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 題: | 關于優化市橋及周邊城區的商業布局、著力打造若干有番禺特色商業街區的建議 |
問題內容: | 理 由: 近幾年,隨廣州市南拓規劃的不斷拓展,番禺區名鎮、名村建設的全面鋪開,以及番禺房地產業、旅游業、飲食服務業和人居環境的不斷完善,各地來番禺創業、居住、觀光、旅游、消費的人群越來越多,在帶來番禺常住人口激增的同時,也擴展了本區潛在的市場規模。特別是廣州市第十次黨代會明確地將番禺沙灣水道以北納入廣州都會區后,在我們面前呈現出一幅美好的藍圖,給我區商業、服務業的跨越式發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良好機遇。目前,在我區市橋及其周邊城區的局部地方,某些具有傳統優勢或產業優勢的民營店檔,已自發形成了小范圍、集聚性經營的雛形。由于政府有關部門在商業規劃、宣傳推介、政策引導、環境配套、管理規范等方面扶持力度不足,這些自發集聚性經營的店檔,遠未能形成像順德樂從家具城、佛山陶瓷城、南海玉器街、花都皮革城等具有規模化、品牌化效應的專門性商業街區,給區外群眾到番禺購物、旅游和經商帶來一定的不便,甚至沒有幾個番禺人能將我區不同門類商品的集中經營地一下子說得清楚,這種狀況與我區應有的商業地位和經濟發展總量極不相稱。如果讓這種情況繼續下去,我區必將失去先機。有鑒于此,本人認為我區有必要用國際化的眼光,大手筆制定和優化市橋及其周邊城區的商業布局規劃,全力打造若干個具有番禺特色的、專門性的商業街區。主要理由如下: 一、有利于搶抓機遇,把番禺特色產品的銷售工作做大做強。一方面,在建立具有番禺特色的專門性商業街區后,我區對相關的企業可以有效地實施規范化管理,統一配套服務設施、統一宣傳推介、統一出臺扶持政策,為企業的做大做強創造良好的發展環境。另一方面,在專門性商業街區內經營的店檔,由于業務相同或相類似,大家可以優勢互補、取長補短、社會輻射面廣,能有力地吸引客源和人氣、提供商機。而與之相配套的其它相關企業很自然就會跟在一起聚集經營,生產企業也會與之直接發生聯系,實行批發、零售兼營,生產、加工、運輸相配套,大大減少了中間環節,加上租金、位置、產業群集的明顯優勢,使街區內的店檔都能有效地降低經營成本,做到商品薄利多銷,從而形成良好的商業口碑,促進店檔業務的良性發展。當出現市場風險時,大家也可以抱團取暖、形成合力、共御風險。 二、大大方便了居民、游客的生活和購物,促進我區宜居宜業都市的盡快形成。建立有番禺特色的專門性商業街區后,由于相關的商品店檔成行成市、集中經營,使群眾各種相近的購物需求可以一攬子得到解決。從而營造“創業在番禺、生活在番禺、購物在番禺”的良好氛圍,為吸引更多高端人才落戶番禺創造更加有利的條件。 三、可以增加我區特色的旅游資源,擴大番禺作為“旅游大區”的社會知名度。建立有番禺特色的專門性商業街區后,可以充分發揮我區原有的區位優勢和產業發展優勢,大大增加我區的旅游、購物新資源,同時可以對旅游產品進行深度開發,形成自己特色鮮明的旅游新品牌。 四、能夠為我區的優勢產業搭建一個良好的商業平臺,推動番禺經濟的快速、平穩增長。建立有番禺特色的專門性商業街區后,將我區珠寶手飾產業、動漫產業、燈光音響主業、汽車產業、番禺名優土特產等在生產、技術和文化上的優勢,轉化為商業銷售方面的優勢,增加產品的市場知名度和市場影響力。同時,在當前經濟下行壓力增大的情況下,為企業的優勢產品搭建商業平臺,將有力助推我區的特色產品走出番禺,使我區的主導產業得以迅速拓展營銷渠道,從而拉動番禺經濟總額的提升,也帶動相關產業鏈一起聯動,創新經濟的增長點,為番禺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 五、有利于提高我區“三舊”改造的實效。