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 題: | 關于加強企業研發建設,提高自主創新能力的建議 |
問題內容: | 理 由: 當今世界,地區之間的競爭,實質上是科技的競爭。科技競爭的核心是自主創新能力的競爭。“十二五”時期,我區的中心工作是要加快轉型升級和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建設幸福番禺。而要實現這一目標,必須緊緊抓住企業這一主體,加強企業研發建設,提高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而我區企業在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建設方面還存在以下問題: 一、企業研發資金投入不足,技術含量低。目前我區規模以上企業每年投入的研究開發經費支出占營業性收入的比例只不到1%,與發達國家3%的標準比較還有較大的距離。我區工業以制造業為主,制造業企業的自有專利創新技術不多,自有品牌較少。企業多數靠‘貼牌’賺取加工費。 二、創新人才短缺。由于專業配置和人員配比不合理等原因,企業真正需要的人才特別是高技術人才仍然短缺。 三、服務體系和服務水平有待于進一步提高。無論是從服務意識、服務水平、服務能力、服務機制等方面都需要進一步提高。 四、企業自主研發能力還不強,產業特色不夠明顯。被認定的高新技術企業、軟件企業數量還比較少,缺乏科技含量高的名牌產品和龍頭科技企業。 五、發展科技產業的軟硬環境有待進一步優化,相應的配套服務措施需要進一步完善。 辦法: 推動我區企業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我區要充分利用廣州南拓特別是廣州大學城建設的機遇,加強產學研結合,依托國家數字家庭產業研發基地、天安節能科技園等高科技園區,進一步加強企業研發建設,推動企業自主創新體系建設。 一、進一步強化企業的創新主體地位,推動企業成為技術創新活動的主體 鼓勵企業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確立創新戰略、品牌戰略、技術標準戰略目標,并圍繞提升企業創新能力,大力推進企業研發機構建設,努力提高企業研發機構運行質量,充分發揮企業研發機構在產業發展中的基礎性作用。支持企業研發機構強強聯合,鼓勵具有發展優勢的行業企業建立行業技術聯盟。實施知識產權戰略,推動企業建立和完善知識產權制度,加強對企業自主知識產權和核心技術的保護。培育一批擁有自主知識產權核心技術和自主品牌,掌握市場競爭主動權的技術創新型企業。要繼續鼓勵和扶持企業組建工程技術研發中心,進行技術研究,加快推動企業技術研發中心工程建設,并推薦優秀企業申報國家、省和市級企業技術創新中心和工程技術研究開發中心,申報后經批準并獲得上級經費支持的,區也應分別給予經費支持。鼓勵企業進行申請專利,特別是發明專利的申請,對企業的專利申請進行經費資助。 二、加強對企業自主創新的引導與服務 要大力推動科技中介服務體系建設,建立并完善以社會化、網絡化、現代化的中介服務體系,積極引進科技成果評估、技術產權交易、投資咨詢、法律咨詢、會計服務、創業輔導等中介服務機構,營造適宜自主創新的良好環境,為企業開展技術創新提供指導服務。區科信、貿促、工商、稅務、技監等有關部門和各個行業協會,要積極引導和鼓勵企業實施技術改造和技術創新,為企業自主創新多開綠燈,努力做好企業服務工作,指導企業按國家產業政策推進技術改造和技術創新,引導骨干企業組建和申報上省、市等級的工程技術研究開發中心,為企業自主創新營造良好的外部環境。 三、加快創新創業平臺建設 進一步加快資源的整合,加強企業與政府、科研機構、中介服務機構等方面的協調互動,推進科技合作與交流。加大公共科技服務平臺建設力度,依據聚集制造業的需求,以行業協會為紐帶,改變企業自主創新“單打獨斗”或“全線出擊”的局面,在精細化工、數字家庭、動漫創作、輸配變電、生物制藥、電子電器等幾個支柱行業,加大投入建立有償服務的公共實驗室、公共檢測中心、公共的服務體系、公共的信息庫等公共研發服務平臺,加快高新技術產業孵化基地建設,集中行業科研人才和科研設備,為眾多中小企業解決由于規模和資金限制,難以建立自己的研發中心的難題,切實為企業自主創新提供優質服務。如充分利用大學城的優勢,支持以企業為主體建立產學研聯盟,鼓勵企業與高等學校、科研院所加強技術交流與合作,開展共建研發機構,并建立開放的公共實驗室、公共技術平臺,繼續在項目安排和資金投入上對企業自主創新予以鼓勵和支持。同時加快孵化器、成果產業化平臺等載體和“清華科技園”、“華創動漫產業園”“中頤創意園”等創新園區建設,將其打造成我區產學研合作的重要基地和技術成果轉化基地。 