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標 題: | 關于提倡中國藝術作為提升德育的手段的建議 |
| 問題內容: | 理 由: 2011年底,分別發生佛山女童被貨車撞倒喪命及羅湖商業城五死的車禍。路經的群眾無一伸出援手,我們擔心這種風氣只是起步。這是近因,但更重要的道德教育才是國家興亡的根本。 一、目標 希望從我們番禺區開始加強區內學校的道德教育。建立一個有中國特式的道德教育系統,培育學生正面價值觀和積極態度;幫助他們在成長的不同階段,當遇上與個人、家庭、社會、國家以至世界相關的議題之際,能以此作為判斷的依歸,并勇于承擔和實踐。 二、德育成效下滑原因的考察 姚德于中考資源網提出學校德育成效下滑的原因如下: (一)整個社會對下一代德育的忽視,是造成這種現狀的一個重要原因。 (二)教師權力弱化,學生地位提高,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學校的德育能取得良好成果。 (三)學校德育工作方式方法的單調與乏味,簡單的教育價值取向,是造成學校德育成效不高的又一重要原因。 三、辦法的考察 近年來,世界許多國家紛紛關注年輕一代的道德教育,美國、日本、新加坡、韓國等分別采取了各具特色的舉措,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美國: 認真向學生傳授“尊重、責任心、可靠、關心、公平、正義、公民美德與公民素質”等核心價值觀。學校德育應做到:“幫助孩子認真去想,認真去愛,認真去做”。 (二)日本:學校德育應著重幫助學生解決四個方面的問題:1、關于自身——良好的生活習慣、堅強的意志、自主性和責任感、探索真理、發展個性。2、關于與他人的關系——禮節與言行舉止、體貼他人、相互信賴、健康的異性觀、寬容與謙虛。3、關于自然——熱愛自然、豐富情操、尊重生命、人類愛。4、 關于個人、社會和國家的關系——熱愛集體、履行職責、義務與公德、正義、勤勞與奉獻、熱愛家庭、孝敬父母、尊師愛校、鄉土愛、愛國心、世界和平。 (三)新加坡: 新加坡的一位前領導人說:新加坡生死存亡取決于人民精神教育的成敗。如果一個民族只貪圖物質享受,這個民族就不能成為意志堅強的民族,不能抵抗外來侵略,經不起考驗。新加坡政府把道德教育作為振興民族的重要手段。新加坡教育突出以下課程宗旨:社會利益高于個人利益;維護作為社會組成細胞的家庭;提倡種族間的寬宏大量與相互體諒,協商解決問題的美德。新加坡學校的道德教育特別強調以下內容:提倡和推廣東方道德價值觀。政府認為:東方傳統倫理觀念中許多有價值的東西仍適用于今人。如仁、孝、家庭和諧、禮、責任感、忠、信、誠、勇、毅力、義、協作精神等,都被編入了學校的德育教材,系統地向學生傳授。 (四)韓國: 教育以培養“新的韓國人形象”為目標,要求“新的韓國人”必須符合以下要求:1、健康的人—強健的體魄、剛強的意志、高尚的情操、豐富的情感。2、 獨立的人—自信、自主決策力、進取開拓精神、強烈的民族意識。3、創造的人—基本學習技能、科學研究能力、理智的解決問題的能力、創新的思維性向。4、道德的人—正確的價值觀、人類的認同感、優秀的公民意識、關心他人的精神。 辦 法: 提倡中國藝術作為提升德育的手段。 一、藝術的形式 文學(詩、詞、歌、賦)、視藝(攝影、書法、畫)、音樂(歌、劇、舞蹈)、手工藝(雕塑、金工、木工)、綜合性(電影、園藝、茶藝)、行為藝術(在畫廊生小孩)、公眾藝術(集體創作)等等。 二、藝術創作和欣賞 (一)要觀察入微; (二)要建立社會關系:要選擇題材; (三)要建立創意思維:了解可能性; (四)要建立個人學養:要把理念轉化成實物; (五)要建立自我了解:把情感展現出來; (六)要建立個人修養:心不誠則不能做出好的作品; (七)要建立群眾關系:要了解欣賞者(其他人)如何欣賞;要合作做公眾藝術; (八)要對生命有追求:建立安身立命的能力; (九)要對美麗有追求:才能造出動人的作品。 教育不一定以灌輸的方法進行,也可以利用提供機會的方法讓學生找出自己的路。這正是中醫固本培源的方法。 三、理論根據 根據李澤厚和徐復觀等學者的美學觀念,中國的文學和音樂是以修養人的心,而中國的書畫是提昇人的修養以求達到安身立命和真人的逍遙為本。我們的藝術觀念與西方的是完全不同的,西方的藝術觀念是以求真(永恒),求自由(無法律限制),和以對抗性(挑戰權力)和破壞性(挑戰法律)為主,所以其實對于個人修養不一定有幫助的。特別是Vandalistic arts(破壞性行為藝術)是不應提倡的。例如近日廣州的“進占男廁”的行為藝術。 四、優點 中國藝術的優點包括以下: (一)活動形式多變,容易吸引不同年齡的人士參加, (二)選擇合適的題材可以使藝術訓練集中于參加者對于社會的和諧和生命的探討,帶領及加強他們的觀察力, (三)沒有創作能力的人也可以學習如何欣賞藝術品所帶出對社會的和諧和生命的探討, (四)藝術品可帶出經濟和聲譽的得益。 例如:以前的公司民教育是以口號式發放,現時是以動畫方式發放,比較吸引,效果當然比較好。 五、實行 (一)鼓勵學校和民企舉辦針對不同年齡人事的藝術課程、比賽、表演、展覽等活動; (二)政府可以舉辦不同層次的藝術比賽:小學、中學大學及公開組別; (三)政府網站可加上藝術活動的資訊; (四)加強對老師和其他有關的工作人員(例如博物館的導賞員)的培訓,讓他們以身作則; (五)利用大學城的優勢推動全民道德教育; (六)利用公眾藝術方式推動互助和諧的道德教育和改善社會的外貌; (七)建立藝術家集中地; (八)建立藝術表演中心; (九)建立藝術品拍賣中心; (十)推動旅游和拍賣活動。 六、注意事項 藝術創作的成本可多可小,大型展覽室費用可以很高。 |
| 問題答復: | 吳鏡波、林其東委員:
|
繼續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