建立有番禺特色的專門性商業街區,不必要全部都另起爐灶,可以與目前番禺城鄉正在推行的“三舊”改造有機地、科學地結合起來,采用政府主導和市場運作相結合的做法,引進社會資金進行共同開發和建設,可以達到互利和雙贏的目的。 辦 法: 如何充分利用當前的有利條件,對我區現有的商業布局進行科學化的規劃,引導和扶持我區有特色的商業店檔進行集約化經營,以提升我區商業、旅游、服務業的品位,是我們創建廣州宜居宜業都市所面臨的一個新的改革課題。 一、創建金銀珠寶手飾展貿大廣場。將目前的大小羅塘村以及鄰近地區進行統一規劃、統一開發,建成一條具有產、供、銷、原料供應和來料加工業務的大型專業性功能片區,充分依托附近已成行成市的金銀珠寶手飾加工企業的技術優勢和生產潛能,使之成為集旅游、購物、觀光、產品研發和人才培訓于一體的金銀珠寶手飾大型超市集中地。 二、設立動漫、燈光音響、電腦音像產品展銷中心區。動漫產業作為我區創新型的主導產業,燈光音響產品也是我區具有國際性影響的名優產品,對于這些高端和智力型產品的銷售,必須有一個良好的商業平臺來展示和推介。為此,本人建議我區要把握機遇,以全球的視野和前瞻性思維,及早對這些產業的商業布局進行謀劃,選擇合適的地點,全力打造一個薈萃各種高科技商品,集產、供、銷、展及相關配套行業于一體的大型商業“航母”。 三、建設番禺土特產、名優農副產品和地方水果銷售一條街。利用番禺廣場附近或大夫山門前的附近地區,設立番禺土特產和名優家農產品超市群,對所有入場經營的產品進行質量認證,形成濃厚的規范經營的氛圍。也可以根據番禺各鎮(街)的土特產、名優農副產品和水果的類別,設立不同的產品超市區。如:農副產品購物專區、水產品購物專區、輕工產品購物專區、手信商品購物專區、番禺特色水果購物專區等等。讓番禺市民或其親友,可以一進入名優農副產品和番禺土特產超市群的商業街區,便可盡情購置番禺所有具地方特色的鄉土產品。同時,也可以依托番禺的旅游優勢,為外地游客提供一個番禺名優和拳頭產品的“直銷窗口”。而這些番禺名優和特色農副產品被紛至沓來的游客帶往外地后,通過他們的口碑相傳,可以盡快打開番禺相關產品的知名度,使番禺土特產、名優農副產品和地方疏果銷售的專業街區,成為我區一個永不落幕的“農副產品博覽會”。 四、完善古董收藏、玉器、字畫、奇石、根雕營銷大集市。建議將目前的市橋的“群園”進行復舊處理、供游客參觀。將區圖書館和區原有的機關單位、事業單位、國資單位全部遷出,進行重新規劃布局。利用目前市橋長提路、海傍路一帶,與新廣場、青少宮、區文化館甚至區老干部局等處,加上對相鄰破舊的部分民居進行征收、拆建,再進行必要的風貌修飾和特色改造,使之聯成一體,建立起一個集書畫、印章、古董、收藏品、玉器、奇石、根雕等藝術品(工藝品)的創作、加工、銷售、鑒定于一體的大集市。必要時還可引入市場資金進行共同開發,建成后,政府可引導、鼓勵那些與番禺歷史風貌、文化內涵相接近的相關行業入駐經營。這樣,既能給番禺區的老人有一個活動的好去處,也可以結合“群園”歷史教育的元素,將其作為一個具有特殊文化特征的旅游節點來進行策劃,以提升番禺文化旅游的品位。 五、組建專營番禺特色風味小吃的超大型美食城。當前,要打造出“食在廣州、味在番禺”的“金字招牌”,我區亟需有一個重要的經營集中地來進行支撐。建議在祈福新村食街以南或市橋城區周邊的其他地段,規劃出合理的空間,組建一個專營番禺特色風味小吃的超大型美食城,將番禺各鎮街的傳統美食和風味小吃進行調研、挖掘、整理、提煉和創新,推出如姜埋奶、番薯糖水、香草綠豆沙、釀豆角、釀蓮藕、釀鯪魚、煎釀辣椒(豆卜)、煎博撐、狗仔粥、咸水角、魚蓉粥、蜆肉生菜包、煎禾蟲、炒田螺、和味水蟑螂(桂花蟬)、手抓豬、手磨粉蘿卜(芋頭)羔、涼粉、笨叉粉、布拉腸粉……等等一大批有番禺地方特色、集番禺美味之大成的風味小吃店檔。