對南區的功能定位為“番禺中心城區的南組團,城市文化與商業中心、具有嶺南水鄉特色的城市居住生活區”。 (二)規劃設計 1、河涌綠地系統規劃:在南區控制性詳細規劃綠地系統的控制架構為“三橫、六縱、一園、多點”。其中“三橫”是指沿市橋河、南堤路的綠化帶;沿市良路、市南路河道濱江綠地;位于基地中部和沿沙灣水道規劃預留350米寬綠化帶,作為飲用水源保護區防護綠地以及濱江大道預留用地。 2、城市生態環境設計:生態環境格局為“一園多軸多節點”,一園指東部結合河涌、水塘布置形成的大面積濕地公園;多軸指沿市橋水道、沙灣水道和區內河涌形成的濱水軸線;多節點指區內河涌綠帶局部地段適當擴大形成的濱水公園。 三、建議 將橋南街打造成嶺南水鄉示范街,以及加快南區濱江公園的建設等工作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各個職能部門和相關單位通力配合,積極溝通做好各項工作,提出以下建議: (一)由于橋南街具備打造嶺南水鄉示范街的基礎條件,并且各相關職能部門已根據區委區政府的要求開展各項工作,為加快推進示范街的建設工作,建議由橋南街牽頭,各相關部門積極配合,以書面形式向區政府請示將橋南街打造成嶺南水鄉示范街的工作納入打造嶺南水鄉示范區的工作計劃中。 (二)為讓南區濱江公園成為橋南街打造嶺南水鄉示范區的龍頭項目,充分盤活南區控制性規劃中沙灣水道350米進深綠化防護帶的土地,需加快濱江公園的建設,建議由橋南街按《廣州市番禺區中心城區南區控制性詳細規劃》的要求,在符合《土地利用管理法》及《水污染防治法》等相關法律法規的前提下,制定建設方案,呈報區政府審定,爭取納入區重點工程項目,加快實施。 |
繼續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