四、完善鼓勵創新的政策,形成有效的激勵機制 (一)繼續完善我區的知識產權保護政策及專利申請資金資助管理辦法,建立知識產權保護專項資金,加大政府對知識產權的投入。同時,鼓勵企業建立知識產權激勵機制,以充分調動技術人員的創新積極性。通過政府主導作用,營造良好的政策環境,促使企業逐步增強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意識,把獲取自主知識產權和自主品牌作為企業生存發展的根本途徑和有效手段。 (二)完善專利信息體系,提高知識產權社會化服務水平。建議完善專利服務體系,及時提供專利技術發展動態信息、失效專利信息等,廣泛為企業提供專利保護咨詢、技術保護咨詢及維權等專業技術服務,促進企業自主創新及實施科技成果保護。 (三)更大范圍、更大力度地利用政府采購支持企業技術創新,這種“需求拉動”式的支持方式特別有利于中小型高新技術企業的發展,通過明確的政府采購政策導向,讓更多企業獲得更好的創新環境。 五、加強人才支撐和保障機制建設,完善科技人才引進政策 人才是自主創新的根本,我區要加快推進企業自主創新體系的建設,就必須吸引大批高水平的科技人才。為此,我們要進一步完善人才政策,建立有效的人才培養、引進和使用機制。要發揮我區的區域優勢,大力引進科技人才,促進區內企業實現跨越式發展。舉辦企業與技術人才交流活動,多渠道、多形式、多層次吸收、引進各類科技人才,特別是國內企業優秀專業人才、在外國企業有工作經驗的留學人員、高校優秀畢業生,作為區科技人才的有益補充和后備人才。 |
問題答復: |
陳志新、劉賽中委員: 你們提出的關于“關于加強企業研發建設,提高自主創新能力的建議”的提案收悉,現將辦理結果答復如下: 一、加強科技經費對企業科技投入的引導作用,設立專項資金,采用項目形式扶持企業進行科研創新活動。 2011年度區財政科技經費支出為1.4億元,其中重大科技專項投入6150萬元;各行業科技支撐投入810萬元;創新條件與環境建設投入1950萬元。2012年度區財政科技經費支出為1.2億元其中重大科技專項投入5245萬元;用于政務信息化專項、數字家庭專項、廣汽等政府批準的重點項目補助3675萬元;創新條件與環境建設投入425萬元。 2012年區科技項目區積極鼓勵并協助區內企業申報市級以上科技計劃項目,2011年共申請上級科技經費9000多萬元。2012年1-10月共推薦231項,僅上半年獲得上級科技經費就超過1.5億元,并根據相關法規對符合條件項目進行項目配套支持。 二、加強企業研發費用相關宣傳力度,支持企業建立研發機構,引導企業加大科研投入。 制定并宣傳《區企業技術研究開發中心、創意設計中心認定和管理辦法(試行)》、《區企業研究開發經費補貼實施辦法(試行)》等政策,2010年我區企業研發費用加計扣除后減免所得稅為3129.76萬元,2011年減免4649.4萬元,從而提高企業對研發經費的投入力度。2012共認定了9家企業支持180萬科技經費。2011年,我區代代星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等11家企業獲得市級企業技術中心,區共給予了250萬元的扶持資金。2012年,我區7家企業獲得市級以上企業技術中心、研發中心。 三、充分利用大學城資源優勢,做好產學研工作。 加強與上級部門的溝通聯系,加大我區產學研結合資金投入,全力協助我區企業申報各級政府支持。優先支持列入國家、省、市產學研結合計劃項目。積極與各高校聯系,鼓勵高校與我區企業合作申報科技計劃項目。組織一批優質的產學研結合項目申報各級政府相關計劃支持,積極爭取國家、省、市產學研資金資助。鼓勵園區、鎮街、企業設立產學研專項鼓勵資金。做好已立項產學研項目的跟蹤落實工作。 安排專項資金支持企業建立博士工作站等措施,支持企業引進高層次人才;建立區科技金融服務平臺推動科技金融創新工作;以建設廣州國際創新城項目為契機,推動“一城九園”科技園區建設,對入駐科技園區的科技企業實行廠房租金補貼政策,減輕企業研發成本。組織推薦了天安節能科技園等一批市級的企業孵化器認定和園區服務平臺建設。區生產力促進中心的番禺區科技及創意產業公共服務平臺獲得國家立項支持。培育及扶持專業鎮的建設,繼沙灣鎮后,南村鎮又獲得市級專業鎮平臺項目。 四、加大對知識產權經費投入。 2012年安排知識產權專項經費267萬元,用于區知識產權交易平臺建設、區專利申請資助和知識產權質押貼息等工作。目前正在制定《區專利發展資金管理辦法》,繼續完善了對企業知識產權的獎勵政策。 五、支持企業自主創新積極履行政府采購職責。 我區將按《自主創新產品政府采購預算管理辦法》等政策,積極履行政府采購職責,支持企業自主創新。 非常感謝你們對我區科技創新工作的關心和支持,歡迎繼續對我們的工作提出寶貴的意見和建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