通過統一服務標識、統一行業出品標準和衛生標準、統一優惠價格,實行連片規范經營,使番禺本土人有一個回味自身飲食文化、接待附近親友的好去處,也為外地游客增加一個具有“味在番禺”地方特色和叫得響的旅游活動新地標。 六、營造園藝、鮮花、綠化產品和花鳥蟲魚的批發、零售專業市場帶。近年,隨著我區花城、綠城等城市生態建設工作的推進和群眾生活的改善,百姓對這類商品的需求必然大增,市場潛力看好,建設與之相配套的規模化專業市場勢在必行。目前,我區在這方面的市場規模小、品種不全,且大多數店檔分散經營,群眾聯系和購買相對不便。鑒此,本人建議在市橋的城鄉結合部規劃出一個足夠面積的地方,增設園藝、鮮花、綠化產品和花鳥蟲魚商業帶,以滿足我區群眾日益多元化的物質文化和生活的需要。 另外,在環境條件具備時,我區還可推出例如家具產品一條街、建筑和裝飾材料一條街、時尚服裝批發市場、鐘表眼鏡一條街、婚紗攝影一條街、酒吧一條街、鞋業一條街、汽車及零配件產品一條街、文化用品一條街、五金電器一條街等等眾多類型的商業性街區,做到審時度勢、量力而行,條件成熟一個發展一個、見效一個、帶旺一片。 為了做好上述工作,本人建議區委區政府及有關部門采取以下七項措施:1、聘請專家調研、及早科學策劃;2、制定扶持政策、加大引導力度;3、用足“三舊”改造政策、盤活現有的土地資源;4、配套服務網絡、做好設施改造;5、加強宣傳推介、營造環境氛圍;6、鼓勵行業互動、積極招商引資;7、強化市場監管,打擊商業欺詐。 |
問題答復: | 潘建國委員: 您提出的關于“關于優化市橋及周邊城區的商業布局、著力打造若干有番禺特色商業街區”的提案收悉,現將辦理結果答復如下: 隨著沙灣水道以北地區納入廣州都會區范圍,番禺的定位進一步明確,今后我區各項設施、交通配套、營商環境等將向中心城區標準靠攏,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必定帶動現代商貿業的大發展。因此,我們認為用國際化的眼光去優化市橋及其周邊城區的商業布局規劃,全力打造若干個具有番禺特色的商業街區很有必要,也是勢在必行。 一、有關市橋城區商貿中心的規劃建設總體情況 為進一步打造時尚創意都會區商核,我區提出了商旅經濟發展軸概念,商旅經濟發展軸由“一區三城”組成,包括廣州南站商務區、番禺新城、廣州國際商品展貿城和市橋城區綜合商貿中心(范圍指以市橋為中心的大市橋城區,包括沙頭、東環、橋南,輻射石基和沙灣)。近年來我們加快市橋城區商貿中心的規劃建設,隨著一批商貿項目的建設和投入使用,我們計劃建設成為高端生活服務業中心和特色商貿集聚區: (一)北片區:大力發展地鐵口經濟和特色商貿集聚區 1.將番禺廣場商圈打造為地鐵都會商貿區。加快匯瓏新天地、永旺夢樂城商業廣場等大型綜合體的上馬,總體量近30萬平方米,擬引入日本永旺、新光百貨等作為主力店,大大提升市橋商業的發展水平,將于今年年底至明年春季相繼開業。 2.將繁華路商圈打造為城市特色休閑商業金融中心。加快興發商務中心、石橋公園-鉆匯地下商業街、鉆匯廣場周邊改造、鴻禧華庭商業區、新華商(番禺)國際街區等項目的規劃建設,擬將繁華路商圈打造為城市休閑商業金融中心。 3.將沙頭嶺南美食城打造成集特色餐飲、生態旅游、文化展示、體育休閑、娛樂購物等于一體的嶺南水鄉優質生活休閑區。嶺南美食城位于市橋水道北岸蓮湖涌濕地公園,建筑面積約16萬平方米,以蓮湖涌為界,東片區以美食、購物、文化展示為主,西片區以生態體育為主。 (二)南片區:大力發展高端生活服務業和嶺南商旅商貿服務業 1.以奧園廣場為中心,打造橋南高端生活服務業功能區。奧園廣場計劃今年10月開業,該項目成功引入ZARA、H&M等國際時尚連鎖品牌,還引入了華潤萬家、稻香、星巴克等各領域的知名品牌,加上周邊的喜盈嘉立思休閑港、大潤發、哈街和橋南路餐飲一條街,各種業態相互呼應,橋南高端生活服務業功能區基本成形。 2.與沙灣互為輻射,打造具嶺南文化特色的商旅商貿服務業功能區。沙灣與橋南連成一體,沙灣具有濃厚的嶺南文化底蘊,擁有沙灣古鎮、寶墨園、南粵苑、滴水巖孖崗生態旅游區等豐富的旅游資源;荔園新天地正在加快建設,該項目建筑面積27萬平方米,將打造成一個以沙灣歷史民俗文化、嶺南建筑為特色,集旅游、購物,特色餐飲、娛樂、酒店,民間藝術為一體的綜合服務園區。這些項目與南片區的海倫購物公園、奧園廣場等互相輻射,構成一個食游購聯動的集聚區,我們將通過業態聯動、資源整合,將其打造成一個具嶺南文化特色的商旅服務業功能區。 二、有關特色商業街區的規劃建設情況 1.關于創建珠寶首飾展貿廣場。我區已初步建成鉆匯珠寶采購博覽中心,形成鉆匯、元藝、六福等一批珠寶生產和銷售的品牌企業作為工業旅游點。下一步將結合繁華路商圈的改造,對周邊商業業態進行整合提升,建設鉆匯珠寶婚慶體驗區,使之成為集旅游、購物、觀光、體驗等于一體的珠寶展示交易中心。此外,沙灣珠寶產業園也正在籌劃建設珠寶OUTLET。 2.關于設立動漫、燈光音響等展銷中心。近年來,區委區政府不斷加大培育扶持力度,搭建動漫游戲產業發展平臺,先后建立廣州星力動漫游戲產業園、廣州華創動漫產業園等動漫產業基地。其中廣州星力動漫游戲產業園是番禺動漫游戲產品的展示交易中心,1、2期項目建筑面積共6萬多平方米,已有150多家動漫游戲企業進駐。廣州華創動漫產業園占地1118畝,規劃建筑面積160萬平方米,總投資80億元,致力打造集研發、生產、展示、銷售和公共技術服務“五位一體”的創新型動漫產業園,首期已有100多家動漫游戲企業進駐。區政府進一步加快推進燈光音響產業園的規劃選址工作,已對該項目進行可行性研究。 3.關于建設番禺土特產、名優農副產品一條街。目前大夫山附近已建成番禺名優特產品商場,并結合番禺旅游文化美食節的舉行舉辦了兩屆農產品博覽會,并通過積極參加廣州博覽會和中國旅游商品大賽,開發和宣傳廣繡、廣彩等具有深厚傳統文化的旅游商品以及禺山臘味、沁芳園、龍須糖等番禺特色旅游商品。下一步我們將加強與番禺名特旅游農產品超市的合作與溝通,協助其開展旅游農產品的市場開發和推廣工作,組織籌劃本地旅游特色商品市場(如大夫山、金山大道等地)的可行性研究,加快草河生態農業休閑區的建設,將其建成集生態農業開發、特色茶果種植、濱水游憩廊、生態休閑文化、特色餐飲于一體的綜合型生態農業休閑區。 4.加快番禺大道(美食集聚區)和嶺南美食城的建設。為貫徹廣州市“一區一特色”的工作部署以及番禺區打造時尚創意都會區的發展戰略,我區將與市經貿委共同打造番禺大道五星商旅帶(美食集聚區),把弘揚“食在廣州”的飲食文化與打造廣州美食的城市名片結合起來,以番禺大道為黃金主軸,提升餐飲形象和水平,突出美食亮點,以美食為引領高起點整合資源,強化食、住、游、購、娛五大元素的聯動,建設具有地標效應和國內外影響力的番禺大道(美食集聚區),這項工作已在密鑼緊鼓進行,爭取今年12月見成效,建成一批餐飲亮點和承辦廣州美食節主會場。此外,我們也加規劃建設沙頭嶺南美食城,堅持廣州美食集聚、嶺南水鄉典范的理念,注入耕種、捕撈等地方文化元素。積極引進廣州飲食行業的“老字號”,努力打造一個富有嶺南文化特色、展現各地美食文化的知名美食城。 我們非常贊成提案中建設其他特色商業街區的建議,我們將加快長堤文化一條街、園藝和花鳥蟲魚專業市場、紅木一條街、服裝一條街等的可行性分析和規劃,聘請專業機構策劃;進一步完善《番禺區加快現代服務業發展暫行辦法》,爭取早日施行;用足用好“三舊”改造政策,盤活現有土地資源,加強產業定位和招商引資的指導協調;在今年開展番禺大道商業宣傳的基礎上,加強全區商業的宣傳推廣,營造商業氛圍;完善交通、停車等配套設施;結合“三打兩建”工作的開展,倡導誠信經營,打擊商業欺詐,營造一個公平、公正的經營環境。 非常感謝您對我區商業發展工作的關心和支持,歡迎繼續對我們的工作提出寶貴的意見和建議。 |